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乱课”点个赞

2015-10-27 00:13颜林忠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5年7期
关键词:作业探究课堂教学

颜林忠

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传统的教育观仍在影响着部分教师,这使得他们特别注重对课堂的控制,过度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真怕学生乱说、乱做(作)、乱动、乱写、乱画,担心这样一来,原先制定的学案和教学设计难以完成。对此,笔者认为,课堂是要有一定的纪律与秩序,但更要有的是学生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拿起“管”的教鞭,课堂会多一些“秩序”,教师也多了一些所谓的威严,学生就不会有“兴奋得大叫”。过分强调“秩序”,抹杀了学生活泼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

课堂中的“有序”和“无序”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有时往往因为学生与众不同的表现,教学有新的出路而获得特别的收获。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散乱的活泼”,及时地组织交流,有的放矢地引导,让无味枯燥的数学知识在学生“乱”“动”“吵”“玩”的氛围中展现出来,让学生经历一段更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提升探究意识。这样的数学课,看起来或许有点儿“乱”,但“乱”中有色彩。

一、“乱说”:宽容善待,别有洞天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已不再是一无所知的顽童,其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心。课堂上教师的问题话音未落,就有学生抢着喊:“老师,老师,我来,我来”;有时比教学过程快一拍喊出答案;有时甚至偏离了教学内容,漫无边际地瞎扯……对于此等现象,常让教师恨上加恨。插嘴,侵犯了大多数学生正常听课的权利;插嘴,打断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影响了教学效果……

其实,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平台,让学生们的个性在愉悦、自然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在“插嘴”的背后,正是学生在认真听课、认真思考,蕴含着批判性分析的嫩芽;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顺应思路,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特效。

教学片段一:学习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习题:123×27+248×12.3+5×1230。就有学生忍不住插嘴:“这可怎么求?没有一个因数是相同的,没法用简便方法计算。”“是呀,老师知道你们很聪明,肯定有办法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马上都拿起笔进行尝试。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兴奋地大叫起来:“我看出来了!”教师朝这位学生打了个OK的手势。还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是不变的。”同学们纷纷点点头,满脸成功的喜悦。

插嘴,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随着个人的独特思考而产生的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内驱的一种外在表现。教师要灵活地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让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满足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观点,从倾听中分离出问题,合理插嘴,及时插嘴,将课堂变成师生对话、心灵互动的舞台。课堂插嘴理应成为教学的宝贵资源,因为它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起点,引领课堂教学由机械走向灵动。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

二、“乱做”:凭借失误,峰回路转

在课堂上,许多教师总陶醉于学生的尽善尽美,视学生的差错(失误)为洪水猛兽,以“错”堵学生们的嘴,“棒杀”他们的思维。有人说过:“垃圾也是宝贝。”对教学而言,学生的失误同样值得教师去关注,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甚至隐藏着一种独特的智慧光芒。教师应以“变废为宝”的慧眼去挖掘学生失误中的“可回收点”,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激活思路中的“合理成分”,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

教学片段二: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

教学画圆环节时,教师先让学生在纸上尝试着画一个圆,结果出现了不少状况:有将圆的弧线画得时粗时细、时有时无的;有将圆的弧线起点与终点画在不同位置上的;也有把圆画成花生形的或是椭圆状的……面对学生无意的错误,教师并不是立即否定,而是顺势诱导学生分析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通过争论,学生从正反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发生错误的原因,既帮助了学生纠正错误,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快大家就总结出画圆的方法和画圆时的注意点。教师迎“错”而上,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启发思考,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否定”,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方法。

教师要充当“垃圾桶”,包容学生的失误,但又不能只是“垃圾桶”,把“失误”如垃圾一样一倒了之。“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华罗庚语)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关键是教师要怎样来对待差错。教师要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资源,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让“错误”给学生带来新的发现、新的创造。课堂也只有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才是活的,教学也才是真实的。

三、“乱写”:关注另类,绝处逢生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夯实基础,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手段之一,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有效平台。教师通过批阅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哪些需要进一步学习,哪些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在实践中,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业水平及个性发展的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平等”地完成任务。学生被动应付,觉得枯燥乏味,教师也常改得筋疲力尽、头晕目眩。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颜元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作业中升华。合理的作业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而非“一刀切”的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点知识,通过实践应用使之再学习、再提高。

教学片段三:教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一课。

教师把作业设计成“选择”型(选其中一题或多题完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及能力等去选择作业。1.完成课本上练一练的习题。2.与爸爸妈妈合作,调查去年家庭收入与支出的情况,绘制成合适的统计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与同学交流。3.与同学合作,搜集班上同学的身高(或体重),撰写“小调查”或“小资料”,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问题。4.通过学习本节课你明白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识,请用手抄报(或日记)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此类作业贴近学生的生活,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既要求学生动手、又动脑,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完成力所能及的习题。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了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做数学的乐趣。

作业是课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扩展。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注重“做中学”,让学生在亲力亲为的过程中学习,学会独立思考,探究败因,提升动手能力,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一个也不能少”。教师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多角度、多纬度、科学地设计作业。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巩固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切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在愉悦的情感中得到锻炼、获得提高。给学生一片辽阔的空间,放飞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从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既不能如一盘散沙乱而无序,也不能一味追求有序而抹杀学生热情。在教改的今天,课堂不应是教师独舞的乐池,而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舞台。要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在共舞之外,还要让学生们自由地独舞。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接纳、束缚自己,学会认真倾听、团结协作。让旧的“规矩”慢慢地消失吧!在这样的课堂上虽然失去了些许秩序、些许威严,学生却获得了更大的轻松和自由,课堂会“乱”而有序,“乱”得其所。

◇责任编辑:徐新亮◇

xinliang1314@sina.com

猜你喜欢
作业探究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