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登慈航”
——我在毕业创作中的体验与认识

2015-10-28 08:31莫子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画者众生观音

莫子毅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丹青“登慈航”
——我在毕业创作中的体验与认识

莫子毅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本文通过写我自身在创作中的体验过程,以及在笔墨、技法、造型、渲染等方面受到的反复锤炼,总结自己在创作中的收获与感悟。

造型;构图;线条;渲染

一位导师曾经说过:“无论基本功学到了什么程度,或者一幅画临摹得有多么到位,都不能体现画者真正的水平。只有通过创作,才能体现画者自身的绘画能力,才能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与进步!”创作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课题,在每位画者心中,是否都依稀记得初次创作时的情景呢?那些纠结与痛苦的日子,真叫人寝食难安!但当看到作品完成的那一刻,心里油然而生的那股强烈的满足感,使得这些日子的努力和付出都化为值得!

一、作品的构想

创作初期,在题材的选取上斟酌了很久。很快便确立了画面的主人公——观音菩萨。我想创作的并不是一幅挂在寺院供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像,而是一幅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表现形式比以往这类题材的作品更加新颖,更有创造力的作品。

《华严经》里面有说:“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最主要的是普度众生,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华藏赞》里这样说道:“华藏净中天,四生九有登慈航,世尊号觉皇,毗卢性海法齐宣,通晓至圣娑婆间,功德广无边,南无华藏,唵嘛呢叭弥吽。”毗盧性海是超度众生到彼岸的性海,把所有众生都度过毗盧性海,功德广大无边。菩萨以尘世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众生,出离生死海,犹如以舟航渡人,故称慈航、慈舟。“慈航普度“即通过用慈悲之心,去引导人们,是大家能度过生死苦海,达到快乐的彼岸。于是“登慈航”就成为了我想表现的主题。画面围绕着“慈航普度”这一主题展开,观音在上,接引着大海中一艘满载着人群的古船向西驶去,到达快乐的彼岸。

二、画面的构图

观音和船的大小在画面当中的比例,一直是困扰我最久的问题。究竟是观音大,还是船大?普遍人们认为,既然是画观音,那么观音在画面中就应该占大比重,才能突显其神圣庄严,令人敬仰。但要突出主题,船体才应该是画面的主体,观音当是远远飘来,其中观音是难点,船是看点。采用这样的构图,更能深入地刻画船上建筑物的细微特征,人物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既是“登慈航”,那就不仅仅是体现众生被接引的这么一个过程,而是要使船上的人物真正成为看点。

众所周知,观音面相的描绘是个难点,相貌必须端庄、慈祥、饱满,五官清秀,脸部比例协调。此画中观音菩萨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向船上的人群洒圣水,以表达接引众生的意思,所以就这幅画而言,观音的形象尤为重要。画观音既要遵循一些严明的法度,如形象端庄、慈祥、饱满,也需要画者本身发自内心的感悟与修炼,加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起初我画的观音缺乏“佛性”,神情描绘得不准确,在查阅了许多观音的画像之后发现,是因为五官比例不对造成了神态上的偏差。于是我立刻开始修改观音面部,这一次我感受到,我的笔尖流露出的是真真切切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他活灵活现地跃然于纸上。

关于船的造型,我参考自“不肯去观音号”的外观,其寓意是象征佛教的莲花。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这样的船体设计能很好的吻合主题,寓意它是一艘真正的“慈舟”。关于船上的建筑物,我想要表现出它的精致,这就必须细微到门窗的图案,屋顶的瓦当等等。于是我搜集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素材,精心设计出这组船体建筑。

三、勾线与渲染

勾线阶段我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对线条质量的把握。一开始,我对于墨色的浓淡、线条的粗细把握的都不是很到位,画面中非常多的云彩和海浪,长线条的长度和数量是平时练习的好几倍。想让手不抖,心不乱,粗细永远保持在一个细的状态上,需要很坚韧的耐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船上的建筑物以及风帆,都由非常多的直线条构成,保持线条稳健,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力求手跟上自己的要求,但却每每总是发现离想象的还相差甚远,于是重新开始返工,于不断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最终如愿以偿。

在色彩方面,起初我考虑用颜色渲染,因为想体现出观音周围的金色佛光至蓝色海浪之间的色彩渐变,但随后我发现中国画颜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达到想象的绚烂的效果,再加上自身技术上和时间上的局限,这样的想法在当下不太现实。于是我决定用纯墨色分染,这样出来的效果反而典雅细致。创作随后进入了完成期。进行完所有的渲染工作以后,几近成品的“登慈航”终于出炉了。我反复地感受着画面,挖掘那些平时容易被自己忽略之处,随时进行修饰调整,力求这幅画面能尽可能的做到完美。

四、结语

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这样一张宝贵的作品,对我个人来说是意义重大的。

虽然画面中还是有很多不足,但是相信通过往后不断的磨练,绘画技法以及审美眼光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以后的绘画道路上,我将会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相信每一次都会使自己有更进一步的飞跃。

J204

A

1005-5312(2015)17-0174-01

猜你喜欢
画者众生观音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写在六合金光寺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观音(七绝)
蒙马特与798
观音乘凤
慈怀众生
撕画
请尊重美术家的劳动成果——敬告随便就开口向书画家索画者
自在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