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展演
——从民间走向舞台的蒙古族传统搏克舞蹈

2015-10-28 08:31杨屹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摔跤手蒙古族舞台

杨屹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仪式·展演
——从民间走向舞台的蒙古族传统搏克舞蹈

杨屹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搏克舞蹈堪称蒙古族民俗舞蹈中的代表舞种,本文通过传统“仪式”性质搏克舞蹈及现代舞台化“展演”搏克舞蹈作品对比分析,探索传统蒙古舞蹈舞台化的发展趋势。

搏克舞蹈;舞台化

一、蒙古族搏克舞蹈的存承空间

在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具有自身特性的传统文化。历经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衰更替,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草原诸部,蒙古民族就此形成。“历史的发展,已不可转移的力量把蒙古族推到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的历史地位。”以游牧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搏克”,为“摔跤”一词蒙古语音译,是蒙古人民“男子汉三项竞技”之一。搏克是蒙古民族文化的艺术精粹,在蒙古族历史上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搏克舞蹈化后堪称蒙古族民俗舞蹈中的代表舞种。

二、搏克舞蹈的程式描述

1.传统搏克的程式描述。传统搏克仪式分为两队,上场时,双方主持者站在各自的队前,出场的摔跤手将双手放在他们的肩上,做一些左右摇摆或跳跃动作。这时双方歌手唱起“邀请歌”。在嘹亮的歌声中摔跤手们挥动双臂,如同雄鹰展翅飞翔,好似雄狮纵身猛扑,跳跃着进场。鞠躬后开始比赛。

2.舞台化搏克舞蹈的描述解释。蒙古族传统搏克舞蹈的舞台化,故将第五届华北五省舞蹈大赛获奖作品《章嘎颂》进行描述解释。搏克舞蹈中,搏克手脖颈系有“章嘎”,“章嘎”是一种系有五色布条的项圈,每一次胜利都会为“章嘎”增添一份厚重。所以,五色布条多表明他参加比赛多,胜的次数也多,赢得章嘎的人被视为草原上真正的骄子。

舞蹈《章嘎颂》创意来自蒙古族传统那达慕项目搏克,舞蹈形式上突破传统,不再追求“对称、统一的效果”,而是增加了多层次、多形态、多元素的形式美。舞蹈以时间为序,以蒙古族特有的传统形式为手段,将蒙古族传统摔跤手的形象作为作品的出发点,形象塑造直立、挺拔、高大。体现了蒙古人民热情豪放,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蒙古族传统文化在当今舞台艺术化的形象展示。采用蒙古舞特有的舞蹈语汇,进行“搏克”形象的刻画。如传统搏克服饰中的“章嘎”,成为舞蹈的动态语汇,都成为塑造蒙古族摔跤手的动态媒介,将民俗生活中的舞蹈动作加以提炼、生活,彰显舞者气质,由此表达整部作品的核心内涵。

3.传统搏克舞蹈与舞台化搏克舞蹈的特征。民族民间艺术是该民族思想文化的精粹,文化人类学将其视为文化的展演。民族民间舞蹈纷纷登上舞台,在舞台化的展演中,民族民间艺术不仅保存了原有的文化内涵,还将与现代声、光、电等舞台技术相结合,赋予传统艺术新的时代内涵。

传统搏克舞蹈与舞台化搏克舞蹈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共性特征,故在下文中进行分析。《章嘎颂》中舞蹈动作与传统严格规范的舞蹈动作相比,更具反差对比的强度,追求对立统一。舞蹈语言不再堆砌,而是精心的提炼与加工,使之符合舞台化的要求。舞蹈动作和舞台背景上,不再一丝不苟的模仿生活中最真实的搏克舞蹈,而是抓住最民族核心精神,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寻求符合民族审美的心理共性。灯光音响等舞台效果在作品中发挥巨大的效应,把真实的表演与梦幻般的舞美效果融为一体。

三、蒙古族舞蹈舞台化的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是将海洋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协调统一于全球化文明的母体,由此派生出现代文明,舞台文化便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现代文化千姿百态,繁花似锦,但研究其根源依旧离不开其母体的文化“基因”。二十一世纪的文明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我们应以新的视角思考蒙古族传统舞蹈舞台化的发展趋势。

1.符合蒙古族艺术文化精髓。蒙古族舞蹈本身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蕴,拥有悠久的历史,诠释着蒙古族人民心灵深处对生命的感悟与独白,对自然的顶礼与膜拜,这种意蕴被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民通过歌舞形式表达的淋漓尽致。朴素无华、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的搏克舞蹈便是其中重要的代表。民俗仪式性的搏克舞蹈在现代流传过程中已经渐渐转化为舞台化的舞蹈,但是究其根源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朴实无华、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依旧贯穿整个舞台艺术,这也将预示蒙古族舞蹈辉煌灿烂的未来。

2.从传统仪式出发将传统艺术舞台化。“舞蹈不是一种机械动作,它具有表情达意和审美的人文性内在涵义。”舞蹈是艺术化的身体表达,舞蹈本身便具有多元化的社会属性。中国古代辉煌的乐舞文化,舞蹈的功用包括祭祀、娱乐等多方面。如今,如何将传统仪式中的艺术形式在现代进行展演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目前,部分展现民族民间特色的舞蹈作品中仅仅只是专注于各民族间的舞蹈动作差异,或者仅仅一味将田野采风时搜集的动作片段进行直接的舞台化,并没有从民族地域、民俗文化、生活生产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思考,以蒙古族传统文化为创作因素,将其动态美化、优化、旋律化,最终达到舞台化的效果,成为蒙古族文化在新世纪的代表性艺术成就。

[1]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草原文化的历史集成——一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A].马永真巴特尔.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

[2]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J722.21

A

1005-5312(2015)17-0161-01

猜你喜欢
摔跤手蒙古族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印度泥地摔跤,猴神的运动
你还能与谁并肩作战
靠摔跤致富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