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黄润肌膏治疗秃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4 08:08杨金枝贾敬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紫草川芎黄连

杨金枝 贾敬选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

芎黄润肌膏治疗秃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金枝 贾敬选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

目的 观察芎黄润肌膏治疗秃疮的临床疗效,探索秃疮的中医外治方法。方法 将64例秃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芎黄润肌膏)32例,对照组(酮康唑软膏)32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秃疮的改善情况,评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的秃疮情况。结果 芎黄润肌膏治疗秃疮的临床疗效明显,有效防止复发,未见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酮康唑软膏组)(P<0.05)。结论 芎黄润肌膏治疗该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芎黄润肌膏;秃疮;酮康唑软膏

秃疮又名白秃疮,在隋代《诸病源候论》中本病首见记载,而在明代的《外科正宗》中已指出导致其致病的因素和传染途径,此病长在头上,首先会起白痂,然后蔓延成片,搔痒难忍,后期会形成秃斑,头发干枯脱落,但是在治愈后毛发可再生[1-2]。目前西药药物治疗疗效均欠理想,不良反应大[3],而积极治疗秃疮,对防治秃疮等皮肤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了64例秃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探索秃疮的中医外治方法,报道如下。

表1 治疗4周时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组临床疗效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我市2所医院皮肤病门诊就诊的,确诊为秃疮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4± 1.2)岁,病程7 d~3个月;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5±1.1)岁,病程5 d~2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等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中医诊断标准:血虚风燥:皮损呈灰白色斑片,毛发干枯,易于折断,瘙痒,舌淡红,面色晦黄,脉濡细,苔薄白;湿热毒聚:皮损呈红斑肿胀,丘疹脓疱,结黄色痂,多有身疼和发热等症状,苔薄黄,脉滑数,舌红。②西医诊断标准:皮损多发于头顶部,呈圆形白色鳞屑斑,大小如硬币;病灶中毛发在距头皮2~5 mm处折断,无光泽,病后不留瘢痕;患者会觉瘙痒难忍,病患有与同患者或与病猫、狗密切接触史;真菌检查:真菌培养有小孢子菌属、毛发癣菌属等致病菌,滤过紫外线灯下见亮绿色荧光。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芎黄润肌膏,每次用量根据面积适量,2次/天,连用4周;②治疗组:酮康唑软膏,每次用量根据面积适量,2次/天,连用4周;③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4周后评定近期疗效。治疗期间患者两组均治疗4周后复诊。所有患者均停用其他治疗秃疮的药物,患者要禁止饮酒,对于鱼虾海鲜、牛羊肉、狗驴肉等刺激性及油腻和辛辣食物要少食,蔬菜和水果要多食,并且多喝水。并且要清除面部的油腻,时刻保持皮肤的清洁,对于激素类药物不要滥用,要耐心坚持治疗。

1.5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毛发生长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复查真菌连续三次阴性,或滤过紫外线灯检查阴件;②显效:鳞屑斑减少50%以上,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复查真菌仍有阳性,或滤过紫外线灯下仍可见亮绿色荧光;③有效:介于显效与无效之间;④无效:症状及体征无缓解或鳞屑斑减少不足30%。

2 结 果

2.1 近期治疗效果: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远期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病初起丘疹色红,继之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不规则的灰白色鳞屑斑,大到如钱币,小到如黄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蔓延成片,瘙痒难忍。患者的头发会出现易于剥落、长短参差不齐、干枯、失去光泽等现象,并且在离头皮2~4 mm处容易自行折断,相当于西医的头癣。

本病类于白癣,白秃疮多由相互直接接触传染而致,中医认为秃疮的形成与患者体内的湿盛和热盛情况有关,脾胃湿热内蕴型秃疮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嗜酒肥甘煎炒之品致湿热内生,湿盛导致浊气上注头部皮肤,瘙痒流汁,热盛则导致机体生风生燥,肌肤确实养护,从而使得皮生白屑、头发焦枯脱落。从而导致机体内蕴热毒,瘀血阻滞,气血不畅,阴阳失调,热血相搏,使得聚结而发病。故针对此病的发病原因,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笔者采用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治疗秃疮病的经验方,遵循以消为贵的外疡治疗法则,进行润肌膏加减治疗。芎黄润肌膏的药物组成是麻油120 mL,当归15 g,紫草2 g,川芎15 g,黄连2 g,上五味药,一同熬至药枯,滤清,加黄蜡15 g化尽,倾入碗内,顿冷成膏、外涂。在此润肌膏的组成中,当归补血和血,养血润燥滑肠[4];黄连属苦寒性重之药,既清且泄,起清热解毒,泻火除湿之效[5];紫草治斑疹痘毒,能活血凉血,解毒利肠,临床应用广泛[6];麻油润燥、解毒、生秃发;川芎能行气活血,祛风止痛,适宜淤血阻滞各种病症,可治头风头痛、风湿弊痛等症。

在芎黄润肌膏的药物组成中,君药是紫草和当归,能清苦又能泄,从而起到清热解毒泻火除湿的作用,使得能够迅速消除邪气,从而清热燥湿,凉血止血;臣药是黄连,辅助君药增强次方的泻火解毒之力,最终加入能够祛风止痛、散瘀消肿的佐药川芎,使得此房针对秃疮发挥活血消肿、生肌敛疮、清热解毒和凉血止血的功效。秃疮是由血分燥热所致,此润肌膏中五药合用,从而能够养血凉血和润燥祛风,而在目前的药理研究中也表明对多种病原菌黄连和紫草具有良好的抑菌抗菌作用[7-8],当归和川芎则发挥了较好的抗炎及镇痛作用[9-10],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1] Ilkit M.Favus of the scalp:an overview and update[J].Mycopathol ogia,2010,170(3):143-154.

[2] Vallarelli AF.Goya and tinea favosa[J].An Bras Dermatol,2014,8 9(6):992-994.

[3] Anane S,Chtourou O.Tinea capitis favosa misdiagnosed as tinea amiantacea[J].Med Mycol Case Rep,2012,12:28.

[4] 罗年翠,丁雯,钱大玮,等.当归补血-活血药对功效取向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4):240-246.

[5] 丁晓媚,宁玉梅.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2):184-186.

[6] 李治建,周凡,斯拉甫•艾白,等.紫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1):110-112.

[7] 李彩虹,周克元.黄连活性成分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466-468.

[8] 胡永金,乔金玲,朱仁俊,等.紫草与大青叶提取物体外抑菌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65-4567.

[9] 刘医辉,杨世英,马伟林,等.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4,22:192-196.

[10] 张晓琳,徐金娣,朱玲英,等.中药川芎研究新进展[J].中药材,2012,35(10):1706-1711.

R275

B

1671-8194(2015)14-0208-02

猜你喜欢
紫草川芎黄连
川芎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不同种类紫草对比研究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大川芎方多组分制剂释药特性的评价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
紫草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不同市场紫草相关质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