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及其护理方式

2015-10-24 08:08张志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产后孕妇综合征

张志霞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101)

营养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及其护理方式

张志霞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101)

目的 探讨营养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以及其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控制和全面护理,能有效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提高孕妇和胎儿的生存质量。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相关因素;护理方式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孕妇特有的病症,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约占所有孕妇的5%[1]。其中一部分还伴有蛋白尿或水肿出现,病情严重者会产生头痛、呕吐、眩晕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为进一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及其护理方式,本文选取我院64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年龄在21~40岁,孕周在28~36周,其中初产妇18例,经产妇14例,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5例,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1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年龄在22~41岁,孕周在29~37周,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13例,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6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0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病症等一般资料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看护、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饮食护理:①高蛋白: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每天摄取蛋白质不宜过多,以80~100 g为宜,同时患者应多食用鱼类、植物蛋白。②控制脂类: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要控制脂类的摄入,尽量减少胆固醇摄入,防止血压、血脂过分升高,每天控制脂类食品接触在60 g以下。③鉴于缺钙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除适当补充钙剂外,应多食用牛奶、鱼、蛋类等高钙饮食。④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应给予低热量饮食,整个孕期体质量增加不应超过13 kg,从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因素。⑤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取量,并及时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1.2.2 病情监察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察和观察,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抽搐、胎动过大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师,并防止患者咬伤唇舌,及时对患者口腔内分泌物进行清理,保持患者呼吸畅通,避免发生窒息。如果患者体内子宫胎盘的血流量明显减少,要及时进行记录和观察,防止胎儿出现窘迫现象,并及时报告,必要时要及时终止妊娠。

1.2.3 日常护理:保持病房内环境舒适、清新,随时开窗通风,同时保持室内环境安静,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有关知识,安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家属配合护理工作,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强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分娩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分娩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患者中仅发生1例产后出血,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13%;对照组患者中出现2例产妇心力衰竭,2例产后子痫,3例产后出血以及7例泌尿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3.75%,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6.2±1.5)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分娩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补充营养过多,很容易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过高、病情发展快、对孕产妇的危害大[2],所以需要探讨科学的护理方式进行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改善患者的身体情况,防止危害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3.1 营养缺乏或失调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目前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与膳食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摄入的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等均低于正常人体摄入量,所以可以认为营养结构不合理的孕妇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高。

3.1.1 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重要营养物质,同时也是维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临床上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影响了胃肠道对蛋白质的吸收与利用;②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不足;③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常合并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水肿加重[3]。

3.1.2 缺钙:钙质摄入不足会导致低血钙,增加钙离子对细胞膜的渗透性,导致钙离子的跨膜内流,会使甲状旁腺素增加以及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增加,使线粒体释放钙离子至胞质中[4]。当钙离子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得患者血管过度收缩,从而引起孕妇血压升高,加重妊娠高血压。

3.1.3 饮食中之类摄入的种类及摄入量:重要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属IV型高脂血症,食用人体必须脂肪酸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3.1.4 高热量饮食:可导致肥胖,体质量指数>0.24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3.1.5 钠盐:目前并不能完全证实钠盐会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但通过对非孕妇进行钠盐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当减小钠盐摄入时,患者的血压也会下降;②高钠食物会影响利尿剂降低血压的作用;③每天食钠量<3 mmol/L的人无高血压发生;④高钠饮食350~1500 mmol/L者患高血压的比率增高。从而可以说明过度使用高钠食物也可能会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1.6 维生素: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维护细胞膜完整的作用,如体内维生素E降低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既包括心理护理,又包括常规护理和日常营养护理。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必要的全面护理,控制患者的营养摄入,能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母婴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孙国会.23例妊高征临床诊疗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413-1414.

[2] 李芳.妊高征的治疗和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116-117.

[3] 龙敏,温萃莉,欧阳星.对妊高征孕妇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6):115-116.

[4] 景英珍.妊高征的治疗和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9):91-92.

R473.71

B

1671-8194(2015)14-0235-02

猜你喜欢
产后孕妇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考前综合征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