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5-10-24 08:08代志花张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阻塞性常规护理人员

代志花 张冬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二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代志花 张冬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二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目的 临床实践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对临床治疗的辅助功效。方法 随机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二科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COPD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综合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在QOL评估结果显示:综合组各项评估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 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证实,在COPD治疗期间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辅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属于是一种因持续性气流受限而引起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痰、咳嗽为主。目前,对于COPD疾病在实施积极的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及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对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研究中将选取48例确诊为COPD疾病患者进行对照护理研究,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临床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48例COPD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临床诊断确诊为COPD疾病,诊断方法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中相关标准。入选病例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为48~81(65.7±4.5)岁;经询问调查,患者病程为2.1~22(9.5±3.8)年;依据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笔者将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而综合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常规护理:首先为患者提供一个卫生、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病房需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型;注意调整室内光线,尽量以柔和、明亮为主;合理控制室内温度、湿度,若为季节变化或者气温剧降时,注意采取保暖措施;减少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声音,避免干扰患者休息;避免病房内出现灰尘、烟雾等刺激源,并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处理。指导患者采用侧卧位或者平卧姿(预防枕头过高而压迫呼吸道),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预防痰液等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观察指标是否出现异常,若出现异常则需立即报告医师进行紧急处理;观察患者的咳痰、咳嗽症状及并发症情况,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痰液颜色、量、性质;定期对患者进行酸碱平衡、血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检测。

1.2.2 心理开导护理:由于COPD疾病的病程比较长且极易反复发作,且发作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因此患者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热情接待,全面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及治疗、护理水平,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尽量多与患者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障碍状态,细心、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解答疑问,并做好相关健康知识宣讲,缓解患者的心里恐惧、焦虑状态,并与家属共同努力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问题,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临床治疗与护理[2]。

1.2.3 用药指导:当COPD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必须及时给予对症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或者强心剂等等;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合理控制用药次数、剂量,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1.2.4 氧疗护理:采用氧疗可改善COPD患者的缺氧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在氧疗前,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内的反流物、分泌物,并在吸氧前给予雾化吸入、翻身、扣背等护理,帮助患者咳出痰液;在氧疗时建议采取低浓度、低流量的持续性给氧方式,浓度一般控制在30%~35%,流量控制在2~4 L/min为宜,在氧疗期间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合理调节氧流量,氧疗期间需15 min巡视1次,观察是否出现氧中毒或者二氧化碳潴留等异常现象[3]。

1.2.5 指导呼吸训练。呼吸功能锻炼锻炼方法如下:①缩唇呼气法。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呼气将嘴唇缩呈吹笛子状,当呼气从嘴唇中呼出时可自行调整嘴唇大小及呼出气流量大小,反复多次锻炼;②腹式呼吸法。指导患者呈半卧位且下肢处于半卷曲状态或者站立体位,放松全身肌肉,采用鼻孔吸气、口出气,注意均匀呼、吸,2次/天,15分钟/次;③运动锻炼法。由于COPD患者的抵抗能力、体力均较差,因此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锻炼计划,通过适量运动锻炼来提高肺活量,改善抵抗能力。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肺功能改善比较[n=24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肺功能改善比较[n=24

组别 PEER(L/s) FVC(L) FVC1(L) FVC1/FVC(%)综合干预组 2.95±1.24 1.82±0.69 1.58±0.43 86.81常规护理组 2.23±1.29 1.35±0.41 1.05±0.32 77.78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比较

组别  焦虑心理  抑郁心理  生活能力  社会活动  总分综合干预组 1.90±0.63 1.72±0.83 2.13±0.61 1.99±0.41 7.74±2.48常规护理组 2.92±0.54 2.52±0.62 3.99±0.83 2.96±0.69 12.39±2.68

1.2.6 日常饮食指导:在COPD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由于饮食摄入量较少及自身机体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而引发并发症或者加重病情。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合理调整日常饮食,建议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食物,避免食用具有刺激性的辛辣食物,控制食盐摄入量,鼓励患者多饮水,戒烟酒[4]。

1.2.7 出院健康教育:当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出院标准后,护理人员可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并叮嘱几点注意事项:①要求患者及家属注意出院后应加强家庭护理,如用药、日常饮食、注意休息、身体锻炼等;②建议患者按照医嘱执行休息、运动计划,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③出院后仍然需要长期坚持呼吸功能训练;⑤若条件允许可进行家庭氧疗;⑥叮嘱患者需定期复诊,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需立即就诊。

1.3 评定标准:本文病例肺功能改善评估方法:监测患者的用力呼气流量(PEER)、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1)、1秒率(FVC1/FVC)。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测评表(QOL)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分为焦虑、抑郁、社会活动、日常生活四个方面,评定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见表2。

3 讨 论

COPD疾病属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及病死率。到目前为止,对于COPD的病因研究尚无定论,因此临床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机氧疗为主。为了能够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在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对于存在心理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开导干预,消除不了心理状态,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异常,严格按照医嘱合理用药及氧疗治疗;为了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导患者进行不同的呼吸训练;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改善患者的身体营销状态;在出院时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预防或者减少疾病的复发率。通过本文的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在COPD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改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修订版)[J].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2] 于艳.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0):350-351.

[3] 张海琼,袁婷,张永艳.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12(中旬刊):26-28.

[4] 许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20(4): 220.

R473.5

B

1671-8194(2015)14-0223-02

猜你喜欢
阻塞性常规护理人员
常规之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