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紫砂陶刻的认识

2015-10-28 08:31崔燕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宜兴

崔燕

(江苏 宜兴 214221)

浅谈对紫砂陶刻的认识

崔燕

(江苏 宜兴 214221)

紫砂壶书法装饰根据器形不同,如圆体的、方体的或者异形的等来选择适当的字体和结构,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从整体上表现紫砂陶艺的精、气、神、韵,这才是特别值得推崇和称道的。

紫砂;艺术;陶刻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宜兴紫砂陶刻是在紫砂泥制成坯后,在坯体上进行刻字画来表达意境。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无论草、隶、篆、魏碑、汉瓦、钟鼎铭文等各种书体,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国画白描,汇集国粹、文学、书法、绘画、金石于一体。宜兴紫砂陶刻是以刀代笔,以“刻刀”为主要工具,来表现手法的紫砂装饰,具有紫砂特定的材质、工具、技法、审美取向和表现内容的独特风格特征。

说到紫砂陶刻就要强调它的刻味、刀工、刀法,作为一件陶刻作品,要表现出浓烈的陶刻气味。比如演戏,要在舞台上通过灯光、道具、唱腔、身段和神韵等,共同交融才能产生足够的戏味。所谓刻味,是在坯体上通过书画、布局、用刀等手法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陶刻效果,刻味不够就像演员脸上无表情,无神采,唱腔无韵味,甚至不着调。刻味应简约而不简单,精微而不琐碎,粗放而不粗俗。

欣赏一件陶刻作品,人们往往强调刀功。用刀应表现为沉重、痛快、爽利,呈现古朴、典雅、清逸的意蕴。一刀下去要有内涵、深浅、徐疾、节奏恰到其位,要意到刀到。有人称之曰:“以刀代笔”,这不是简单的“以刀代笔”,刀替代不了笔,但可以表达笔意。强调刀功,其实就是紫砂陶刻语言和刻味的体现。

欣赏一件陶刻作品太过注重刀法,也是只求表面性的鉴赏。应当通过刀的表现,体味好作品浑厚有深度的韵味,由刀看书画,思哲理,悟人性,能欣赏体味到一件作品的真性,产生一种共鸣,令你感到一种美的感性满足。这种刀的表现而间接形成的美感共鸣,是深层次的鉴赏,你能透过热闹看门道了。

紫砂陶刻是一种艺术的交流形式,是紫砂文化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通过语言做思想上的交流,通过艺术形象做心灵上的交流。紫砂陶刻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它将诗、书、画、铭吸纳交融,具有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需求。

陶刻是融书法、金石、绘画、文学修养为一体的综合视觉艺术。紫砂壶是陶刻的载体,陶刻是壶的附属。只有它们结合得当,表现出作品的构图严谨、参差有致,体现陶刻艺术的精髓,这样才能凝聚成一件传世极品。好的陶刻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则是画蛇添足。

书法作为一种装饰元素,很早就被运用到各种陶瓷艺术品上,而紫砂壶装饰艺术的发展更是和书法、绘画分不开的。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提高,已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的提高,对紫砂壶中的书法装饰部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书法装饰紫砂壶因其独特的装饰美,将会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

书法装饰有别于图案装饰,书法艺术的装饰形式和手法变化巧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字体有篆、草、隶、行等,少则一两字,多则几句诗,有的大笔挥洒,有的细笔勾画。图案虽内容丰富,样式丰富,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但是它与书法比较,略逊色于书法的气势、内涵、蕴意。

书法中寓意的表现在于满足大众的需求和普遍的审美情趣,题写诸如“福如东海”、“天道酬勤”、“延年益寿”等吉祥词句;抒情方面有结合其实用性,为满足大众的需求和普遍的审美情趣,借用诗词佳句、抒发作者感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且与紫砂壶的造型之美形成呼应;而装饰部分更是为进一步提高紫砂壶艺术的高雅格调及其艺术价值,在壶上书写历代文人才子的佳作名篇,让名作名篇和书法紫砂壶这一独特的载体相互映衬,展现其艺术的魅力,为陶瓷文化增色。

书法装饰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势”的装饰美,另一种是“意境”的装饰美。首先,“势”有两种理解:一是形势,即书法字体的形势、姿势、线条的走势;二是气势,即作品给人的气势、感受。“形势”,字的姿势,书法的美、字形的美。形是靠线条来表现的,势依附于形,所以势是存在于线条之中的。其次,意境美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景境贯通。书法装饰的意境美,是书法对陶瓷装饰的气势、神采、风味的高度概括。“势”可以通过多方面表现出来。首先,紫砂陶刻装饰十分讲究运用刀痕表现刻画对象,书法不同于纸上书法,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纸上书写用的是墨,易与宣纸结合,而在陶瓷紫砂壶坯胎上作画、雕刻,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增加书法的“势”就需要两者的结合。其次,紫砂壶书法装饰根据器形不同,如圆体的、方体的或者异形的等来选择适当的字体和结构,来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再次,在书法创作中,紫砂陶刻文字源于书法又区别于书法,以一种独特的内在气质,从整体上表现紫砂陶艺的精、气、神、韵,这才是特别值得推崇和称道的。

[1]陈振濂.书法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王安维.论书法与瓷艺装饰[J].中国陶瓷,2005(01).

J527

A

1005-5312(2015)17-0041-01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宜兴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仿古壶”的陶刻艺术和文化内涵
陶刻“奇峰叠翠四方瓶”的创作感悟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