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病原学监测

2015-10-25 02:31纪付仓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病原学口病

纪付仓

(河南省正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600)

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病原学监测

纪付仓

(河南省正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600)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为防治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资料采集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本市1480例手足口病确诊患者,对其病原学特征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疱疹液样本82.70%监测率高于咽拭子的58.91%及粪便的67.56%,且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肠道病毒感染高普通病例,同时不同季节肠道病毒感染率比较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相关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合理分析病原学的检测结果,有助于提高手足口病有效防控,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手足口病;儿童;流行病学;病原学

儿童是此病症的好发群体,严重时会直接威胁患儿生命质量,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病原学监测结果,是预防儿童手足口病疫情传播及治疗的重要因素[1]。本研究将中国疾病监测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1480例手足口病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病原学监测,观察其监测结果对手足口病防控的影响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采集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本市1480例手足口病确诊患者,其中男性945例,女性535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6.75±1.31)岁,其中重症病例45例占3.04%,普通病例1435例占95.56%,无死亡病例。

1.2材料与方案。实验设备:ABI7500实时荧光监测PCR扩增仪(生产与美国life technology公司);实验试剂:病毒核酸(RNA)提取试剂盒(生产与德国QIAGEN公司的Q1AGEN Reansy Mini Kit,货号:74104)。方法:对所有手足病疫情病例进行咽拭子、疱疹液、粪便分泌物采样,继以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采集及检测技术方案》(2009)制定流程,监测所有手足口病标本的核酸病毒。

1.3判定方法:所有标本均依据描述性的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记录分析[2]。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用t检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观察不同标本类型对肠道病毒的监测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咽拭子样本58.91%肠道病毒总监测率与粪便样本的67.5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疱疹液样本监测率82.70%明显高于咽拭子及粪便样本,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不同标本类型肠道病毒监测情况[n(%)]

2.2观察不同患病程度患者肠道病毒的监测情况:研究结果表明,75重症病例中,柯萨奇病毒A16阳性6例占8.00%,肠道病毒71型阳性47例占10.67%,其他肠道病毒17例占22.66% ,阴性5例占6.66%;1435普通病例中,柯萨奇病毒A16阳性759例占52.89%,肠道病毒71型阳性453例占31.56%,其他肠道病毒223例占15.54% ,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不同月份病原学监测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4-7月份柯萨奇病毒A1阳性监测1263例占85.33%,肠道病毒71型阳性监测217例14.66%;9-10月份柯萨奇病毒A1阳性监测333例占22.50%,肠道病毒71型阳性监测1147例占77.5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据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疱疹液样本肠道病毒监测1224例占82.70%明显高于咽拭子的872例占58.91%以及粪便的1000例占67.56%。提示疱疹液样本相较于咽拭子及粪便具有相对较高监测率,利于手足口病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并且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由此得知本研究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中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71型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率均高于普通患儿,提示加强对此病症重症患儿病情的重视和及时采用恰当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增强生命质量,是保证重症患儿生命健康延续的重要因素。同时本研究实验结果表明,4~7月份柯萨奇病毒A1阳性监测率85.33%,9~10月份肠道病毒71型阳性监测率77.50%,与国内多数专家实验研究结果一致[3-4]。由此得知,4~7月份及9~10月份是手足口病Cox A16及EV 71两种主要病毒感染的高峰期,如何增强在病毒高发季节的防控措施,是降低儿童感染手足口病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采集有效监测样本,掌握引发手足口病疫情的重要因素,明确其发病主要高峰季节,有利于增强手足口病预防及治疗有效率,同时有助于恰当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及成长安全性,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1]王英.2008-2010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死亡水平及死亡病例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6):424-426.

[2]贾蕾.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聚焦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1,18(1):5-10.

[3]吴月娇.漳州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1,17(6):16-17.

[4]陈宇.广州市海珠区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18(5):27-28.

R725.1;R18

B

1671-8194(2015)20-0154-01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病原学口病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