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观察

2015-10-24 08:08刘玉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个体化程度血液

刘玉荣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科,江苏 邳州 221300)

血液透析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观察

刘玉荣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科,江苏 邳州 221300)

目的 探究分析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焦虑程度以及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和治疗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血液透析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心理健康,使患者配合治疗,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血液透析;个体化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1],但同时也存在众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加剧患者的痛苦,使得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甚至轻生的念头,有些患者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不愿意配合治疗,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2]。为了探究分析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心理情况和配合治疗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以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6例,女性32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8.6±3.9)岁;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竭患者有3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4例,糖尿病性肾炎有14例,高血压性肾炎有21例,其他肾病有13例。根据患者所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肾病种类、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给临床医师,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1.2.2 心理疏导:由于血液透析治疗时间长、患者痛苦大等基本特点,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使患者严重信心不足,伴有焦虑、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还会出现易怒、暴躁等性格改变,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将导致患者对临床治疗产生抗拒心理,不愿意配合相关的治疗。因此,在临床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情况,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首先应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工作、社会经验等基本资料,为患者量身订做个体化心理护理方案。从饮食、休息等生活细节中给予患者关怀,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使得患者能够正视此病,并积极主动配合医师的治疗。同时指导家属如何照顾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怀和理解,并且能够减少患者对治疗的抵触。为患者建立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使患者够充分休息,利于病情治疗。

1.2.3 健康宣讲: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以及血液透析的了解认识程度不够,对血液透析治疗充满了恐惧,认为自身疾病是不可治愈的,因此出现严重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不愿意配合医师的治疗,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种类、文化程度,向患者介绍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预后转归情况等,同时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的流程,告诉缓和透析过程中将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从根本上消除患者因对疾病认识不够而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使得患者能够正视疾病,树立信心,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利于疾病治疗。

1.3 评价指标:评估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程度、积极配合治疗程度和对所受护理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有88.89%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仅有48.15%的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实验组患者有22.22%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96.30%的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和治疗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性差(P<0.05)。见表1。

对照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为64.81%,实验组满意度为94.44%。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性差(P<0.05)。结果见表2。

3 讨 论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患者不良的心理因素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情况[3],而个体化心理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性格特点,为患者量身订做的心理护理方案[4]。根据患者性格特点、病情程度、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和血液透析,消除患者恐惧的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相关治疗。同时,培养患者健康的生活习惯、爱好,实现患者自身价值。本研究给予血液透析患者个体化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治疗配合率和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

综上所述,给予血液透析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1] 罗冬平.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71-1972.

[2] 曹秀梅,李大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7):842-843.

[3] 窦海川,杨立明,王洪,等.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47-48.

[4] 连俊芳.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2,9(4):122-123.

[5] 黄瑞芬.个体化护理对感染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67-68.

[6] 任钦.个体化血液透析护理干预在老年血液透析并发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7):830-831.

[7] 周雪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003.

[8] 周利文,杨亚.血液透析诱导期的个体化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7):1112.

[9] 张敬丽,李寒,张庆来,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与睡眠质量相关性研究[J].中国病案,2014,15(3):79-80,

[10] 周艳玲.血液透析患者(MHD)自我护理的内容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9):219.

[11] 韩林露.个体化护理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冲击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57-59.

R473.5

B

1671-8194(2015)14-0261-02

猜你喜欢
个体化程度血液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