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强生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2015-10-25 01:07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凯里556000
关键词:电解质肾功能脑出血

何 俊,罗 东,袁 凌(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

美国强生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何 俊,罗 东,袁 凌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

目的 探讨脑出血手术中美国强生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手术指征明确的脑出血患者126例,将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颅内压监测组和对照组,各63例。给予颅内压监测组术中美国强生颅内压监测,并按照颅内压的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未接受颅内压监测,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治疗,对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结果 两组患者的脱水药物应用时间及使用剂量对比,与对照组比较,颅内压监测组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颅内压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监测组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早期临床治疗过程中,强生颅内压监测可尽早了解患者的病情的变化,有利于临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随时制定治疗方案,可大大降低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美国强生;颅内压监测;脑出血;手术;应用

脑出血可引起颅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已经成为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脑出血以手术治疗为主,为了提高手术的疗效,需要给予患者颅内压监测,有效、安全的颅内监测,可降低颅内压并减轻脑水肿,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1]。一般传统颅内压监测需要采取腰椎穿刺术,其临床操作较简单,严重高颅压很容易引起脑疝,颅内压监测可显示临床治疗过程中颅内压具体情况,本研究对美国强生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手术指征明确的脑出血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颅内压监测组和对照组,各63例。颅内压监测组男42例,女21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为(68.87±3.83)岁,出血量在15~38 mL,平均出血量为(21.65±2.39)mL。对照组男36例,女27例,年龄43~89岁,平均年龄为(68.84±3.59)岁,出血量在12~36 mL,平均出血量为(20.82±2.41)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生命体征、瞳孔变化、意识等情况常规监测,按照临床经验及腰穿刺检查,对颅内压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并给予处理,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做CT检查,1次/2d,并给予患者甘露醇(国药准字H23020608,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静脉输入,并根据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为其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对两组患者的意识变化、生命体征、血常规、肾功能、血电解质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在常规监测基础上,颅内压监测组患者给予颅内压监测,采用美国生产的强生颅内压监测仪,其中脑室型探头监护仪监测脑室出血或者伴有明显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采用硬膜下型探头监测单纯脑实质内血肿患者。术后根据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对脱水药用法及用量等进行适当调整。监测过程中如果颅内压升高,则表明颅内血肿量增大,或者出现严重的脑水肿,对此需要给予患者CT扫描,并给予患者对症处理,监测时间约一周。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脱水药物应用时间、剂量对比

颅内压监测组患者的脱水药物应用时间及使用剂量均较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脱水药物应用时间、剂量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脱水药物应用时间、剂量对比(±s)

脱水药物使用剂量(mL)颅内压监测组 63  (1.39±0.02)  (150.36±5.82)对照组 63  (4.93±2.03)  (269.42±9.05)t -10.366 8.314 P -<0.05  <0.05组别 n  脱水药物应用时间(d)

2.2 两组患者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20.63%,颅内监测组为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25,P<0.05)。对照组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17.46%,颅内监测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为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3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对比 [n(%)]

3 讨 论

颅内压监护主要在颅腔内安置微型压力传感器探头、导管,将颅内压监测仪与传感器、导管的一端连接起来,并将颅内压检测仪显示的压力动态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的分析[2-3]。全面了解脑出血颅内压监测的变化情况,从而有效把握颅内的伤情、脑水肿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治疗颅内压升高的关键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将血肿清除。颅内压增高将引起脑血流循环障碍,进而形成脑受压的转移,严重者将导致脑症[4-6]。

在颅内压升高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甘露醇等脱水剂,很容易造成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因而需要对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本研究基于颅内压监测组患者术中及术后颅内压监测,采用美国强生颅内压监测仪,结果显示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发生率均较低,与对照组对比且脱水药物时间和剂量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美国强生颅内压监测能够有效观察患者颅内压情况,可有效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1] 胡子慧,李亮明,林少华,李凤明,黄汉添,廖 巍.颅内压监测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6(14):2364-2365.

[2] 银公敬,王 开,翟富强,钱留宾,华 栋.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0(27):54-55.

[3] 张文德,张 湘,邹志浩,吴勤奋,殷 捷,王建江,郑 玺,莫拉丁.无创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新疆医学,2012,36(04):91-94.

[4] 曹合利,田恒力,陈世文,高文伟,王 敢,郭 衍,陈 炯,魏 伟,陈 浩,徐 涛.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21(08): 341-343.

[5] 陈世平,袁晓东,黄晓明,唐文华,郑安锡,张 渝.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2,13(02):729-733.

[6] 库洪彬.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7(04):244-246.

[7] Thomassen L,Brainin M,Demarin V,et al.Acute stroke treatment in Europe:a questionnaire-based survey on behalf of the EFNS Task Force on acute neurological stroke care[J].Eur J Neurol,2013,10(3):199-204.

[8] James HE.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fluid replacement on the re-sponse to mannitol in experimental cerebral edema:an analysis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serum osmolality,erum electrolytes,and brain water content[J]. Acta Neurochir Suppl,2012,25(96):125-129.

本文编辑:吴宏艳

R651.1

B

ISSN.2095-6681.2015.29.078.02

猜你喜欢
电解质肾功能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NASICON型微晶玻璃电解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