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干预

2015-10-24 08:08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足月儿坏死性禁食

王 琳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湖南 邵阳 422000)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干预

王 琳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湖南 邵阳 422000)

目的 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早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38例和足月NEC患儿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观察早产儿NEC反应差、精神萎、胃纳差等全身症状要比足月儿多见且有显著差异。但早产儿NEC的腹胀、呕吐、便血、腹泻等表现要比足月儿少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早产儿NEC的病因和临床特点,采取对症护理措施,减少早产儿并发症起和提高对NEC的治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干预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对于新生儿来讲,是十分严重的消化道疾病。近年来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逐渐增加[1]。新生儿NEC的发生与贫血、低体温、早产、感染、胎盘早剥、高渗喂养等多种因素有关[2]。本文通过对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的院内感染抗菌治疗时间、浓缩红细胞输注(packed red blood cells,PRBC)、机械通气的天数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早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共38例。男20例,女18例;胎龄30~36周,平均(33.2±1.4)周;出生体质量<1000 g 6例,1000~1500 g 10例,1500~2500 g 18例,>2500 g 4例;发病日龄<3 d 6例,3~7 d 10例,7~15 d 18例,>15 d 4例;平均住院14 d。足月儿组28例,男13例,女15例;胎龄38~41周,平均为(39.3±1.7)周;出生体质量<2000 g 3例,~2500 g 8例,>2500 g 17例;发病日龄<3 d 2例,3~7 d 8例,7~15 d 12例,>15 d 6例;平均住院天数12 d。

1.2 诊断方法:按照《实用新生儿》学中NEC标准对两组患儿进行分期和诊断。临床上出现便血三联征中一项或一项以上异常即作腹部正侧位X线检查,腹胀、呕吐、肠梗阻或肠壁积气、X线见肠管充气异常提示为NEC;确定有肝内门静脉积气和肠壁积气则确诊为NEC。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笔者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技术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处理。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发病因素 早产儿NEC产时喂养不耐受12例,胎粪性肠梗阻5例,窒息4例,胎膜早破14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足月儿NEC产时喂养不耐受5例,胎粪性肠梗阻6例,窒息5例,胎膜早破4例,先天性巨结肠8例,两组比较胎膜早破及喂养不耐受有显著差异,见表1。

3 讨 论

目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3]。常见的类型为换血输血后NEC、新生儿良性结肠型囊样积气病、典型NEC以及非感染型NEC,其中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结肠炎较少见。笔者调查发现,产时感染、喂养不耐受、窒息、胎粪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是引起NEC发病的主要因素,其中,感染和喂养不耐受占主要原因,具体治疗、预防措施为禁食.胃肠减压.积极抗感染.胃肠外营养支持.腹胀患儿可予以灌肠促进排便,刺激肠蠕动等护理工作。其中患者经护理后早产儿NEC的腹胀、呕吐、便血、腹泻等表现要比足月儿少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经过临床证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须严格以下几方面进行:①遵照禁饮、禁食以及禁口服药。一般病情轻者的患者禁食7 d左右,病情严重患者禁食7 d以上。②同时需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及时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呕吐物以及分泌物,使用棉签蘸取制霉菌素甘油与4%的苏打水,从而预防感染。③由于患者禁食时间过长,易发生贫血、营养不良、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脱水等反应,因此,患者在禁食期间需进行全静脉营养TPN,故需严格按照医嘱给与氨基酸、脂肪乳以及新鲜血浆,从而增强患者机体的抵抗力。④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保持氧气饱和度检测,PB60为90%左右。总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儿病情发展较快、并发症较多,极易发生NEC。故对患病的新生儿要进行密切、细致的观察。对于新生儿病房护士加强专科技能、知识培训,对患儿进行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等有效的措施。同时加强儿、产科的合作,缩短胎膜早破产妇的保胎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从根本上降低NEC的发生率。笔者就我院收治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发现,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曹霞.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6例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2,10(7):572-573.

[2] 蔡洁贞,刘海霞,陈丽姗.不同治疗措施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0):157-158.

[3] 张英,荣德明,谢功群,等.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1例的护理[J]北方药学,2014,11(1):193-194.

表1 早产儿与足月儿NEC发病因素比较[n(%)]

R473.72

B

1671-8194(2015)14-0269-01

猜你喜欢
足月儿坏死性禁食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儿童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禁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不同胎龄足月儿临床转归研究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禁食对健康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