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院前昏迷患者的急救分析

2015-10-28 10:41刘国阳王庆玮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酮症中毒糖尿病

刘国阳 王庆玮

(江苏省淮安市急救中心,江苏 淮安 223001)

浅议院前昏迷患者的急救分析

刘国阳 王庆玮

(江苏省淮安市急救中心,江苏 淮安 223001)

目的 探讨院前昏迷患者救治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市120救治450例昏迷患者,对昏迷原因、程度、诊断、救治方法、急救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422例昏迷患者,其中159例经处理后病情好转,144例经处理后生命体征稳定,107例经处理后无效,病情加重,12例死亡。结论 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依据昏迷程度,对昏迷患者立即评估其生命体征危急程度,给予有效处置,原因明确的病因治疗,原因不明给予维持呼吸、有效血循环及对症处理,提高全民急救知识,对减少昏迷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预后至关重要。

院前;昏迷;急救分析

昏迷是意识障碍的最严重类型,昏迷临床主要特点为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昏迷患者本人无清晰意识,无法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资料,也难以配合救治,为其诊治带来一定困难[2]。这就给急救人员院前做出正确诊断及救治增加了困难。所以急救人员在第一时间给予最为有效的措施,对昏迷患者的成功抢救将会有很大的意义。现将我科接诊422例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了本市120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422例昏迷患者,其中男性为301例,女性为121例;年龄在1~101岁,平均年龄(51.1±10.1)岁。昏迷患者中,原因为急性中毒159例,其中急性酒精中毒141例,CO中毒9例,安眠药中毒7例,农药中毒2例;脑血管意外114例,其中脑出血73例,脑梗死41例;严重创伤,包括脑外伤和多发伤48例;癫痫29例;昏迷原因待查25例;代谢性疾病13例,其中低血糖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代谢性脑病2例;呼吸系统疾病13例;心血管疾病9例;颅内感染5例;癌症患者4例;电击伤1例;自缢1例。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首先判断患者是否昏迷,昏迷程度;同时,询问家属或相关知情者了解患者病史,家族史,居住环境和昏迷原因等,做好监测生命体征,详细体格检查同步进行(尤其是皮肤、瞳孔和呼吸),及时做心电图和血糖测定以明确昏迷病因。低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代谢病也是引起昏迷的原因。因此,昏迷患者须常规检测血糖[3]。另外要注意对患者所做的辅助检查应当和急救措施同时进行。

1.2.2治疗方法:以挽救患者生命为根本出发点,优先处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紧急情况[4]。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口咽置管,避免舌根后坠,清理口鼻腔中异物,吸痰,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②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肾上腺素静脉推注、除颤。③维持循环功能,尽早开放静脉通道。有休克者迅速扩充血容量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尽快使血压稳定在100 mm Hg左右。有心律失常者应予以纠正;有心肌收缩减弱者应给予强心剂。④迅速控制外出血,保护脊髓。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对颈椎的保护,不能随意进行移动,要使用颈托将头固定在中间位置,避免患者头部摆动。⑤病因治疗:由低血糖引起者立即给予高渗萄淘糖液静注;若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立即用胆咸酯酶复能剂+阿托品;糖尿病酮症引起者立即用胰岛素治疗;酒精中毒者立即给予纳络酮静注等。⑥对症支持疗法:包括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镇静止痛,防止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2 结 果

2.1昏迷程度:本组422例昏迷患者,分别为轻度昏迷、中度昏迷和重度昏迷[5-6]。见表1。

2.2急救反应时间,见表2。

表2 急救反应时间

2.3效果评定:神志转清者以及昏迷变轻者,其为好转,无明显变化的患者则是说明情况趋于稳定,若是出现昏迷加重的患者,则是表示情况逐渐加重。未抢救成功,则死亡。见表3。

