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319例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5-10-24 08:08李晓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苦参碱苦参大肠癌

李晓琳 冯 妮

(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云南 昆明 650021)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319例患者的疗效分析

李晓琳 冯 妮

(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云南 昆明 650021)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至我院就诊的大肠癌术后患者31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9例,予FOLFOX4方案加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160例,单纯FOLFOX4方案化疗,观测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症状、KPS评分、Hb、WBC和PLT值等。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KPS评分增加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0),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Hb、WBC和PLT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化疗相对于单纯化疗具有诸多优势,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复方苦参注射液;大肠癌;术后化疗;中西药联合治疗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其治疗多采用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的综合方案,而化疗药物由于选择性不强,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传统中医药在提高此类患者免疫功能、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1],为探讨中药制剂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我们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至我院肿瘤内科就诊的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至我院就诊的大肠癌术后患者319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符合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大肠癌诊断的术后患者,经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②PS评分≤3分,预期生存期≥3个月。排除标准:①排除身体其他肿瘤者;②排除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者;③排除有化疗禁忌证者。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治疗组159例,男101例,女58例,年龄29~74岁,平均(49.51±6.08)岁;结肠癌82例,直肠癌74例,结肠直肠交界癌3例;Dukes B期54例,Dukes C期105例;高分化腺癌52例,中分化腺癌96例,低分化癌11例。对照组160例,男100例,女60例,年龄31~72岁,平均(50.17±8.65)岁;结肠癌86例,直肠癌72例,结肠直肠交界癌2例;Dukes B期37例,Dukes C期123例;高分化腺癌56例,中分化腺癌94例,低分化癌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大肠癌类型、分期及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治疗组给予标准FOLFOX4方案加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治疗,FOLFOX4方案:L-OHP 85 mg/m2静脉滴注d1,CF 200 mg/m2静脉滴注d1、d2,5-FU 400 mg/m2静脉推注d1、d2,然后5-FU 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d1、d2,双周重复,4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8周。对照组:单纯给予标准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给药方案同前,疗程8周。使用药物:L-OHP(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962),CF(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615),5-FU(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511),复方苦参注射液(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4021230)。

1.3 观测指标:观测并记录两组化疗后不良反应症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化疗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级,常规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治疗前和治疗后评估每一位患者的karnofsky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体质状况变化情况: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KPS评分较治疗前平均增加9.43分,对照组较治疗前平均增加2.57分,两组KPS评分增加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0),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体质状况方面好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的化疗不良反应中,除神智状况外(P>0.05),口腔炎、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40<0.05),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见表2。

2.3 几个血清学指标: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Hb、WBC 和PLT均值分别为102.4 g/L、3.6×109/L、87.2×109/L,对照组的分别为97.6 g/L、3.2×109/L、79.6×109/L,治疗组的该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吸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关系密切。目前,大肠癌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切除,辅以化疗、放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传统中医药在大肠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提高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缓解症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2]。

中医学认为,结直肠癌主要病机是湿热、火毒、瘀血为标,脾虚、肾亏、正气不足为本。复方苦参注射液由苦参、土白苓、灵芝、土茯苓、首乌等多种药材制成,其中,苦参含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脱氧苦参碱等多种活性抗癌成分,苦参碱通过影响恶性细胞中的端粒酶,影响细胞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抑制恶性细胞复制,直接杀灭肿瘤细胞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此外,苦参碱还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炎、促进骨髓造血、升高白细胞及止痛等多种作用。灵芝、首乌具有抗肿瘤作用,能调节机体免疫;茯苓能有效地防止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增强免疫功能,以上诸药合用,祛邪安正,正气恢复,得以抗邪,故能发挥抗肿瘤功效[3-5]。

表1 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变化情况

表1 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变化情况

组别 n KPS评分增加值 t P治疗组 159 9.43±1.02 66.540 0.000对照组 160 2.57±0.81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分级情况比较(n)

表3 治疗后两组Hb、WBC 和PLT值比较(

表3 治疗后两组Hb、WBC 和PLT值比较(

治疗组  对照组 Z P Hb(g/L) 102.4±10.47 97.6±8.15 4.567 0.000 WBC(109/L) 3.6±0.92 3.2±1.03 3.659 0.000 PLT(109/L) 87.2±9.18 79.6±8.62 7.621 0.000

本研究通过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亦证实中西药联合化疗相对于单纯化疗具有诸多优势,前者较后者更加有利于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升高白细胞、血小板,改善患者体质状况,延长生存期,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刘亚娴.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03.

[2] 吴国琳,余国友,李剑平,等.扶脾益胃方治疗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6): 782-785.

[3] 牛丽香.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66-67.

[4] 闫晓方,薛天阳,许伟,等.不同浓度苦参碱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1,(9):19-21.

[5] 区华辉,黎家明,区显立.参麦注射液预防大肠癌术后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0):3265-3265.

R735.3+4

B

1671-8194(2015)14-0199-02

猜你喜欢
苦参碱苦参大肠癌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大剂苦参治不寐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中药单体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苦参碱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及对Notch通路的影响
RECIST1.1标准和RECIST1.0标准对大肠癌肝转移疗效评价的比较
当归苦参丸治疗痤疮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