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叙事手法研究

2015-10-26 16:54李霖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科波菲奥利弗狄更斯

李霖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叙事手法研究

李霖
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采用儿童视角来反映生活是狄更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儿童与童年是狄更斯的小说题材和艺术想象力的核心。他在处理儿童的视角方面独具匠心,并成功地通过孩子纯真的目光来审视冷酷的现实世界,他的儿童叙事也经历了从第三人称向第一人称的转变。

关键词:儿童视角叙事转变

狄更斯在《奥利弗·退斯特》《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等小说中巧妙地采用了儿童的视角来揭示他们周围的世界,并将他们纯洁的心灵、敏感的直觉和微妙的心理变化置于复杂和充满敌意的环境之中,从而使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狄更斯笔下的人物似乎本能地意识到,在成人的言语中具有大量受压抑的成分。他们对成人在谈话时那种过分的自我标榜和自我辩解极其敏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的视角不仅成为展示维多利亚社会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狄更斯小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第三人称叙事阶段

《奥利弗·退斯特》是狄更斯第一部描写英国儿童生活的小说,也是他小说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他首次通过儿童的视角来反映严重的社会与道德问题。《奥利弗·退斯特》以一个出生在济贫院的孤儿的不幸遭遇为主线,生动地描述了他从小受牧师的虐待,后来落入黑社会盗窃集团头子的魔掌沦为小偷,最终时来运转成为巨额遗产继承人的经历。在小说中,狄更斯对运用儿童的视角反映主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奥利弗是小说的核心人物,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环境的反应构成了整部小说的基本内容。主人公奥利弗对伦敦的印象是残酷和可怕的。在奥利弗的眼中,这是一个颠倒黑白、不分善恶、邪恶势力无孔不入的世界。孤立无援的主人公不得不发出了痛苦的呐喊:“我不属于他们,我不了解他们。救救我吧!”[1]狄更斯不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来刻画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而且还通过奥利弗的视角来描写他在济贫院和贼窟的可怕经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奥利弗既是盗窃集团的成员,也是黑社会势力无辜的受害者。狄更斯凭借儿童的视角十分确切地把握了这个具有两种截然不同身份的人物的性格,极其巧妙地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主人公的形象在其本身的清白与环境的邪恶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不仅如此,采用儿童的视角有助于作者克服以往作品在结构与情节上的松散性与琐碎性。因此《奥利弗·退斯特》是作者第一部结构严谨、情节连贯和布局合理的现实主义小说。

二、第三人称叙事向第一人称叙事过渡阶段

在《董贝父子》中,儿童的视角对狄更斯揭示小说的主题和获得结构的统一性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孩子对世界的看法成为这部小说艺术统一性的基础。读者发现,在这部小说中,孩子的目光不仅更加敏锐,而且对成人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董贝先生自始至终对他儿子保罗和女儿佛罗伦斯的命运感到焦虑不安,保罗和佛罗伦斯的视角不仅对揭示董贝先生的性格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而且成为连接各种事件与人际关系的艺术纽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罗是小说前半部分的核心人物。在他被残酷的教育制度摧残致死以前,他的视角成为情节发展的支配力量。例如,在第十四章中,保罗回家度假期间对家庭的变化产生了微妙的反应。尽管他愉快地参加了晚会,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周围的一切使他感到有些陌生。他以困惑的目光来观察令人费解的成人世界。

此刻,狄更斯的第三人称叙述笔法近似于第一人称,保罗独特的视角贯穿了该章的全过程。当保罗去世后,佛罗伦斯的视角便取而代之,成为这部小说的主导力量。尽管董贝先生的心理冲突与其说需要女儿佛罗伦斯倒不如说需要一种持久的爱来安慰,但这部小说若要获得艺术上的平衡就必须赋予佛罗伦斯显著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小说的每一个重要场面几乎都有她的身影。她的视角不仅对小说情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配作用,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然,一个缺乏情感或行为消极的人物是无法承担这种角色的。在狄更斯的笔下,佛罗伦斯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她与董贝先生的傲慢与粗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小说开局时,佛罗伦斯年仅6岁,读者对这个不幸的女孩的怜悯和同情便油然而生。即使佛罗伦斯在17岁时,读者的同情心依然没有改变。尽管佛罗伦斯在董贝先生、卡克和伊迪丝之间的游戏中只是一个任凭他们摆布的棋子,但她博得了小说中其他人物的爱心。例如,当她因保罗的去世悲痛万分时,奇克太太甚至一度魂飞魄散。尽管小说以董贝父女的团圆而告终,但佛罗伦斯对父亲的爱无疑使董贝先生的良心受到了责备。不言而喻,董贝先生与他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整部小说的基础,而保罗和佛罗伦斯的视角则是《董贝父子》获得艺术上的统一与和谐的关键所在。

