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患者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选择

2015-10-28 10:41林玉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尿意尿管尿液

林玉琳 林 影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骨一科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福建 三明 366000)

脊柱骨折患者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选择

林玉琳 林 影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骨一科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福建 三明 366000)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患者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100例脊柱骨折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膀胱充盈同时用力排尿,尿道口有尿液流出状态下拔管;对照组在非充盈状态下拔管,观察这两种状态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的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自行排尿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膀胱充盈时尿道口见有尿液流出后拔尿管,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为留置尿管拔管的最佳时机。

留置尿管;拔管时机;排尿;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患者留置导尿的目的是解除不适应床上排泄方式、排空膀胱有利于手术及术后尿潴留。而导尿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往往只强调导尿过程中的无菌原则,而忽略了拔管时机的选择,以致部分患者拔除尿管后出现尿潴留,再次导尿,既增加感染机会,又增加患者的痛苦及护理工作量。本科室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对100例脊柱骨折留置导尿者拔管时机作了实验性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文研究中100例系我院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需留置尿管的患者。纳入标准:脊柱骨折留置尿管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无脊髓损伤及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②昏迷、意识障碍的患者。③有精神疾患、交流沟通有障碍者。其中颈椎骨折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在25~64岁,平均年龄39.17岁。胸椎骨折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在23~52岁,平均年龄36.45岁。腰椎骨折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30~64岁,平均年龄47.21岁。留置尿管时间最短为15 h,最长3~4 d。根据导尿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分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选择14~16号双腔气囊乳胶导尿管,严格无菌状态下进行留置导尿操作,气囊内注入10 mL无菌生理盐水,将无菌集尿袋接上。两组患者均按留置导尿管护理要求[1]:会阴部及尿道口用0.5%碘伏消毒2次/天,每日更换集尿袋,间歇性开放尿管(患者膀胱充盈,有强烈尿意时放尿,放尿同时让患者主动收缩尿道及肛门括约肌参与排尿过程),鼓励患者多饮水,经常观察尿液有无异常。

1.2.2拔除尿管方法:实验组在医嘱停止留置尿管后,夹闭尿管,嘱患者多饮水,自感膀胱区明显的痛感,有强烈尿意时,护士用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后用10 mL注射器抽净囊内液体,嘱患者用力排尿,如果尿道口有尿液溢出时,即可拔除尿管;如果未见尿液溢出,则开放导尿管,往气囊内注回10 mL无菌生理盐水,之后再次夹闭尿管,训练3~5次,直到患者有尿意,膀胱充盈时,抽出气囊内液体,嘱患者排尿同时拔除尿管。观察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对照组在医嘱停止留置导尿后,即用注射器抽出气囊内液体,然后拔管,待患者下次尿意出现时观察第一次排尿情况。

1.2.3观察指标:拔出尿管同时立即排尿者为顺利排尿;有排尿需求,需热敷膀胱区、温水冲洗会阴、开塞露纳肛等诱导排尿为排尿成功;经诱导后仍不能排尿为尿潴留。

2 结 果

通过表1可以看到: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后顺利排尿成功率为96%;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060,P<0.05)。

表1 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情况

3 讨 论

3.1脊柱骨折多数是由车祸,高处坠落及重物打击造成的,患者往往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因创伤引起的疼痛,又要绝对卧床休息,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舒适。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膀胱充盈时尿道口见有尿液流出后拔除尿管能提高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2在膀胱充盈状态下更易排尿原因

3.2.1与排尿的生理机制有关[2]:膀胱受副交感神经紧张性的影响处于秋收缩状态,其内压经常保持在0.98 kPa。由于膀胱平滑肌的存在使得膀胱拥有较好的延展性,因此在尿量增加的同时,不会马上引起排尿,而且通过平滑肌的作用,增加膀胱的容量,当尿量增加到500 mL左右时,膀胱内压升至0.98 kPa,出现尿意。若尿量继续增,达到700 mL左右时,膀胱内压增加至3.43 kPa,膀胱逼尿肌可通过节律性的收缩进行排尿。当膀胱内压达6.86 kPa以上时,可有明显的腹部疼痛感,可有明显的尿意。当膀胱内压达到生理状况的最大压力时,腹壁的感受器感受刺激并在神经支配下进行排尿,此时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尿液流入后尿道后,正反馈于逼尿肌感受器,引起逼尿肌的进一步收缩,使尿道内括约肌继续舒张,使尿液顺利排出膀胱。尿液进入尿道后,对于尿道的刺激是一种正反馈,可使得排尿中枢增加兴奋性,使排尿过程持续顺利的完成。此外,在排尿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加强腹肌收缩,对排尿也有促进作用。

3.2.2减少拔除留置尿管引起的疼痛。任何留置尿管的患者尿道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在拔尿管前膀胱充盈有强烈尿意同时,指导患者自主排尿,尿道口见尿液流出,尿管壁与尿道黏膜之间充满尿液,可起到润滑的效果,在尿管随尿液一起滑出的过程汇总,尿管与尿道黏膜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这样拔除尿管时对尿道黏膜的损伤较小,患者疼痛感知度较小[3],使第一次排尿顺利进行,及时给患者鼓励和指导,从而提高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同时尿道得到尿液及时冲洗减少尿道感染的危险。

3.3脊柱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导致日常排尿姿势的变化,在应激状态下,可能导致尿液排除受阻。这可受到疼痛、恐惧、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在排除尿管时,若患者膀胱充盈不佳,患者进行排尿时,可能由于疼痛的原因导致建立排尿的自信破坏,患者无尿意,也不能立即排尿,只有等到膀胱再度充盈有尿意才会有排尿需求。其间间隔时间太久,患者自信心降低,易产生依赖心理,因而出现首次排尿失败。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5],在膀胱充盈时带拔除留置尿管后,进行排尿,可充分利用尿液的清洁作用,可对尿道进行清洗,减少了细菌在泌尿道的停留时间,减少细菌感染的可能,对减少院内感染有临床价值。因此,掌握好拔除留置尿管时机是尿管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刘凤芝,闫洪印,卢克己.脊柱脊髓损伤致尿潴留患者护理的研究[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6B):890-891.

[2] 孙其凤,阳世伟,龚敏,等.生物反馈训练法用于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09,7(23):2100-2101.

[3] 刘雪芳,袁素琴.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5):1266-1267.

[4] 阳世伟,孙其凤,龚敏,等.简易测压法测量脊髓损伤病人不同容量状态下膀胱压力的可行性研究[J].护理学报,2009,16(19):1-4.

[5] 刘金兰,陈淑芹,范林艳,等.系统膀胱功能训练对截瘫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50.

R683.2;R473

B

1671-8194(2015)33-0125-02

猜你喜欢
尿意尿管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尿液是健康的“放大镜”
跟踪导练(三)
关于“嘘嘘”
无敌上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