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5-10-28 07:51刘凤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2期
关键词:细针疾病诊断甲状腺炎

刘凤香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刘凤香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目的 研究分析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择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采取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158例患者,回顾性探析其诊断资料。结果 本组158例患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检出率最高,约为33.54%(53/158),明显高于其他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明确诊断者144例(91.14%),未明确诊断者14例(8.86%)。结论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快捷、安全以及准确的特点。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疾病;诊断

甲状腺疾病是头颈外科、内分泌科临床十分普遍的疾病[1]。绝大部分患者由于甲状腺部位疼痛或肿大就诊。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由于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快速的特点,可以对大多数甲状腺疾病做出初步准确的病理诊断,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手段,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现择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采取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158例患者,进一步探析该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采取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158例患者,其中24例男性患者,134例女性患者。年龄均在14~81岁,平均年龄(45.52±6.26)岁。细针吸取细胞学:触诊下检查者107例,超声引导下检查者51例。

1.2仪器及设备: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选用PHILIPS-HD11、ACUSONX3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型号依次为L12-3(频率为3~12 MHz)、VF13-5(频率为5~13 MHz)。一次性无菌塑料5.0 mL注射器,配用7号针尖。瑞氏染色、无菌手套、探头无菌护套、玻璃载玻片以及光学显微镜。

1.3方法:触诊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更适合应用于甲状腺肿大I度以上[2],或是明确触及囊实性结节、实性结节。患者保持坐位,将颈部充分显露,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利用左手将一侧肿大的甲状腺或结节进行固定;再用右手持针快速通过皮肤穿刺刺入甲状腺组织或结节内。助手辅助将针栓拉回,然后反复负压抽吸,拔针将穿刺物进行涂片、干燥,采取瑞氏干燥,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并且嘱咐患者按压穿刺部位10 min。

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方法的适应证主要是[3]:①结节较小,无法触及。②甲状腺部位疼痛,临床疑似亚急性甲状腺炎。③囊实性结节,并且囊性成分超过50%。④结节位于甲状腺背面。患者保持仰卧位,将患者颈部适当垫高,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医师左手戴无菌手套,手持探头配无菌护套,对甲状腺部位进行扫查,明确待穿刺结节,或是区域位置、深度再定位,其他过程方法与触诊相同。

1.4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间试验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应用χ2检验两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若是对比差异P<0.05,则能够说明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2 结 果

根据患者细胞涂片中特征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成分,并且同临床或其他资料相结合,明确诊断者144例(91.14%),未明确诊断者14例(8.86%)。本组158例患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检出率最高,约为33.54%(53/158),明显高于其他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疾病的检出情况表[n=158,%]

3 讨 论

甲状腺疾病的病种较多,且繁杂多变,一些甲状腺疾病的病理表现没有特异性,通过临床询问疾病史、触诊、超声检查、化学检查、免疫学检测等手段通常也无法做出准确的定性诊断[4]。特别是临床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由于其具有损伤微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已经在临床中得到普遍应用,并且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也逐渐在临床中普及。以往多项研究[5],关于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临床诊断特异性约为47.22%;敏感性约为58.12%~100.00%。本次试验中,触诊、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明确诊断者144例,诊断率约为91.14%,未明确诊断者14例,约为8.86%,该结果与有关文献报道相一致。

据以往研究指出[6],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甲状腺常见的肿瘤、增生以及炎症。甲状腺炎症主要有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淋巴性甲状腺炎这三种。本次试验中,确诊的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淋巴性甲状腺炎的患者共有57例,约占36.08%,做出恶性或可疑恶性的诊断患者有5例,约为3.16%,为观察患者的治疗及临床预后提供了有效的病理意见。由此我们认为,内分泌科医师应该同病理科、超声科医师保持紧密联系及配合的关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凭借熟练的穿刺技术,并参考超声检查诊断结果,既能够准确引导穿刺,还可以作为触诊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评估依据,能够更加迅速、准确的完成穿刺,显著提高了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取材满意率,进一步提高了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可作为一项微创性的诊断检查手段[6],其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临床并发症比较小,很少出现出血、局部感染、喉返神经、误刺伤气管等临床并发症。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器官,血供非常丰富,特别是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出血是临床并发症中常见的现象。曾有研究指出[7-8],1例患者由于双侧甲状腺血肿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梗阻,所以我们认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甲状腺触诊检查情况,并且结合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对穿刺区域的大小、位置、取材种类确切了解。穿刺过程中,操作动作尽量轻柔、快速。通常情况下,保持负压抽取至少3次,有效防止临床并发症的产生。本次研究158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穿刺后出血或出现其他并发症,与此同时,穿刺期间患者切勿进行吞咽动作,避免固定的穿刺点出现移位。

综上内容可知,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并且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成功率高。同时,还能为甲状腺肿瘤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较大帮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尽管表现出很多的优越性,但是因为甲状腺疾病存在复杂多变、内分泌肿瘤等病理特点,特别是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已经脱离了组织形态,单凭细胞学检查难以做出明确诊断;还有对部分甲状腺结节位置比较深、体积较小的,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也难以穿刺到病灶处,为了预防漏诊、误诊现象的发生,应该充分结合临床特征、超声检查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同时做好临床随访工作。

[1] 高小亚,李德,金龙,等.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185-186.

[2] 蔡晓顿,王瑶,杨兆军,等.1201例患者甲状腺细针穿刺临床病理分析[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30(1):11-12.

[3] 卢桂芝,高燕明,高妍,等.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和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11,23(6):353-354.

[4] 郭晓霞,蔡茹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6):1375-1376.

[5] 王超,余小蒙,周小鸽.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在甲状腺肿物诊断中的应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12(5):385-386.

[6] 任玉波,马青,梁凤泉.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2011,30(2):111-113.

[7] 孙晓峰,王东轩,胡玉兰,等.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11(4):254-256.

[8] 赵宝良.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6):509-510.

R581

B

1671-8194(2015)32-0084-02

猜你喜欢
细针疾病诊断甲状腺炎
细针穿刺可怕吗?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标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维生素D受体基因Bg1I、Cdx-2位点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
六个问答助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术对诊断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