三、第一人称叙事阶段

《大卫·科波菲尔》再次体现了狄更斯运用儿童的视角反映生活的艺术才华。这是他前期作品中具有自传色彩的一部小说,也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流行、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作者对时间与变化的感悟使他的小说艺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有了明显的发展。《董贝父子》以保罗的出生和董贝太太的去世开局,商品世界的兴衰、铁路在伦敦郊区的延伸以及董贝先生的手表发出的滴答声为小说建立了一种严格的钟表时间。然而,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当主人公开始以“书面回忆”的形式叙述自己的人生时,一种私人的、主观的乃至抒情的时间感便跃然纸上。狄更斯对主人公回忆过程的成功驾驭使其小说从以往的传奇性转向了自传性。尽管从小孤苦伶仃的大卫·科波菲尔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小说家的成长道路依然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但他所叙述的故事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与主题相关的材料的巧妙组合,而且在主人公富有悬念和节奏的回忆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示。

在《大卫·科波菲尔》中,狄更斯首次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形式,从而使这部自传性回忆小说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小说主人公大卫所经历的许多事情作者几乎都体验过。书中不少人物都可以在作者的生活中找到原型。与以往小说不同的是,《大卫·科波菲尔》的叙述笔法不但建立在主人公的回忆之上,而且还呈现出从儿童视角向成人叙述的发展过程。显然,这一过程对小说的结构与情节具有重要的支配作用,同时也反映了狄更斯在叙述形式上的变化与发展。

在《远大前程》中,狄更斯再次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形式来揭示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已过而立之年的皮普用过去时态叙述了自己从7岁到34岁的生活经历。在小说中,儿童的目光与成人的反思随着时间的进程互相交融,构成了作品的“双重视角”。一个更加年轻的“我”与中年并且成为商人的“我”分别承担了小说的叙述任务。尽管主人公叙述的是本人过去的经历,但他由于对每次冲突的结果并非了如指掌,有时甚至对当时个人的动机感到困惑不解,因此他担任的不是全知叙述。此外,叙述者变化多端的语言风格表明:他不仅是自己人生的评论者,而且也是本人生活经历的追述者。在回忆童年时代的生活时,他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了符合儿童思维习惯的词汇与表达方式。然而,在评论和反思过去的经历以及表现人物间的对话时,他往往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在《远大前程》的后半部分,皮普的视角变得更加客观和成熟。在抛弃了幻想之后,他不仅能冷静地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而且变得更加宽容,并对那些像他一样的受害者报以同情、理解和信赖的目光。在小说中,主人公视角的变化不仅与其心理成长相辅而行,而且成为整部作品得以自然进展的重要基础。总之,《远大前程》的叙述手法在狄更斯的小说中是出类拔萃的。它虽然错综复杂,却引人入胜,虽然变化多端,却具有晓畅明白的寓言特征,充分体现了狄更斯小说艺术的独创性和感染力。

四、结语

应当指出,儿童的视角及其变化与发展是狄更斯小说艺术的核心,同时也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过程。从《奥利弗·退斯特》(1837—1838)到《远大前程》(1861)近二十五年间,狄更斯不遗余力地将孩子(尤其是孤儿)作为其小说的主要表现对象,并坚持采用儿童的视角来反映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生活。这不仅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而且也表明了儿童与童年时代对狄更斯小说艺术发展的重要性。狄更斯成功地运用了儿童的视角,因为它能使作者感到随心所欲,并的确成为其小说最突出的一种视角。引人注目的是,狄更斯在处理儿童的视角时既能采用第三人称,又能驾驭第一人称,并能使其动静交替、变化多端。显然,狄更斯不仅对儿童的视角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而且使传统小说叙述形式变得更加规范与成熟。

参考文献

[1]奥利弗·退斯特[M].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2]李梦然.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张炎冬.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4]朱虹.狄更斯小说欣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

[5]齐晓燕.论狄更斯小说的儿童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4CWX012.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QN-415.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QN-432

猜你喜欢
科波菲奥利弗狄更斯
大象奥利弗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雾都孤儿”奇遇记
书·《大卫·科波菲尔》
书·《大卫·科波菲尔》
奥利弗的伙伴们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杰米·奥利弗教你巧煎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