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引流并开颅血肿清除救治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疗效观察

2015-10-28 10:41谷培栋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疝的骨瓣开颅

谷培栋

(宁晋县妇幼保健院急诊外科,河北 邢台 055550)

钻孔引流并开颅血肿清除救治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疗效观察

谷培栋

(宁晋县妇幼保健院急诊外科,河北 邢台 055550)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并开颅血肿清除救治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先行快速钻孔血肿引流,随后给予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经治疗6个月后采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OS)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理想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4h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钻孔引流并开颅血肿清除救治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可快速缓解颅内压,降低病死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快速钻孔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意外,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目前,尽早手术清除血肿是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唯一有效途径[1]。我院对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采取先行快速钻孔血肿引流,之后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等方法进行了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90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颅内压升高,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排除严重糖尿病、血液病及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有男27例,女18例,年龄38~75岁,平均(42.6±5.4)岁,术前GOS评分为5~12分,平均(8.2±3.8)分;颞叶及枕叶皮质下出血19例,基底核区出血17例,破入脑室9例。观察组有男29例,女16例,年龄41~72岁,平均(43.2±5.1)岁,术前GOS评分为4~12分,平均(8.3±3.6)分;颞叶及枕叶皮质下出血21例,基底核区出血16例,破入脑室8例。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先行快速钻孔血肿引流,随后给予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送入ICU病房后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快速静注250 mL甘露醇,于CT定位下局部剃头,按常规方法消毒铺巾,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电钻驱动下钻入血肿腔,抽吸15~40 mL未凝固血液,随后做好术前准备,于全麻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提供支持治疗等。

1.3评价指标: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进行随访,采用GOS评分评价其预后情况:完全恢复:预后良好,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无后遗症;恢复良好:可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但会出现新后遗症;中度残疾:有轻度偏瘫、言语困难、共济失调等残疾,生活可基本自理;重度残疾:有意识,需他人照料;植物生存状态:无意识,有呼吸、心跳,偶有局部反应;死亡。理想治疗率=恢复良好病例数+完全恢复病例数/病例总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理想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术后24 h对照组残留血肿20 mL以上或再次出血8例,观察组共有1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病死率较高。患者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组织于受压下移位,可相继出现一侧与双侧瞳孔散大,脑干受压,形成脑疝。患者术前脑疝形成时应及早解除颅内高压,减轻脑干受压及继发性损伤,防止发生不可逆损伤。快速钻孔血肿引流可在5~10 min内快速入颅,通过抽吸未凝固血液有效缓解颅内压,逆转病情进展,从而为进一步开颅治疗创造良好条件[2]。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前一侧瞳孔散大15例,术后缩小10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30例,术后一侧瞳孔缩小21例,提示先行快速钻孔血肿引流具有手术价值。但有报道证实[3],钻孔引流具有无法直接止血、减压不充分等缺陷,如随后未采用去骨瓣减压治疗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意识和肢体偏瘫恢复,且术后再出血率较高。而于直视下止血并去骨瓣减压可充分减压,降低术后脑水肿发生率。本次研究显示,先行快速钻孔血肿引流,随后给予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观察组恢复良好和完全恢复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理想治疗率达5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微创钻孔引流是开颅前的有效急救手段之一,可遏制病情发展,降低颅内压,随后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可有效控制严重脑水肿与颅内高压,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张强.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6):12-13.

[2] 吕庆梅,白雪.67 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肺内感染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224-225.

[3] 景文记,任红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1):53-54.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R743.34

B

1671-8194(2015)33-0061-01

猜你喜欢
疝的骨瓣开颅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