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中的人文精神研究

2015-10-26 16:54颜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三者入世体悟

颜静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学巨匠,苏轼极富文学魅力、文化魅力和人格魅力。现代人了解苏轼的魅力,最主要的是依靠他的诗词作品。可以说,苏轼的诗词作品不仅仅是他个人艺术魅力的写照,更是一个时代的辉煌。在其诗词之中,蕴含着儒、释、道三者的统一,也有其理想与抱负。在其诗词作品中,通常以自然比兴、托物言志的手法,折射出人文精神的光芒。

一、儒、释、道三者的统一

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儒家精神,以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为特色的庄子哲学,以及并不否定生命的中国佛学——禅宗,加上屈骚传统……这就是中国美学的精神和灵魂。”在笔者看来,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内涵也融合了儒、释、道三者的特点。具体来说,儒家所强调的积极入世的思想,道家所追求的返璞归真以及禅宗追求的个体心灵感受的实在性三者铸造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

研究苏轼诗词的人文精神,脱离不了中国的传统儒、释、道精神。纵观苏轼的诗词作品,他吸收了道家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和解放的精神。在他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我们可以窥见苏轼的道家理念。尤其“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出嫁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体现着他也渴望同周瑜那样,年少有为,建功立业,当梦想无法实现时,就把这些愁苦寄托在诗酒间。现实的困境并不能使他意志消沉。苏轼有自己开脱生活痛苦的凡人方式,那便是寄情山水与诗酒。同时,苏轼又吸收佛家禅宗思想,摒弃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顾虑,以豁达的姿态去面对生活。《题西林壁》可以说是一个典型,诗人在观赏风景的同时又不忘思考人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何尝不是佛家思想中“悟”的境界。但是,尽管如此,苏轼的思想中又有儒家学说对他的内在影响,让他的作品体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与传统的道家所体现的简单的回避现实来说,苏轼对于现实的认识显得更加深刻。苏轼所追求的是内在心境的空灵和豁达,但是却并不虚无幻灭。苏轼的乐观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之上的,而并非是避世的盲目乐观。苏轼的诗词在某种程度上显然是受到了陶渊明的人文精神的影响,尤其是在对自然的体悟上。但陶渊明也无法处理好儒与道、出世与入世的关系。苏轼却将这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结合佛家思想将三者结合起来。这三者构成了苏轼诗词的人文精神内核,使得他的诗词更加具有多元化,即能够巧妙地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那么苏轼诗词中的“统一”又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二、理想与现实的内在统一性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生命体悟的《水调歌头》

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来看,苏轼的诗词中无不体现着古代诗人“漫游山水”的特色。在他的诗词中,绝大多数都体现着诗人在自然中的乐趣:散步、饮酒、赏花、听曲,这种怡然自得的观赏自然的乐趣使得苏轼的诗词中体现出更多的人文精神。更加确切地说,是对大自然的体悟,是对生命的体悟。

比如他的作品《鹧鸪天》体现的就是他对自然的体悟。“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分析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相比于其他诗人贬谪后的诗来看,诗人贬谪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郁郁不得志、感慨自己报国无门之类的思想在苏轼的词中很难见到,这是由于苏轼内心始终具有人文情怀,他觉得大自然高于一切,它珍贵且人人都可免费享有它的美景、它的大度和宽容。因而,苏轼的诗词中时常会表现出诗人在大自然中生活的乐趣。这一首就是他当时在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但是仅仅是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并表现不出苏轼内心对大自然的体悟,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也由最后一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着重体现出来。由“殷勤”二字我们可以看出在诗人的内心,大自然并不是物化的物质,而是一种“人化”的存在。大自然也如同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是作为万物存在所必然要承受的,因而并不用时常患得患失。而“浮生”二字,化用《庄子·刻意》中“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入世与出世

出世与入世的思想在苏轼的心中始终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在苏轼最初的想法中,是有着积极入世的心态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将自己的追求表露无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诗人壮志凌云的表现。“何日遣冯唐”更是体现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为朝廷重用。其实这一点,在他早期的诗作中已经多有体现。《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是写于他39岁时的一封家书,虽说是家书,但更多的是体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文章:“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但是,万事不由人,苏轼在仕途上可谓是一波三折,浮浮沉沉,这也逐渐造就了他淡然于世、内敛规避的心态。《洗儿戏作》中有:“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文中点名了做人“愚鲁”比“聪明”好,比人愚鲁可做公卿,而自己聪明,却屡次被贬。《哨遍》中的“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无不体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出世心态,他对荣华富贵的摒弃,对大自然的向往,对精神的体悟将他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推进到了另一个质变的阶段。可以说,慢慢从入世向出世转化了。

之所以说他的出世和入世思想是矛盾的,主要在于两者的界限,在苏轼的诗词中并不鲜明。这也说明在苏轼的眼中,他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处于一个中间状态,即是一个“中和”的概念。这一点从他的词《水调歌头》可以充分感受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体现出自己想入世但又怕“高处不胜寒”。大概是苏轼坎坷的仕途生涯让他一遍遍省视自己人生的困境,从而转向了另一条更为洒脱旷达的心灵道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诗所体现的矛盾观点在最后找到了出路,“此事古难全”,好像苏轼已经看破红尘,参透生死。人文精神在他的心里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总结

从以上几点来看,苏轼的人文精神融和了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又从他的诗词中体现出来。这又主要表现在他的诗词的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中。具体来说,表现为他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两点,其他还包括他对自我的认识等等。要研究苏轼诗词中的人文精神,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了解,这里笔者只浅谈了其中的几点,仅供读者参考。

[1]莫砺锋.黄州东坡史话之四:“东坡五载黄州住”[J].古典文学知识,2008(6).

[2]木斋,彭文良,梁英岩.苏轼“以诗为词”涵义综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3]杨胜宽.通变与通才——从“水”意象看苏轼的文化品格[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9).

[4]杨海明.从苏词看苏轼的人生感悟与处世态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猜你喜欢
三者入世体悟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持守——《诗词五首》整合教学设计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读 书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踏上“四有”“三者”好老师之路
中国入世“日落条款”法律效果的“善意”解释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体悟书法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