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鱼复工业园区征地补偿安置绩效评价

2015-10-28 08:41田思思何多兴杨姝漫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19期
关键词:征地重庆市绩效评价

田思思 何多兴 杨姝漫等

摘要: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最优组合法对重庆市鱼复工业园区征地补偿安置绩效进行了评价,重庆市鱼复工业园区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总体绩效为良好,征地补偿安置和保障状况良好,被征地农民生活较好,征地补偿安置基本达到目的,并提出了提高征地绩效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征地;补偿安置;绩效评价;最优组合法;对策;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C922;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9-4908-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9.064

Abstract: By the use of AHP, entropy method and optimal combination method,the land 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 performance of Chongqing Yufu industrial park wa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 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 policy of Chongqing Yufu industrial park have good overall performance, and the security of land 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 was in good condition, land-expropriated farmers havea better life, the land 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 basically achieved the goal, and then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and expropriation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land;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performance assessment;optimal combination method;countermeasure;Chongqing

征地补偿安置绩效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在征地过程中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保证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被征地农民发展能力而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评估。征地补偿安置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否科学全面,评价方法的选取是否合适,都直接关系到评价结论的正确与否。目前,国内关于征地补偿安置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有学者周钧[1]提出的从征地补偿安置和保障状况、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政策的社会影响效果3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评价征地补偿安置的绩效评价;学者王延强[2]提出的地方政府土地征用制度的绩效主要通过结构效应、经济效应和公平效应三大目标层体现,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进行综合评价。笔者参考以上研究,结合重庆市鱼复工业园实际情况,尝试建立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绩效评价体系,并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对重庆市鱼复工业园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绩效进行评价。

1 鱼复工业园及征地补偿安置概况

鱼复工业园位于重庆市江北区东部,是两江新区与江北区共同出资开发的工业园,园区包含江北区的郭家沱、鱼嘴和复盛镇,规划建设用地66 km2,是两江新区最先启动修建的园区。自2010年8月至2013年底期间,鱼复工业园区共征地4 576.77 hm2,征收了鱼嘴、复盛、郭家沱3个街(镇)共266个合作社的全部土地,涉及被征地农户10 895户,被征地农民32 434人,拆除房屋242.230 4万m2(表1)。

以重庆市鱼复工业园区被征地农户为调查对象,走访调查问卷法收集数据。将征地绩效评价问卷随机发放给被调查农户,让其独立完成,并对问卷进行有效性审查。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99%。

2 鱼复工业园区征地补偿绩安置效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重庆市鱼复工业园征地补偿安置绩效参考了学者周钧的征地补偿安置绩效评价体系[1],并加以完善。从征地补偿安置和保障状况、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政策的社会影响效果三维度来反映,将三维度继续进一步划分为9大目标。进而根据指标体系设立的综合性、可操作性、数据可比性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了15个具有代表性指标对征地补偿安置绩效进行评价(表2)。

2.2 原始数据来源与指标性质

原始数据来源及各指标性质如表3所示。

2.3 指标数据的基本处理

2.4 确定指标权重向量

2.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设层次分析法(主观法)各指标权重系数P=(P1,P2,…,Pi)T,采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确定因子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权重见表4。

2.6 评价分级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评价分级,指标评分值满分为100分,将其分为5个等级(表6)。

2.7 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权重的确定、指标标准化计算,得到重庆市鱼复工业园区征地补偿安置的绩效评价的最终得分为83.388(表5)。对照征地补偿安置绩效评价等级标准(表6),可判定为良好,可以认为重庆市鱼复工业园区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基本达到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7.1 征地补偿水平与社会保障状况良好 通过测算得出重庆市鱼复工业园区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分别为159 525元/hm2和24 384元/人,均低于《重庆市江北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补偿安置未达到标准。征地补偿费发放率为89.52%,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发现有少数农民反映征地补偿费用发放不完全或者拖延时间发放。

