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5-10-24 08:08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下肢骨折

刘 燕

(湖北省老河口市张集中心卫生院,湖北 老河口 441804)

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刘 燕

(湖北省老河口市张集中心卫生院,湖北 老河口 441804)

目的 分析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及恢复时间等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护理后,术后各个时间点的下肢功能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护理后,下床时间、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有助于改善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状况,加快肢体康复时间。

下肢骨折;一对一健康教育;术后恢复

健康宣教与术后指导是影响骨科患者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早期的康复训练将直接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但是部分患者认为术后早期应制动,这与护理人员的教育指导不到位关系密切[1]。对于手术患者的传统宣教模式为集体观看影像片或者发放宣教册子,但是对于文化水平不高、年纪偏大的患者多不适用,其无法正确理解宣教内容甚至可产生措施的想法及行为。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是目前临床提出的最新护理模式,其希望通过一对一的方法使患者正确理解围术期注意事项,最后产生正确的动作行为,提升手术效果[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的观察组患者,每组各5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17~74岁,平均(47.28±11.0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龄15~76岁,平均(48.14±11.23)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骨科住院患者常规护理方法,术前对次日手术患者进行集中宣传教育,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嘱早日下床活动,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具体如下:入院后对患者的学历、职业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根据患者的不同背景进行一对一的术前宣教及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过程、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意义、康复训练的相关注意点等,明确手术的积极效果,打消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术后康复过程。

1.3 观察指标

1.3.1 下肢功能评分:采用Fugl-Mc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对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下肢功能进行评分,总分9分,分值越高,下肢功能越好。

1.3.2 恢复时间: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床时间、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总住院时间等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所得结果均按P<0.05判断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下肢功能评分:观察组患者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护理后,术后各个时间点的下肢功能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 恢复时间:观察组患者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护理后,下床时间、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 论

下肢骨折为临床骨科最多见的骨折类型,手术多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手术创伤大小将直接决定患者术后的肢体康复情况。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除了与手术过程密切相关外,与围术期护理人员的教育、指导也息息相关。能够早期积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的患者,其康复速度与质量往往较高,但是绝大多数患者认为有创手术后应制动静卧,这一观念的执行将直接影响患者康复[3-4]。

患者的围术期观念与行为主要依靠护理人员的宣教与指导,但是随着近年来临床患者数的激增,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于择期手术患者一般多选择集中进行健康教育及术后康复训练的培训,由于患者的学历、职业等背景各不相同,其理解能力也差异巨大,这就直接导致了集体宣教的效果层次不齐,可能出现一部分患者一知半解甚至曲解的情况[5]。鉴于围术期健康宣教及指导对于骨折手术患者整体康复的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倡导针对患者的个体化背景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力求患者能够正确理解围术期操作与自我康复训练的重要意义[6]。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下肢功能评分比较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恢复时间比较

在本文中我们就选择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比较常规护理与一对一护理模式的临床效益差异,具体将从下肢功能评分及恢复时间两方面进行展开。下肢功能评分可以直观的反应患者的术后下肢功能,也是对手术及术后康复训练成果的最好展示。观察组患者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后发现,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其下肢功能平均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可见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一对一护理方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行为的执行,最终可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扩大临床治疗效益。在康复质量之外,我们对于康复速度同样关注,在上文中已得结果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可以更为有效的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理念与行为,促使患者积极开始康复训练,最终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有助于改善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状况,加快肢体康复时间,值得在日后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1] 王美萍,黄君.护理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8(15):182-184.

[2] 崔丽华.两种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影响的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30-932.

[3] 孙利娥.系统健康教育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67-69.

[4] 吴瑞勤.一对一个性化健康教育规范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行为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12):3449-3451.

[5] 刘学梅,温士玲,张伟.一对一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51-53.

[6] 喻小青.一对一健康教育在胃肠外科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185-187.

R683.42

B

1671-8194(2015)14-0285-02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下肢骨折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