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风地域辩

2015-10-29 16:41倪童祁琪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出版社农事诗经

倪童 祁琪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豳风地域辩

倪童 祁琪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诗经·豳风》的地域研究是周秦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豳风》之“豳”并非指“十五国风”的诸侯国,而是先周部族曾经的生活之地,在诸侯秦国统治的辖区内。豳风的研究能够带领我们直接面对周秦地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豳风;地域文化

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发现,先周部族早期的生活活动区域实际上是较为广博的:李学勤先生在《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中说道,“目前已知的先周文化遗址分布,主要在陕西中部泾渭流域一带,大致范围:北界达甘肃庆阳地区,南界在秦岭山脉北侧,西界在六盘山和陇山东侧,东界在子午岭西侧至泾河沿岸一线。”①

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详细记载了先周部族的迁徙过程:后稷居邰、公刘居豳、古公亶父居岐、文王姬昌居丰、以及武王姬发居镐而有天下。其中提到“豳”这个地方:公刘居豳。《毛诗正义·豳谱》云:“豳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②自汉代以来,《豳风》“豳”的地望就产生了许多分歧,及至当代的研究、仍旧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首先最常见的观点是认为《豳风》之“豳”在汉代栒邑,也即今陕西咸阳旬邑县大概县西北的方向。郑玄《豳谱》中说:“豳者,后稷之曾孙也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汉书·地理志》云:“栒邑,有豳乡,《诗》豳国,公刘所都。”朱熹《诗集传》亦云“豳,国名,在《禹贡》雍州岐山之北。”

另一种说法,认为“豳”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方向的武功镇,即汉代的“美阳”,许慎《说文解字》中道:“邠,周太王国,在右扶风美阳,从邑分声。豳,美阳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但这中说法在实际地理情况中和古公亶父自豳迁岐的南向方向相异。

古代社会里的地理气候,很多时候直接影响地区生产力水平。恩格斯说:“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③《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④班固同样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⑤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不同,不同地域的生活、体貌、风俗各不相同,对地域文化的产生发展很有影响。《豳风·七月》是《诗经》中最优秀的农事诗之一,诗中全景式展现了豳地的先周农耕文化遗风:“无衣无褐,何以卒岁?”⑥定下总基调,“馌彼南亩”举行农祀开始农作,“春日载阳,……爰求柔桑”⑦“八月萑苇,……八月载绩,……为公子裳。”⑧“八月其获,……献豕幵于公”⑨,并有“载缵武功”保证农事收获开展和完成的武力准备,收成“八月剥枣,十月获稻”⑩“为此春酒”,最后“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⑪,最后宰杀羔羊、挤于公堂兕觥祝寿,颂万寿无疆。期间无论是农事安排农事,还是“穹窒熏鼠,塞向墐户”⑫等生活习俗,都在旬邑彬县一带的旧俗中展现。张剑先生的《〈豳风·七月〉与北豳先周文化》从历史、文化、民风习俗等方面,详细论证《七月》中所表现的豳地一带的生活生产场景。

朱熹《诗集传》中所说的“豳风”特指《豳风·七月》,而公刘居豳的“豳”应当是先周部族的核心居住区。《诗经公刘》中“豳”应是“京师”之意。《说文解字》中说“京者,高也”⑬,“豳”的确切位置,当是今旬邑彬县泾河北岸的高原。而朱熹《诗集传》所说的“豳风”,当是特指《豳风·七月》。那么所谓的“豳国”、“豳”所涉及的地理区域,应当包括今陕西省咸阳市的旬邑县、邠县,以及甘肃省庆阳市的庆阳县、正宁县、宁县等地区。

★本文为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教师倪童主持的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文章:编号14JK2144,《故秦之地的〈诗经〉地域文化研究》。

注释:

①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8:483.

②毛亨(汉),郑玄(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豳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564.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505.

④郑玄注(汉),孔颖达(唐).正义:《礼记正义·王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98.

⑤班固(汉),颜师古(唐).汉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1640.

⑥同②第574页.

⑦同②第578页.

⑧同②第582页.

⑨同②第585页.

⑩同②第589页.

⑪同②第590页.

⑫同②第587页.

⑬许慎(汉),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229.

[1]毛亨(汉).郑玄(唐),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司马迁(汉).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I207.22

A

1005-5312(2015)08-0001-01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出版社农事诗经
农事 处暑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eech Acts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Overseas and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of Analysis of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