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画大师伦勃朗的艺术风格

2015-10-29 16:41王兰鹏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伦勃朗自画像荷兰

王兰鹏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浅谈油画大师伦勃朗的艺术风格

王兰鹏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伦勃朗是荷兰绘画界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绘画不仅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而且还掌握着传统绘画的技法,并且在这基础上有突破。他在不同的绘画题材上都有惊人的成就,可以说他是最伟大的荷兰画家,他在画面中运用光线的手法,很完美的将光、构图、色彩和笔触等语言形式的运用与他的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在艺术道路上深受启发,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绘画;光;色彩;笔触

一、伦勃朗生活的时代

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伦勃朗·哈门斯·凡·兰是1606年出生于离阿姆斯特丹南方的莱顿,曾静跟画家拉斯特曼学习过绘画。伦勃朗传奇的一生以及他的民间传说,都是由后代们创造出来的,使得他的生涯充满了浪漫和悲剧性。大师伦勃朗当年生活的那个时代正处于资本主义的鼎盛阶段。在那个时段里,画家在从事绘画艺术创作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基本上每年都会留下一些自画像。在那个时代,是荷兰全体人民共同反对封建的统治取得胜利的时期,也是经济繁荣昌盛的时期,同时也是绘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荷兰的艺术在欧洲艺术中形成了特殊的地位——荷兰画派。

二、伦勃朗的绘画艺术概述

伦勃朗早期受过极好的教育,由于对艺术的热爱而转学绘画。他的职业生涯非常坎坷,但他永不服输,继续勇敢固执地走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整个欧洲现实主义的艺术发展作出了无法比拟的贡献。伦勃朗更是一位少见的多产画家,无论是他的肖像画或者是宗教画都受到了大家的赞美。作品色彩的厚重,严谨的构图,均很好的表现了人物的精神与性格,绘画上他的用光也很特别,画面上的光不是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光,而是出自于他对人物与自然界的体会,他不仅在表现自己内心的光与色,而且也放弃了本身的固有色,他并没有试图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所以避免了大量作品失败的危险。观察他画面的暗部可以发现,它是有色调的,可见伦勃朗暗部的处理带有主观性色彩,使得造型艺术获得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中造型和构图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伦勃朗的绘画艺术历程

(一)伦勃朗早期的绘画成就

我们可以说,早期的伦勃朗已经有了以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进行内心世界探索的倾向,而这也为他后来自画像中的精神因素提供了条件。他的绘画作品冲破了荷兰传统肖像画的呆板与死气成成,在构图和人物的性格神态上处理得栩栩如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不仅使用了重叠的透明法,而且也使用了明暗的对比法,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研究,很巧妙地利用颜料本身的透明度,以及颜料重叠后产生的明暗与薄厚对比,再结合画面肌理可以让画面产生灿烂的效果。画家早期的作品虽然不像现在作品那样成熟稳健,但已经充分显示出了画家发掘油画颜料本身的质感和能力,从他早期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曾运用厚涂法和在画布的上用笔杆划出痕迹的技法。

(二)伦勃朗中期的绘画成就

画家在中期阶段加强了现实主义之父卡拉瓦乔式的明暗对比表现手法,并成就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后人们把他称为伦勃朗式的明暗表现手法,他着重利用光源来造型,以及空间的展现,画面不仅层次丰富,而且表现的活灵活现。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他少数自画像人物作品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此时画家自身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这一段时期正是伦勃朗绘画艺术的成熟时期,也是他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在伦勃朗中期的自画像中,逐渐显现出中年人特有的沉稳,但眼神中也逐渐出现忧郁的神情。伦勃朗的艺术生涯中曾有一段转型期,大约发生在34-42岁这段时期。他在转型期间,作品中很明显表露了他转向古典主义的前兆,他自画像中的安静与均衡感,显然是受拉斐尔与提香作品的古典主义精神影响。

(三)伦勃朗晚年的绘画成就

晚期伦勃朗的自画像中蕴含着更为丰富的绘画语言和更强劲的笔触,但他的艺术成就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活的困难与烦恼,反而让他没有受外界打扰,迫使他开始自己的艺术风格,追求自己的艺术道路。无论他晚年痛苦的遭遇与破产,以及他自身的孤独,都和他晚年的很多作品息息相关,迫使这些作品都表达出一种沉郁的情节,但我们也不能全然地把画中的情绪和画家生活中的现实联系起来。在画面技法上,画家只用了简单、苍劲有力的大笔触去表达他的内心感受,表情的严肃反应着他生活潦倒的外在反映。他晚年的宗教绘画,可以与他自己的肖像画及通俗作品相比美。伦勃朗晚年的作品,就像贝多芬最后的四重奏曲遗作一般,既复杂又深奥,不似早期作品那样容易欣赏。今天我们研究、学习伦勃朗绘画中的形式语言,不但使我们自身的艺术修养有所提高,乃至对我国油画水平的提高有深远影响。

[1]何政广.伦勃朗——绘画光影魔术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2]周国珍.伦勃朗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朱子仪.伦勃朗的人生苦旅[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4]侯文娟.伦勃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杨红太.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邵小宁.欧洲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J213

A

1005-5312(2015)08-0091-01

猜你喜欢
伦勃朗自画像荷兰
五月·自画像
凡·高
在荷兰骑自行车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从伦勃朗到莫奈,跨越500年的艺术对话
我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骑行荷兰羊角村
下期主题 和伦勃朗一起画自画像
荷兰医保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