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压迫在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5-10-28 10:41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导尿管球囊出血量

孙 婧

(云南宣威市田坝镇卫生院,云南 宣威 655407)

球囊压迫在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孙 婧

(云南宣威市田坝镇卫生院,云南 宣威 655407)

目的 研究球囊压迫在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诊断治疗的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患者76例,将7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以球囊压迫的方法进行治疗,一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人工流产术,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更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球囊压迫在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治疗中简单易行,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球囊压迫;剖宫产;妊娠

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指胚胎着床在剖宫产切口的瘢痕位置,属于既罕见,又危险的异位妊娠。我国剖宫产比例逐年升高,超声诊断技术也越来越趋于完善,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发生率也逐年上升[1]。患者人工流产时很容易发生难以控制大出血情况,严重时还会使子宫出现破裂与膀胱的损伤。严重时,还要将子宫切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现阶段,我国仍没有统一的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的标准方案,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至我院诊断治疗的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以球囊压迫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至我院诊断治疗的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患者76例,患者年龄在21~35岁,平均年龄为(26.8± 3.25)岁,76例患者均有1次以子宫下段横切口的剖宫产史,孕龄在(48.6±8.9)d,孕次为1~6次,离上次剖宫产时间为2~8年,76例患者均无内外科疾病和手术禁忌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超声诊断标准:76例妊娠患者均宫腔空虚、宫颈管空虚、孕囊在子宫峡部前壁、孕囊和膀胱间子宫肌层存在缺陷极薄或者不连续,孕囊和膀胱厚度<5 mm。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发现妊娠物内和周边血流十分丰富,呈现出大量静脉血流频谱和动脉高流速低阻血流频谱。

1.3方法:选择一次性弗雷式导尿管、一次性注射器、负压引流袋、清宫包,对38例剖宫产子切口妊娠患者进行肌注甲氨蝶呤50 mg,注射隔天1次,连续2次,在注射4~6 d以后,通过手术室的超声监视,把导尿管前端送至宫颈至宫底,再注入生理盐水,使气囊充分扩张,当注水遇明显阻力时,可以拔出针筒,向下牵引至扩宫气囊,贴近子宫壁,而导尿管要从阴道引出,在开口放置一次性的负压引流器。经过24 h的压迫后,再使用B超监测下进行清宫手术,球囊脱出,可以观察阴道流血的情况,再判断是否需要再次进行球囊压迫[3]。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来检验计量资料,以t值来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手术评价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评价对比()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出血量(mL)观察组 38 10.03±7.36 38.45±20.35 35.42±8.95对照组 38 5.33±4.82 33.25±18.65 33.24±10.18

2 结 果

经过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38例患者均愈合出院,当阴道流血量少后观察2 d后出院,住院时间仅为(9.11±7.54)d,患者出院4周后,HCG水平已降至正常水平。

3 讨 论

现阶段,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的病因并不明确,普遍研究认为病理是剖宫产切口缺血,导致纤维化与修复不全,出现微小的裂隙,而胚胎会穿透裂隙着床。孕卵着床发育,绒毛就会侵入到人体肌层,造成胎盘植入[4]。

由于漏诊或者误诊的失误就会使处理不及时,特别是人工流产时很容易造成子宫出血,继续妊娠还会使瘢痕位置破裂,造成大出血,为挽救患者生命就会采用子宫切除术。此病发病率不高,但是,如果误诊就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使患者失去生殖功能。临床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刮宫术、局部病灶切除、子宫修补、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而球囊压迫法属于传统止血疗法[5]。

子宫腔的表面十分光滑,当气囊冲水就能把宫腔充分的填满,和子宫壁保持着紧密的贴合,可以均匀压迫子宫壁,而球囊压力大于子宫血管压时,就能闭合子宫血管,减少孕囊周围的血流供应,通过导尿管向外界及时引流,更方便术后的观察,避免宫腔积血和血液的倒流。研究中使用球囊压迫完成局部压迫物理止血,再使用化学方法进行止血,取得了极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术前的MTX杀胚和激素的减少,可以有效抑制胚胎的生长,通过超声的引导,将球囊植入24 h后,可以使胚胎周围血管形成小血栓,减少血流的分布。在24 h后再进行人工流产术。

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中和术后血流量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本次研究对象选择的均为早期妊娠,未研究60 d以上患者。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使用球囊压迫进行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治疗方法简单,材料简单,手术费用低,治疗效果好,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降低了患者切口妊娠发生大出血而切除子宫风险。使用球囊压迫在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治疗方便、有效,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1] 李苗,徐小风.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2(5):670-671.

[2] 杨建锋,王素芳.宫腔镜电切术后置球囊导尿管预防出血和宫腔粘连[J].医药论坛杂志,2012,28(22):52-53.

[3] 庄亚玲,韦浪花,王雯黄,等.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处妊娠[J].中华医学杂志,2012,88(33):2372-2374.

[4] 张燕科,吴瑞瑾,林俊.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5(12):750-752.

[5] 夏恩兰,陈芳,薛翔,等.子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J].妇产科杂志,2012,37(3):185-186.

R719.8

B

1671-8194(2015)33-0103-02

猜你喜欢
导尿管球囊出血量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