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病而行,或迎风而歌
——读孙方杰的诗集《半生罪 半生爱》

2015-10-27 06:12
星星·散文诗 2015年23期
关键词:半生诗集意象

苏 婧

抱病而行,或迎风而歌
——读孙方杰的诗集《半生罪 半生爱》

苏 婧

当代诗人遭受的质疑,恐怕比小说家、戏剧家要多上许多,就像德国美学家阿多诺那句惊世骇俗的宣告,“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诗人不仅面临着消费时代“上帝已死”的处境尴尬不堪,更在如今这个文学靠边站的时代,被定义成为一群巧舌如簧的诡辩家抑或言行不一的无赖者。当然,我们失望地看到,他们中真的有一部分变成了“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的假道学士,其生命实践、人格行为与他们笔下的诗行严重脱节。

然而,山东诗人孙方杰是一个认真对待诗歌的人,捧读他的作品,你能感受到一份透过苍茫岁月沉淀下来的爱与痛惜,掺不得半点虚假。《半生罪 半生爱》,是孙方杰的第四部个人诗集,也是他人到中年在一个感到彷徨、失落的生命时刻,对生命中过往的声色犬马与悲伤寂寞的一次检阅与悛巡。

就像这本诗集的名字,隐喻了诗人已在尘世中行走了半生——中年,世俗意义上这是人生真正成熟的时刻,可以说,人生行至此时已经有足够的眼力和资格去审视自我,包括罪行与爱欲。而“罪”与“爱”具体到孙方杰这里,便是对苍茫来路的一种总结。翻开这本集子,你会发现,他像科学家观察微生物一样检阅过去,观看被时光吞噬掉的生命焰火,在光明里毫不留情地陈列自己的前半生,灼热的眼泪、动摇的心、寂寞与罪恶、悲悯与善良,却依然能以内心恒久不息的诗情歌与哭,去“死心塌地地爱着,直到她厌倦”(《半生罪》)。

这种省思在诗集中形成了一个“中年系列”,包括《中年》《我的前半生》《审视》《蜜汁》《中年之境》《半生罪》《中年》《不再》《请原谅》《对不起》等诗篇。诗人慨叹,人生即将从抛物线的顶端跌落,所承受的无可奈何与无能为力不仅是身体的变化,还有心态的转变,精神的疲乏、沮丧与小心翼翼:“想找一个姑娘聊一会天/却害怕被人怀疑动机”(《午后》)。一天貌似一年,一年貌似今世,在尘世的循规蹈矩中无尽循环,人人忙碌、人人相似、人人寂寞:“在这个世界上,我看到的东西/都有些貌似”(《逐渐的别离》)。被琐屑包围的人生难以突破,诗人索性将“午后”与“中年”形成象征性对照,慨叹“越走越凉的光阴”,具象与抽象在刹那间融为一体,使得诗歌获得了广阔的意蕴空间。

可见,“中年系列”体现了一种互文性特征,每首诗可以作为同一抒情主体的不同侧面来解读。这种抒情策略既不显得零散,又不会漫无边际,诗人可以用不同的运思方式抒发最核心的情思向度——痛苦地感受世界,并慷慨地爱世界。实际上,疾病是诗人自幼的伙伴,而诗歌是病苦走向深刻的疗救。对孙方杰来说,他脆弱的呼吸系统日日夜夜与灰霾的天空搏斗,不住地让他怀疑是否是“灵魂选错了骨血”(《审视》),活着是一种侥幸,“一个恶灵时常在我行进的道路上/洒下疾患,我抱病而行/已有四十三年”(《蜜汁》)。疾病让诗人更明敏地感受着人类身体上的咒语和无法摆渡的苦厄,最要命的不是他个人的磨难,而是“亲人长久的哀伤”(《审视》),然而疾患却不曾毁灭诗人内心茂密的柔软,他信仰坚定:“一切都需要一颗承载的心/接受未知的命运”(《中年》),不向命运低头,心中存有彼岸,保存着今生不曾有过也注定没有的美好:“我不再把自己交出了/因为我害怕提前透支了下辈子的缘分”(《不再》)。

除不惑之年的个人感悟之外,作为齐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位诗人,孙方杰的诗歌中,能够看到一种儒家的大我情怀。这种大我情怀在《半生罪 半生爱》中所完成的诗学转换是“以出世之心写入世之诗”,类似于心怀天下的阔大飘逸。它可以是于万水千山之间的畅想,“祈祷了一夜和平”,开启“天地间与生俱来的敬畏、爱、和善”(《常德》);也可以是对汽车中一只“蜘蛛”(《旅伴》)的忧思,凝视它的睡姿,担心它挨饿,想象它对自己的打量——一个来回奔波的大动物,皱眉、叹气、满身是经世的尘埃。

由此,我们看到,诗人的情感脉络、生命逻辑是一种反思式的深刻,他对历史与当下、瞬间和永恒有一种独到的把握,“半生罪”与“半生爱”与这本诗集中结构性的“短歌”和“长调”构成了一种富有层次感的韵律氛围,既有细腻明敏的经验呈示,如《高速公路上的惨案》《逐渐的别离》等;也有对当下现实的正面突入,如《贪官自传》《陪酒女之歌》等。既有游历、诗友应和,如《昌乐蓝宝石》《赠陈雯》等;也有对故乡旧物的怀恋,世事变换的感触,如《坊茨小镇》《城市与乡村》等。诗歌意象多变,特别是从万物中捕捉到的自然意象,“羽毛”“石榴”“叶子”“无花果”等,构成了一种不易被发现的情思理趣。

意象与情感的调配使得孙方杰的诗歌语言具有了一种流动感,或脉脉深情,“你是一个命中有火的人,我名字里的木头/正好给你添薪”(《致逝去的青春》),或青筋暴起,“我的心也空着/像戈壁上一座被遗弃的矿井/被掏空了肚腹,又被抛进了荒野”(《从早晨到夜晚》),刚性与柔性兼济的语言锻造,是孙方杰始终如一的艺术禀赋,这种对词语弹性的要求和重视,正如卡西尔所说,好的诗歌应该有语言的追求,就是“词语如花”。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半生诗集意象
抚远意象等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诗集精选
半生烟花
诗集精选
诗集精选
走着走着,半生已过
半生颠沛流离 余生遇见你
诗集精选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