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2015-10-26 06:28白学忠隆化县中医院儿科河北承德068150
关键词:锌片厌食症小儿

白学忠(隆化县中医院儿科,河北 承德 06815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白学忠
(隆化县中医院儿科,河北 承德 068150)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厌食症患儿20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结合组103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多酶片+葡萄糖酸锌片+吗丁啉治疗,结合组给予多酶片+葡萄糖酸锌片+吗丁啉+中医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5.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更为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中西医结合;小儿厌食症;疗效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指患儿长期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多见于2~7岁的小儿[1]。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便秘等症状[2]。该病与全身疾病、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有关[3]。该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及时有效地治疗对患儿有重要意义[4]。传统西医治疗取得的疗效不是很理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应用于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治疗中。我院对小儿厌食症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其疗效,并与单纯西医的疗效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厌食症患儿205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小儿厌食症,且伴有不同程度食欲减退、腹泻、腹痛等症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及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的患儿。将患儿分为结合组103例和对照组102例。结合组男54例,女49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4.73±2.31)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6.32±3.12)个月。对照组男50例,女52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4.54±2.21)岁;病程2~11个月,平均病程(6.45±3.24)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进行补充电解质、调节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多酶片+葡萄糖酸锌片+吗丁啉治疗,治疗方法:多酶片:1片/次,3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葡萄糖酸锌片:5 mg/kg·d,1次/d,口服;吗丁啉:5 mg/次,3次/d,餐前口服。结合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方法:西药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中医药方加减:川芎30 g、黄芩30 g、党参30 g、神曲30 g、白芍30 g、人参25 g、白术25 g、柴胡25 g、云苓25 g、山药25 g、沙参20 g、陈皮20 g、苡米20 g、连翘20 g、白茯苓20 g、苍术15 g、麦芽15 g、谷芽15 g、莲肉15 g、当归15 g、乌梅12 g、花槟榔12 g、焦山楂12 g、布渣叶12 g、鸡内金12 g、白扁豆10 g、砂仁10 g、枳壳10 g、甘草10 g、桔梗10 g。对于体质虚弱的患儿,加石斛15 g、乌梅15 g、花粉15 g;对于容易感冒的患儿,加防风15 g、芍药15 g、黄芪15 g;对于湿热积食的患儿,加厚朴15 g、麦冬10 g、菜菔子15 g。水煎服,取液200 mL,1剂/d,2次/d,口服,1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定期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5]

治愈:患儿食欲不振、呕吐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时无复发情况;显效:患儿食欲不振、呕吐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随访时少数出现复发情况;好转:患儿食欲不振、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随访时部分出现复发情况;无效:患儿食欲不振、呕吐等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5.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小儿厌食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在中医理论中,该病属于“厌食”的范畴,主要病理机制为脾胃失和、肝郁气滞等,治疗的目的为疏肝理气、健脾养胃等[6]。中医讲究辨证对症治疗,枳壳、陈皮、白术、白芍等具有补脾保肝、祛湿散热等功效;太子参、党参、布渣叶、茯苓等具有生津祛湿、健胃理气的功效;神曲、山楂、鸡内金、麦芽等具有健胃消食、健脾理气的功效;山药、连翘、甘草、桔梗等具有清热解毒、开胃健脾的功效,各药联合使用,达到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健脾养胃的目的。结果显示,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5.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3%。

综上所述,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更为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 熊文清,赖正兴,马江琼.辨证论治小儿厌食症42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63):211-212.

[2] 陈伟斌,陈燕萍.开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2(11):167-168.

[3] 冯东辉,丘海轶.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8(20):315-317.[4] 王瑞萍,柴雪娇.悦脾开胃颗粒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厌食症34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52(12):14-15.

[5] 林 燕,师旭亮,康三刚.资生健脾方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9):1311-1312.

[6] 胡爱华,徐惠民,胡国华,等.厌食症患儿外周血食欲调节因子水平变化与小儿厌食颗粒干预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685-4688.

本文编辑:张 钰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①

A.期刊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文章作者姓名,文献题目[文献类型标志].期刊名,其他题名信息,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如:

[1] 周叶平,蒋朱明,孙永华,等.谷氨酰胺双肽改善重度烧伤患者肠粘膜通透性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1):825-827.

[2] 孙天骏,韩焱福,柴家科,等.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体外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J/CD].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5(2):161-169.

[3] Venter M,Rode H,Sive A,et al .Enteral resuscitation and early enteral feeding in children with major burns-effect on McFarlane response to stress[J].Burns,2007,33(4):464-471.

R723

B

ISSN.2095-6681.2015.29.110.02

猜你喜欢
锌片厌食症小儿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夜盗小儿(下)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夜盗小儿
“果蔬电池”求真趣
小儿涵之三事
土豆做电池
小儿难养
对铜锌原电池实验中锌片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