社会保障方面,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养老保险率达90.01%,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依法登记为城镇居民,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8〕26号)的规定执行。

医疗保险方面,自重庆市2012年颁布《重庆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以来,该地区医疗保障水平较高,被征地农民参保率已达到100%水平,超过重庆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值。

被征地农民就业率一般。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到68.87%,被征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情况下,部分愿意并积极接受就业指导,但是部分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学习能力不强,实现就业较难。

2.7.2 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较好 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得分为89.85分。被征地农民人均收入仍低于重庆市 “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值,人均年收入变化率为19.58%。由于重庆市鱼复工业园区非农业经济发达区,农民兼业程度较高,农业生产对家庭收入贡献度较低,而征地后农民动迁房的租金将作为新收入形式。恩格尔系数较标准值40%相比提高到45.36%,是由于征地后,农民失去口粮和菜地,粮食和蔬菜都必须通过购买获得,食物支出必定较以前增加,从而导致恩格尔系数变大。

被征地农民居住状况较好,按照重庆市现行的拆迁政策,被征地农民原来的房屋拆迁后,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 m2。被征地农民住进动迁小区后,生活环境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日常生活方式逐步融入城市。

2.7.3 政策的社会影响效果合格 政策的社会影响效果得分为64.45,是征地安置绩效评价三方面得分较低的,对当地农民而言,属于基本满意程度。在调查的过程中,农民仍有着主观不满的情绪。被征地农民对现行征地补偿安置水平的满意度为61.28%,被征地农民对现行社会保障政策的满意度为63.67%,这说明现行征地安置政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完善。被征地农民对补偿安置资金到位的满意度和政策的透明度分别为68.34%和65.95%,说明重庆市两江鱼复工业园区被征地农民安置政策实施机构的工作取得了基本的效果,但还需要继续努力完善。

3 鱼复工业园区征地安置补偿对策建议

综合此次调研结果分析,被征地农民对整个征地政策和实施普遍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现有征地补偿偏低,虽然实现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但没有达到所有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水平;二是在征地实施过程中实施的透明度没有得到被征地农民的认可,征地实施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加强。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3.1 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通过引入市场定价机制,让被征地农民享有部分土地增值收益;通过在现行征地补偿项目范围内调整扩大征地补偿项目的范围,提高农民出让土地的补偿价值;同时提高和完善失地农民的各项社会保障费用,增加就业补偿费,等等。

3.2 积极探索新型征地模式

构建土地市场城乡统一,允许农村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国家采取租赁的方式获取农民集体土地,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同时又能增加农民收益,保证农民合法权益[5]。

3.3 加强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监管

首先,重视社会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宣传,让广大被征地农民了解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的全部内容,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并做到征地补偿公开透明化[6]。其次,严格执行征地补偿公告制度,做到征地公告、征地补偿方案公告、征求意见公告和实施公告;进行征地补偿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征地补偿安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现实利益问题,以提高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度。

3.4 构建独立完善的征地绩效评价标准

目前中国关于征地绩效的评价仅处于学者探索阶段,并未形成统一标准,对不同地区征地绩效评价的适用性不强。因此,加强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跟踪测评,评估征地效率,及时了解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已经恢复和提高,构建独立完善的征地绩效评价标准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周 钧.苏州高新区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绩效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9):34-36.

[2] 王延强.地方政府土地征用制度的绩效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1):55-56.

[3] 席荣宾,黄 鹏.组合赋权法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广东土地科学,2010,9(2):25-26.

[4] 蒋慧峰,朱文杰.一种最优组合赋权算法[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22(5):78-79.

[5] 钱忠好,曲福田.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反思与改革[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5):9-11.

[6] 赵文元,杨庆媛,林雪梅.重庆市现行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相关问题讨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30-35.

猜你喜欢
征地重庆市绩效评价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系统
南方CASS结合Excel在茅坡水库征地量算与统计中的应用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
征地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