表3 救治效果评定

3 讨 论

3.1本组资料显示昏迷原因:①急性中毒159例(37.7%),包括急性乙醇中毒、地西泮中毒、急性有机磷中毒、CO中毒、安眠药中毒,年龄以20~40岁的青壮年为主,该年龄段病例数占总病例的44.4%以上,其中主要是乙醇中毒占55.3%;②脑血管意外114例(27.0%),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年龄以>60岁的老年高龄患者为主,其中脑出血73例(64.0%);③严重创伤48例(11.37%),包括脑外伤和多发伤,年龄以20~49岁的中青年为主。④代谢性疾病13例(3.1%),包括低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代谢性脑病。其他因素还有:癫痫、昏迷原因待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癌症。本研究发现昏迷的前3位原因为急性中毒、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方善于2008年研究报道[7],昏迷的前3位,原因为急性中毒(41.6%)、脑血管意外(23.5%)、严重创伤(19.5%)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3.2缩短院前急救时间:对昏迷患者的救治关键是缩短患者在救治前间隔时间,患者间隔时间越久,患者的病情也就越来越重,会对患者的准确救治常带来很大麻烦。本组资料显示急救反应时间在5~10 min内的救治232例,占总例数55.0%。目前,我市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九个急救分站”科学分布,平均急救半径2~3 km,平均急救反应时间5~7 min,与国际标准5~10 min内相符。另外,我们严格按照“一分钟调度,二分钟出车”。培训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意识;保持通讯畅通。争分夺秒,尽量缩短院前救护的时间,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为昏迷患者提供救治,为许多昏迷患者赢的抢救时间。

3.3现场急救措施:①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对伴有呕吐的患者我们应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内的杂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可采取气管插管或者实施气管切开术;若昏迷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现象,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术。②维持循环功能,尽早形成静脉通道,建立静脉通路是患者抢救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建立起静脉通路我们才可以更好的保障药物迅速进入患者的血液循环,从而产生治疗的功效。③很多昏迷患者针对其发病的特征,可以找到昏迷的原因,从而来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病因不明的给予对症处理。④对于外伤引起的昏迷,有活动性出血,要给予止血、包扎;有骨折的患者,用颈托、真空夹板等现场固定,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防止再次损伤。

3.4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昏迷往往是突然发作,患者一般不在医院,也就是说,患者的周边没有专业的急救医师,他们在突然昏迷时就需要周围的人做出适当的措施。因此普及急救知识就显得相当重要,很多时候,昏迷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由于施救者延误了抢救的最佳时间,再加上患者自身的并发症加重,最终抢救无效而死亡。我中心成立了卫生宣教小组,定期走进社区、街道普及急救知识,组织群众进行初步急救培训,招幕志愿者,以使急救人员没有到达现场时,由第一目击者能给昏迷患者施以正确救治方法,这样缩短急救时间,达到抢救患者生命目的。

4 小 结

昏迷患者的院外急救,往往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8]。因此,120急救人员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为患者提供有效抢救措施,节省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使患者生命安全得以保证[9]。加强急救知识普及,提高全民急救知识,以使第一目击者在急救人员没有到达时,能对昏迷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法,对减少昏迷患者的致死率,预后有重要意义。

[1] 李志诚,李惠娟.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诊治探讨[J].吉林医学,2012, 33(3):560-561.

[2] 胡耀飞.内科昏迷患者迅速确诊与急救措施建立的关系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6(14):3126-3129.

[3] 刘志.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56例救治体会实用[J].医院临床杂志,2009,6(1):24.

[4] 张欢,杨江涛,涂亚丽.急诊内科抢救327例昏迷患者的急救体会[J].医学综述,2015,21(3):562.

[5] 吴庆华.127例急诊内科昏迷病人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3):481.

[6] 曾宪忠.528例急诊昏迷病人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2):321-322.

[7] 方善.628例急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17(15):2336.

[8] 王秀蓉,李瑜秀.418例昏迷患者院外急救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12):1135.

[9] 任显坤,李俊英.252例急症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1,34(3):203.

R459.7

B

1671-8194(2015)33-0098-02

猜你喜欢
酮症中毒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