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60岁以上住院患者照护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2015-10-25 02:32李秀珍吴顺琴黄晓哲黄秀玲欧阳秀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开封市老龄患病率

徐 霞 王 欣 李秀珍* 吴顺琴 黄晓哲 黄秀玲 欧阳秀英

(河南开封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护理部,河南 开封 475000)

某市60岁以上住院患者照护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徐 霞王 欣李秀珍*吴顺琴黄晓哲黄秀玲欧阳秀英

(河南开封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护理部,河南 开封 475000)

通过调查开封市1000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分析其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及照护者为老年患者提供的照护现状,提出建立以“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找出老年患者所需要的照护需求,分析出医院能够进一步开展和延伸的服务项目,提出以医院为支撑开办托老所的设想。

老年患者;养老模式;养老机构

据联合国预测,至21世纪上半叶,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1]。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卫生服务的需求[2],解决“如何养老”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当务之急。“十二五”计划也明确提出了:需要正确处理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力推进老龄战略对策体系、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老年宜居环境体系,老龄服务体系和老龄工作体系建设,从制度、物质,文化、组织、精神等方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各项准备,切实保障老年家庭和老年人基本生活,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虽然目前社区养老、医学养老、居家养老等方式在各级城市广泛存在,但居家养老仍为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且家庭照顾者仍是老年人的主要照顾力量[3-4]。本文针对老年患者及其照顾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能力,对开封市60岁以上住院老年人照护现状及需求展开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调查开封市60岁以上住院老年患者1000例,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健康状况、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其照顾者的人口学情况、医疗护理知识需要及对医学知识的认知程度。

1.2调查方法:使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二份问卷,采取调查对象填表、家属填表、现场访谈、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97份,有效回收率为89.7%。调查实施时间是2013年4月至7月。为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详细和质量要求,正式调查前进行了专题培训和预调查。

1.3资料收集方法:由笔者及医院工作人员组成调查小组,成员统一培训。问卷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或由家属代为填写,由调查人员逐项审核,有疑问及时复核,确保资料质量。

1.4统计学分析:采用Epi D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双人双录,并行一致性检验。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定量资料以()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开封市60岁以上住院老年人口学特征: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97份,有效回收率为89.7%。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收入来源的分布,见表1。

2.2日常生活照护需求分析:将12项日常生活照护得到人数和需要人数相比,反应了各项日常生活照护服务需求的满意程度。表2结果显示,各项日常生活照护需求的满足程度较高,均在50%以上,其中进食、上厕所、擦洗或沐浴、代购4个项目目前能够按照需求情况100%获得满足,拜访邻居和陪同逛街的满足程度较低为53.2%和50.3%。

2.3照护现状:本次调查的照护现状包括照护者为老年人提供照护的时间、对照护责任的看法、自我感觉能否为老年人提供好照护、有无照护压力、压力大小、知识需求等变量。结果:①照顾者身心疲惫、时间受限等体验强烈;②照顾者自我感觉缺乏老人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照顾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难以胜任照顾角色;③照顾者对机构护理有迫切需要。照护者照护情况见表3。

表1 开封市抽样调查≥60岁住院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表2 开封市抽样调查≥60岁住院患者日常生活照护需求分析

表3 开封市抽样调查≥60岁住院老年人照护者照护情况

2.4老年人患病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患有2种或以上疾病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根据本次调查显示所患疾病前5位的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为52.2%;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为46.4%;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为38.1%;内分泌营养代谢病,患病率为20.6%;泌尿生殖系疾病,患病率为18.9%,见图1。

图1 开封市抽样调查≥60岁住院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率前5位示意图

3 讨 论

3.1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养老方式有社会化、多样化倾向,大体归纳为三种:第一,居家养老。第二,机构养老。第三,社区养老。由于“四二一”型家庭的增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会使许多家庭无力承担这种义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老年人的利益;并且家庭提供的照料服务专业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众多的调查显示:托老所、老年医院、老年康复中心及社区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临时或定期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养老服务,但因缺乏医疗服务及护理功能,服务水平、设施标准、服务范围及医师和护士短缺与老年人要求存在差别,难以满足老人对设施不同标准、不同层次的需求[5-7]。

3.2托老所开在医院里的设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正常生理功能衰退、慢性疾患增加、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等,出现了多代同堂、老年家庭或独居家庭的家庭结构模式的变化,居家养老的条件和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社区养老及医疗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本研究可以看出,居家养老不能形成单独的养老保障结构。最新研究表明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和医疗养老有效结合则可以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共同为老人群体提供更好的优质的服务。

综合医院因年龄缘故而无法从事临床护理的人员,她们有着极为丰富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的宝贵经验,可以抓管理,进行业务指导;退休后的医学、养生、营养专家可以从日常的生活、预防保健、疾病治疗等方面对住院的老人进行指导帮助;从社会上招募一些富有爱心的人士,对她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后,成为合格的护工,每天24 h陪护患者,进行着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建立“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形成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连续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护理、理疗、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连续性和综合性的服务,既重视医院提供的老人急性病症的医学服务,还重视老人慢性病及康复期的护理,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1]田素雷,李惠子.中国已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2月4日3版.

[2]福克斯(美).老年家庭护理研究(上)[J].社会福利,2002(9):15-18.

[3]国新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白皮书[N].人民日报,2006-12-13(12).

[4]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EB/OL].新华网,2006-9-21.

[5]尹德挺.国内外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4):1032-1035.

[6]王德文,叶文振,朱建乎,等.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科学,2004(增刊):5.

[7]冯丽云,李琳琳,田庆丰,等.2009年郑州市65岁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1-124.

R-03

C

1671-8194(2015)20-0287-02

河南省卫生厅2013卫生政策研究课题(YWZY201357)

E-mail: lxzkf@163.com

猜你喜欢
开封市老龄患病率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河南省地图院优质测绘服务获肯定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开封市
河南开封市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成立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模式的构建研究——以开封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