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硒制剂与葡萄糖酸锌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对比分析

2015-10-28 10:41郜华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制剂葡萄糖抗生素

郜华杰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儿科门诊,辽宁 锦州 121000)

锌硒制剂与葡萄糖酸锌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对比分析

郜华杰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儿科门诊,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对锌硒制剂与葡萄糖酸锌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方法 选取100例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并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均对两组患儿实施保护胃肠黏膜、调整饮食、口服低渗补液盐及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患儿锌硒制剂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葡萄糖酸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6.0%,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呕吐、发热、腹泻消失时间等均比较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腹泻发生率(6.0%)比对照组患儿(30.0%)低,其两组患儿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表明,锌硒制剂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而且在临床症状环节、病情复发等均优于葡萄糖酸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葡萄糖酸锌;锌硒制剂;抗生相关性素腹泻;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100例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对其实施不同锌制剂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00例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48例男患儿,52例女患儿,月龄为6~36个月,平均月龄为(15.3±4.2)个月,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32例患儿使用红霉素,18例患儿使用头孢呋辛钠,20例患儿使用头孢替唑钠,16例患儿使用头孢唑啉钠,14例患儿使用阿奇霉素。AAD临床诊断标准为:①患儿初诊时常规检查大便外观正常,但服用抗生素36 h后开始出现腹泻;②患儿大便次数增加,平均每日要大便3次以上;③对患儿进行大便镜检发现有少量白细胞;④患儿原发病改善后,腹泻症状没有好转。以随机方式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腹泻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明显,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均对两组患儿实施保护胃肠黏膜、调整饮食、口服低渗补液盐及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患儿锌硒制剂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葡萄糖酸锌治疗[1]。具体治疗方法为:为患儿口服补液盐Ⅲ,250 mL调温开水送服,对于轻度脱水的患儿,补充累积损失量25~50 mL/L,对于中度脱水患儿,补液盐Ⅲ50~100 mL/L,要求在4~6 h内全部服完。患儿补锌剂量应该根据WHO规定:6个月以上的患儿每日补充20 mg元素锌(锌硒制剂,每日3片,一日一次;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每次20 mL,一日2次),10 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儿呕吐、发热、腹泻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对所有患儿进行3个月的治疗后,对其实施电话随访。

1.3患儿治疗评定标准:治疗72 h内,患儿粪便次数与性状等均恢复正常,患儿全身不良症状消失为显效;患儿粪便次数与性状等明显好转,患儿全身不良症状改善比较明显为有效;患儿粪便次数、性状、不良症状等均没有好转,有的甚至发生恶化为无效。(显效+有效)×100%=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组间对比,χ2检验计数资料,秩和检验等级资料,P<0.05表示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对两组患儿实施相应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6.0%,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n)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 50 31(62.0) 17(34.0) 2(4.0) 48(96.0)治疗组 50 15(30.0) 18(36.0) 17(34.0) 33(66.0)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呕吐、发热、腹泻消失时间等均比较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d)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d)

组别  发热  呕吐  腹泻例数  时间  例数  时间  例数  时间对照组(50) 25 3.17±0.88 32 2.74±1.01 50 4.14±0.98治疗组(50) 27 2.59±1.04 40 1.86±0.82 50 3.25±0.93 t值 3.65 4.85 5.62 P值 <0.052 <0.05 <0.05

2.3随访时两组患儿腹泻病情对比:对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腹泻发生率(6.0%)比对照组患儿(30.0%)低,其两组患儿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腹泻病情对比(n,%)

3 讨 论

在目前我国儿童急性腹泻病治疗中,锌的作用已被临床医学研究所证实。现阶段,锌对腹泻治疗的确切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其可能性机制包括:①锌对肠离子转运有一定影响,相关研究表明,锌可以通过对钾离子通道的抑制性作用,有效抑制cAMP中氯离子的分泌;②锌对免疫反应具有刺激性作用,能够有效抑制毒素,对电解质与水的吸收具有改善效果;③锌能够和细胞膜中蛋白质巯基形成一种蛋白质-锌盐-SH,能够有效维持患者肠道细胞膜稳定性,而且还能有效维持患者肠道免疫屏障功能;④补锌对人体肠道上皮细胞酶活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2]。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患儿实施相应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6.0%,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儿腹泻复发率比对照组患儿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锌硒制剂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而且在临床症状环节、病情复发等均优于葡萄糖酸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 赫媚雅.临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危害及防治策略[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1354.

[2] 周旋,周仲华.锌制剂防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1393.

R723.11

B

1671-8194(2015)33-0144-02

猜你喜欢
制剂葡萄糖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抗生素的故事
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的机制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18~F-脱氧葡萄糖PET/CT在胰腺占位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