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瓶梅》给人们的启示

2015-10-28 08:31徐洲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婚姻制度罪恶西门庆

徐洲

(临沂大学文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论《金瓶梅》给人们的启示

徐洲

(临沂大学文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对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作了全面反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的里程碑,突破了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模式,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社会现实;金瓶梅;启示;价值

《金瓶梅》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增加上具有开拓性意义。它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为引子,通过对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世俗市井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欲求,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新旧交杂的社会现实。该作品通过对明代社会现实的反映与揭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吏政腐败,社会黑暗

《金瓶梅》是一部暴露晚明政治黑暗的罪恶史。吏政腐败,是这个时期黑暗政治的一大特点,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已经渗透到晚明政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时官吏“入官视事,循例取索”等贪赃枉法的行为,已经成了整个封建国家从上到下司空见惯的事。正像小说中所说的:“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西门庆原是个破落财主、生药铺老板,后成为豪富,他一生最大的欲求是升官、发财和性欲满足,特别是发财和性欲满足。他发财不择手段,借势取贿,借官逃税,借交通官吏获取商机等都是他致富手段。为了满足贪得无厌的享乐欲望,他干尽了伤天害理的事情。

在《金瓶梅》中,作者不但以大量的篇幅深刻的揭露了这方面的黑暗情形,更可贵的是,作者还以犀利的笔锋揭示了造成这一黑暗现象的本质原因。这引发了我们对社会制度及整个社会风气的重视,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贪官以权谋私的现象与日俱增。所以要强化改善我们的政治制度,改良社会风气。

二、放纵情欲

《金瓶梅》中人物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都各有其欲,又有共同之欲。共同之欲即是对财产和金钱的渴求,对性欲满足的要求。如西门庆,他有极强的性欲求,除了六妻妾供他淫乐外,他还奸淫伙计仆人的妻子,甚至搞同性恋。不仅如此,他还借助药物、淫器和春图等助兴。他见色起欲,一生为财色而经营,并纵欲过度而死。

因此,情和欲都要有节制,但并不是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只是情欲要有度,不可以放纵。

三、人性丑恶,世态炎凉

西门庆为了霸占潘金莲,将武大害死,致使武松为报兄仇误伤人命。西门庆“馈送了知县一副金银酒器,五十量雪花银,上下吏典也使了很多钱”,便使官府“休轻要勘了武二”。

而应伯爵经常在西门庆身边帮缥贴食、趋奉应酬他的所作所为是低贱无耻的。西门庆死后他忘恩负义,改投张二官,是个不讲义气的小人。

作者通过污浊、奸诈、欲望的视角,为世人展示了一幅罪恶的画面,在人的心灵深处敲响了警钟,警惕世人不要为了各种欲望而埋没了自己。这也正是它在现代社会,无法替代的现实意义。

四、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家庭制度

小说中潘金莲进人西门庆家后,更受到西门庆家奢侈淫佚之风的浸染,在一夫多妻的家庭中,她更感到心态失衡。她没有金钱,没有品行,没有生子不能得到专宠,她只有伶牙俐齿,她只想多得汉子的关爱,想据有更多的金钱财物,想得到性欲的满足。于是她才霸拦汉子,在妻妾间惹是生非,干出种种阴险、残忍、无耻的事情来。潘金莲由一个遭遇不幸的年轻女子,堕落成一个无耻的女人,她是可怜的也是可恶的。

透过《金瓶梅》,我们不仅看到了封建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的不合理,而且还看到了封建私有制度和财产继承权这个罪恶的深渊。

五、结语

综上所述,《金瓶梅》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它以真实的笔触,广阔地展示了它所属的那个时代的风貌,深刻而全面地暴露了晚明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它主要通过写西门庆一家由发迹而衰亡的丑恶生活,显示了对那个社会的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奴隶制度以及财产私有制度的批判,寄寓了深远的思想意义,表现出了不朽的社会价值。同时它在思想艺术等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教研组.中国文学发展史批判[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张德顺.为什么要如此推崇金瓶梅[J].开封师院报,1964(02).

[3]卢梭,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38.

I207.419

A

1005-5312(2015)17-0018-01

猜你喜欢
婚姻制度罪恶西门庆
传统中国礼法对台湾地区婚姻制度的影响——兼谈我国婚姻家事立法的完善
罪恶
西门庆与冬至饺子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罪恶赎金
《罪恶赎金》
一 婚姻制度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