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瑞芬太尼在预防全身麻醉脊柱手术后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10-28 10:41刘大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小剂量全身芬太尼

刘大船

(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6)

小剂量瑞芬太尼在预防全身麻醉脊柱手术后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大船

(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6)

目的 研究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在预防全身麻醉脊柱手术后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80例择期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在手术结束后持续地泵注瑞芬太尼。对照组在手术完成后停止使用瑞芬太尼,注入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自主呼吸及足够呼吸恢复的时间、睁眼时间、开始听指令时间、苏醒期时间和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3、5 min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结果 实验组手术完成后的各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的MAP、HR增加的情况较明显,变化幅度大。实验组的MAP、HR变化幅度小,相对较稳定。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瑞芬太尼在预防全身麻醉脊柱手术后围拔管期可以明显减轻全麻患者的气管拔管时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瑞芬太尼;拔管;不良反应

全身麻醉脊柱手术后围拔管期易产生咳嗽、躁动等不良反应,咳嗽会导致手术伤口出血,躁动的情绪可能会产生心率失常,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我院研究了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在预防全身麻醉脊柱手术后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80例择期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有肝、肾等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35.14±10.08)岁。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实验组40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36.42±10.14)岁。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手术之前所有患者禁饮食8~12 h,患者术前30 min给予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面罩吸氧,常规监测BP、ECG、SpO2及留置尿管,麻醉诱导: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1 µg/kg,维库溴铵0.1 mg/kg快速诱导,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术中麻醉维持:术中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1 µg/(kg•min)、丙泊酚4 mg/(kg•h)、间断静注维库溴铵0.04 mg/kg及吸入1%~2%的七氟烷维持麻醉深度。实验组在手术结束后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对照组在手术完成后停止泵注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生理盐水。两组拔管指征相同:患者意识恢复,肌张力恢复正常,按指令有力握拳;停吸氧后5 min SpO2>95%;自主呼吸频率10~24次/分;咳嗽和吞咽反射恢复。在手术室观察期间不用其他镇痛药及镇痛泵。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自主呼吸、足够呼吸恢复的时间、睁眼时间、开始听指令时间、苏醒期时间和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3 min、5 min的MAP、HR。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全身麻醉脊柱手术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全身麻醉脊柱手术患者之间,对比各种时间和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3 min和5 min的MAP、HR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 果

2.1实验组的手术完成后的自主呼吸及足够呼吸恢复的时间、睁眼时间、开始听指令时间、苏醒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见表1。

2.2对照组拔管前MAP是(80.52±10.36)mm Hg,拔管时(97.26± 10.95) mm Hg,拔管3 min(93.66±9.81)mm Hg,拔管5 min(90.25 ±9.07)mm Hg。

拔管前HR是(85.21±9.52)次/分,拔管时(95.62±9.32)次/分,拔管3 min(91.08±10.23)次/分,拔管5 min(89.61±8.56)次/分。

实验组拔管前MAP是(79.51±10.02)mm Hg,拔管时(84.53± 10.64)mm Hg,拔管3 min(94.71±9.42)mm Hg,拔管5 min(84.34 ±9.52)mm Hg。

拔管前HR是(86.25±9.69)次/分,拔管时(83.31±9.64)次/分,拔管3 min(83.59±10.02)次/分,拔管5 min(85.07±8.23)次/分。

表1 对比两组各种时间(min,±S)

对照组的平均动脉血压MAP、HR增加的情况较明显,变化幅度大。实验组的平均动脉血压MAP、HR变化幅度小,相对较稳定。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3 讨 论

在手术的全身麻醉过程中,麻醉诱导后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手术结束时,对患者进行拔出气管导管和吸痰时,往往这段时间称之为苏醒期[2]。患者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血压增高、心率加快等一系列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甚至会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临床上常见的应对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给予阿片类的药物进行预防,但都有缺陷[3]。

瑞芬太尼的半衰期很短,在体内消除非常迅速,优势就是在静脉注射时起效非常快、作用时间短等,可有效地避免心血管等的不良反应,让患者的MAP和HR稳定,且瑞芬太尼具有镇定止痛的功效,但要注意的是由于瑞芬太尼会导致心率减慢,注药的速度不能过快[4]。

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瑞芬太尼在预防全身麻醉脊柱手术后围拔管期可以明显减轻全麻患者的气管拔管时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王平超.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脊柱手术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201-202.

[2] 吴静,刘立莉,杨帆,等.小剂量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9):1316-1318.

[3] 闫琦,冯艺.等效镇痛剂量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镇静效应和不良反应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7):853-856.

[4] 刘妍雨,陈宏志.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合剂用于全身麻醉的效果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9):786-789.

R614

B

1671-8194(2015)33-0135-02

猜你喜欢
小剂量全身芬太尼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石榴全身都是宝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