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辅导的意义、作用和新要求

2015-10-28 08:31俞红燕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民间文艺群文辅导

俞红燕

(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群众文化辅导的意义、作用和新要求

俞红燕

(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群众文化辅导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群众文化辅导的意义和作用的简要分析,结合呼和浩特群众文化的作用,浅谈群文工作,希望能为更好地充实群众文化辅导活动献出绵薄之力。

群众文化;新要求前景;意义

近几年来,群众文化正以极其迅猛的势头蓬勃发展着,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呼和浩特群众文化以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为主,以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了许多形式各异、特色鲜明、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呼和浩特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再次验证了文明、健康、时尚的社区文化活动,的确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

一、群众文化队伍的现状

群众文化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卓越作用正日益显示出来。但从事群众文化这一工作的人才和业务人员队伍存在年龄偏大、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却成为阻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许多有着较高专业技能,并在群文战线上有着丰富经验的部分群文专业干部都已接近退休年龄,而他们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更新;另一方面,文化系统近几年未能引进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员,由于机构改革从其它单位调入的人员又缺乏必要的群文工作的专业技能、经验和工作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

二、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做好群众性的文艺辅导工作

群文干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倡导者、策划者和组织者。群文干部的素质,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速度和层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关于群众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需要全社会来重视、思考,并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

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对文化的辅导要求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参与文化活动的人群年龄跨度大,从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到退休以后的老人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二是知识层次高,接受艺术指导人群有趋向高学历发展的倾向;三是辅导门类多样化。从传统的艺术门类逐步扩展到用现代手段表现的艺术体裁,如电脑音乐制作、古典与流行音乐的普及等等。面对这些变化,文化馆在组建群众文化辅导队伍时,要选择紧跟时代发展、善于学习、思维清晰和有较强组织能力、一专多能,并具有辅导普及与提高水平双重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事实证明:一个德才兼备的群文干部,有很大的感召力、凝聚力,会带动周围广大的艺术爱好者。为了满足呼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让青城人民过上一个团结、奋进、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我管参与承办了2014年“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庙会从初期筹备到后期结束,历时2个多月的时间,我馆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本着早布置、早行动、早落实的原则,力求在工作思路上突出新特色。经过艰苦的劳作和辛苦地努力,使我市的民间脑阁、秧歌、社火、晋剧等优秀非遗项目得以立体展示,精彩纷呈、相映成趣,即表现出传统艺术,又贴进利现实生活。庙会上的其它活动也都五彩斑斓、各有特色,收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了成功。

群众文化活动过程是人民群众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接受辅导、投身创作、参加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得到艺术带来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群众性文化活动表面上展示的是艺术作品、艺术人才,其本质展示的是群文专业干部的素质,同时也是广大艺术爱好者努力学习艺术的过程。各类群文竞赛性活动,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群文业务人员的智慧、组织才能和辅导才能。因此,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比其结果更具意义。人民群众、群文业务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教育和锻炼,境界得到升华,素质得到提高。所以没有组织辅导过程的群众文化活动,实际上也是缺乏意义的。

三、要强调群众文化辅导的传承性

群众文化是一种真正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它在活动内容上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充分利用,使它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神。群众文化所涵盖的群众艺术与民间、民俗文化所涵盖的核心形态——民间文艺,在形态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民间文艺的自在性、原生态属性,反映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就呈现出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所以在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文艺过程中,形态成熟、主体自觉的群众文化,就成为既能让民间文艺保持民间文化特性又能让民间文艺获得主体价值观念支撑的必然选择。群众文化对民间文艺的传承,让民间文艺如:风筝、灯谜、雕刻、剪纸、泥塑、蜡染、刺绣、皮影、木偶、陶艺、秧歌、社火、“花儿”、杂技、山歌、小调等脱离瑕疵、形态结构进一步完善、获得现代意识。这种传承是自觉的、更加成熟的传承。因此,群众文化是传承中国优秀民间文化、延续传统文化精神、增强广大群众的民族认同感的生动和富于人性的社会文化。笔者认为,群众文化的这些个性,是其在当代文化格局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的彰显。鉴于它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应当引起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态势与组织辅导工作的新要求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一方面,由于兴趣爱好的千差万别和社会生活的各不相同,人们的文化活动日趋分散;另一方面,出于互相交流、彼此竞技的需要,人们的文化活动又常需集中。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格局和新态势。认识并把握这一新格局和新态势,对于群文单位确立自身的角色地位,更好地开展组织辅导工作,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文化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年呼和浩特群艺馆参与进行的广场消夏文化活动,主要是以广场舞免费教学活动为重点,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活动从6月下旬开始到8月初结束,近两个月的时间。每晚,四方群众蜂拥而至,纷纷加入跳舞的行列,至此,呼市群艺馆免费教学活动,在我市各区广场顿时成了一道靓丽风景,而且是场场爆满。在历时近两个月的广场文化活动中,我馆除完成了开幕、闭幕、保卫、宣传报道等各项工作以外,在我市13个公园和赛罕、新城、大召、春渡公园等各区广场,实施“健身舞免费教学”400场,参与人数约20余万。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指整个社会群众文化活动所呈现的一种总体面貌。具体情形有三:其一,从地点上说,群众文化活动既有分散在社会各方和千家万户进行的,又有集中在广场公园、文体场馆等公共集聚场所展开的;其二,从项目上说,既有各人依照各自兴趣爱好分散选择参加的不同项目的活动,又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在同一时间、场所集中统一选择参加的同一项目的活动;其三,从人数上说,既有以群体形式(同一群体单一项目或同一群体多种项目)进行的集中活动,又有以个体形式出现的分散活动。

显然,所谓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对目前群众文化活动总体形态所作的概括描述。实际上,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形态的存在方式,是错综复杂、多种多样的。往往表现为集中与分散并存,聚众和分众同在;既有集中,又有分散;时而集中,时而分散;分散中有集中,集中中又有分散;分散的同时有集中,集中的同时又有分散。全社会的全门类的活动如此,局部地区的个别门类的活动也是如此。正象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一样,群众文化活动聚散结合新态势的出现,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群文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公共文化馆事业的职能意识,坚持文化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坚持文化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文化馆在群众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以群文活动的组织辅导、创作、研究为主要目标。如此,我们的群众文化事业就一定能够更加持久、稳定、蓬勃地发展,更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呼和浩特群众艺术馆2014年年终总结》.

[2]瞿召章,范宁生.略论区乡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J].戏剧文学,2004 (05).

G249.2

A

1005-5312(2015)17-0187-01

猜你喜欢
民间文艺群文辅导
郑一民新作《河北民间文艺史》研讨会在京召开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市场与权力:“民间文艺”批判
群文活动
“感党恩爱核心 喜迎十九大”全区民间文艺汇演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