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糖皮质激素对实体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影响

2015-10-28 10:41施海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中性预防性皮质激素

施海辉

(启东市人民医院,江苏 启东 226200)

预防性糖皮质激素对实体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影响

施海辉

(启东市人民医院,江苏 启东 226200)

目的 分析研究预防性糖皮质激素对实体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实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预防性加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观察组化疗后其粒细胞Fas表达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但粒细胞计数以及凋亡率未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化疗后其粒细胞Fas表达以及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化疗前,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化疗前,组内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其粒细胞Fas、粒细胞计数以及凋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糖皮质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化疗药物对于中性粒细胞凋亡诱导作用,从而降低中性粒细胞数目的减少,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糖皮质激素;实体瘤;粒细胞;临床应用效果

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化疗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该种治疗方法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临床上所使用的大多数化疗药物并非具有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效,故其往往也会导致正常细胞以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是导致化疗后感染等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实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预防性糖皮质激素对实体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影响,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实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所有患者均经相关临床检查确诊为实体瘤,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平均年龄(58.9±2.1)岁;其中15例为肺癌,13例为胃癌,8例为肠癌,4例为食管癌。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平均年龄(58.2±2.2)岁;其中14例为肺癌,11例为胃癌,9例为肠癌,6例为食管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故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次研究目的及方法均已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其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①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预防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本次研究选用地塞米松,采用静脉输注形式,10 mg/d)。②在化疗前以及化疗6 d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将抗凝血自然沉降30 min(试管倾斜15°),吸取上层富含白细胞血浆,并将其混匀,最后进行凋亡检测(将处理后所得血浆与1 mL缓冲剂混匀,并进行离心处理,去除上清液,之后利用检验专用的缓冲液重悬,在试管中加入2 μL CD45以及2 μL Annexin-V以及3 μL PI,并将其与100 μL经重悬后的标本均行混匀,在室温下避光静置15 min,之后在加入0.4 mL的缓冲液,利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测以及Fas检测(检测结果采用相对荧光强度表示=(检测管平均荧光强度-对照管平均荧光强度)/对照管平均荧光强度)。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化疗后其粒细胞Fas表达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但粒细胞计数以及凋亡率未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化疗后其粒细胞Fas表达以及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化疗前,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化疗前,组内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其粒细胞Fas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化疗所导致的粒细胞减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曾有研究结果显示化疗所导致的骨髓抑制患者末梢血凋亡倾向的粒细胞数量在化疗后7~9 d达到最高峰,而末梢神经血粒细胞凋亡往往会发生在粒细胞减少症之前,外周学粒细胞一般会在化疗后10~14 d达到最低值[1]。

中性粒细胞凋亡机制较为复杂,但主要影响为两个途径:①死亡受体途径;②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其主要包含了Fas、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等。其中Fas在整个凋亡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曾有研究结果显示Fas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凋亡增强[2],而张立新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外周血中凋亡的中性粒细胞Fas表达有所增加[3]。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预防性的使用了糖皮质激素,从研究结果来看,对照组患者化疗药物增加了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明Fas的表达,促进了中性粒细胞的凋亡。该项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化疗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并与Fas系统存在较大关系。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的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的对比()

注:*表示观察组化疗后与化疗前对比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对照组化疗后与化疗前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粒细胞计数(×109/L)  凋亡率(%) Fas化疗前  化疗后  化疗前  化疗后  化疗前  化疗后观察组 40 7.15±4.44 7.08±2.13△ 8.94±4.47 9.23±4.25△ 1.95±0.84 2.89±1.23*△对照组 40 7.2±3.75 3.21±1.14# 8.35±4.42 14.32±6.32# 1.63±1.04 3.34±1.31#

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降低粒细胞胞质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含量来达到降低粒细胞FasRNA以及细胞表面Fas表达的功效,从而达到了抑制粒细胞凋亡、提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凋亡率与化疗前相比未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凋亡率与化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化疗后的Fas表达相较于化疗前均有明显增加。该项研究结果表明预防性使用糖皮质激素未能完全降低化疗药物对于中性粒细胞Fas表达的影响,但其却明显抑制了中性粒细胞的凋亡,降低了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同时该项研究结果也间接表明粒细胞减少可能不完全是通过Fas途径导致的。

总而言之,预防性糖皮质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化疗药物对于中性粒细胞凋亡诱导作用,从而降低中性粒细胞数目的减少,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张立新,陈亚宝,叶军,等.直接沉降法同时检测外周血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凋亡[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12):350-352.

[2] liles WC,Kiener PA,Ledbetter JA,et al.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Fas(CD95)and Fas ligand on normal human phagocytes:implications for the regulation of apoptosis in neutrophils[J].J Exp Med, 2012,18(4):429-440.

[3] 张立新,陈亚宝,韩高华,等.预防性糖皮质激素对实体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影响及机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 (21):6690-6692.

R73

B

1671-8194(2015)33-0124-02

猜你喜欢
中性预防性皮质激素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画质还原更趋中性 Vsee UH600 4K高清播放机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