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为情之本,情为声之魂”
——走进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之径

2015-10-29 16:41徐冬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乐曲歌唱

徐冬梅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声为情之本,情为声之魂”
——走进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之径

徐冬梅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要针对“声”的表达作出详尽讲授,还要将更重要的“情感教育”有效地渗入声乐教育中,让学生在体验音乐美感意蕴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出内心真实情感的互动与共鸣,从而全身心投入歌唱。声乐是最贴近人类的自然表达,是一门人声的艺术,也是促进学生塑成良好情感基础的有效方法,建立起歌唱中声音与情感之间的自然结合,为声情并茂打下基础,能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文章主要概述了当前声乐教学中几项常见的情感培养问题,同时就情感培养对声乐教学的作用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实现声乐教学与情感培养得以两相融合的方法,以期对我国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声乐艺术;声乐知识;情感因素;音乐基础

一、声乐教学中相关情感培养的常见问题

(一)过分关注演唱技巧,忽略情感培养

西方国家对于声乐教学除了讲究学生对声音的拿捏程度,同时还重视教授学生如何更好的将声乐作品进行处理与表现。反观国内音乐学院的教学过程,声乐艺术在错误的认知观众成了声音艺术,教师多侧重于对学生声音技巧的塑造、打磨,忽略了培养学生体悟音乐作品中蕴含、流露的各类情感因素。有如世界级女歌唱家杰西·诺曼曾来访我国进行示范授课时,在众多音乐高材生中挑选了了两名演唱莫扎特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待两名学生唱毕,杰西·诺曼问道:“两位是否知道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与情感?”两名学生全然不知从合作答,只能在行程结束时感叹:“中国音乐学生的外形突出,声音优质,却欠缺了乐章的灵魂——情感表现力。”由此一例可以看出当前声乐教学对演唱技巧的过分执着,造成情感培养缺位,声乐艺术也就此丧失了“声情本味”。

(二)缺乏深刻情感认识,教学有所片面

教学实践中,虽有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到培养情感对学生声乐学习的重要性,但却苦于无处下手,也没有具体细化的指引说明什么是情感培养,于是情感教学或是一笔带过,或是隔靴搔痒,鲜有实效。由此可见,这一问题的存在反映出的是缺乏对情感表现力的理解,换言之,即缺乏对音乐的真实体验。有如《义勇军进行曲》带来的激昂亢奋感、《高山流水》带来的悠闲舒适感、《欢乐颂》带来的愉悦欢快感,等等。这些感觉都是对音乐的真实体验、演唱者通过声色与表情动作的结合,将这份体验传递给听众,继而感染听众。所以,这也说明了对待情感的培养,不仅要有曲谱旋律、节奏、声调等技艺类的教授,还包括了演唱者即学生个人表情、肢体语言等的指导。

二、情感培养对于声乐教学的作用分析

在当前声乐教学中推行与实施良好的情感培养,对于优化声乐课掌声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歌唱情绪等都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音乐界的共识之一,即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所在,也是歌唱的最终目的。所以,笔者认为声乐的艺术、歌唱的艺术,实质上就是声情并茂的合体艺术。通常判断一首歌曲演唱水平,感情投入的多寡都是关键所在。声音纯美与否、音色亮丽与否,都只是辅助因素,最终决定演唱效果好坏的,都是歌曲演唱者能否给听众带来了听觉冲击与震撼,而这种震撼通常都来自于情感的迸发与感染。与此同时,也只有演唱者在了解歌曲背后创作故事、歌颂主题、时代背景等内涵时,才能更为准确的代入情绪来传达歌曲的思想感情,由此展开一系列忧伤、欢快、激情、忧郁、愉悦、消沉等情感的交替互换,激起听众共鸣。

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学习声乐的学生在歌唱表现、演唱技巧、艺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对歌曲乐章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如果只注重声音、节奏、旋律等的教学,这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须知道,音乐的发源地是生活,每一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感染力,教导学生如何在歌曲中找到情感中心、思想内涵,再如何运用于实践演唱过程中,才更为重要。使学生体会到“情”、“声”合一,能够融“声”以“情”,从而以“声”带“情”,实现音乐表现力的显著提高。就如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倡导的声乐教学法,认为:“声乐教学切勿以智力、理性的那一面去接触音乐。对音乐的学习,必须要让学生受到“感染”,而不是折磨;要将情感培养融入教学,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实现声乐教学与情感培养有效融合的方法

(一)解析作品的内涵与背景

每首音乐作品都有其特有的创作思想与主旨,借着乐曲的旋律与歌声,将创作者的情感层层抒发。正如前文所述,声乐演唱是人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但实践中,仍有部分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对发音技巧、演唱方法等过度重视,导致学生对歌曲内涵的把握不足,“依葫芦画瓢”般的演唱技艺实难还原乐曲原著的情义,也就造成了表演过程中的“声情”难以“并茂”。情感表达是声乐演唱的精髓和灵魂。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对声乐作品有自己独到的把握,并基于此之上发挥演唱技巧,实现自己内心世界与声乐作品的情感完美统一。就如在学习经典古乐曲《梁祝》时,应先让学生了解乐曲背景,赏析词句,再籍着乐曲中人物性格来酝酿自身情绪融入表演,配合歌词所营造的意境、配乐创设的氛围,共同挥发出音乐的魅力,以此引发听众的共鸣。可见,深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便能够为声乐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带来多一丝深度、一抹韵味和一股感染力。

(二)巧妙地运用音色的共鸣

音色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能够直接地触动感官,再直接地激发出听众的感情共鸣。但不同音色有着各不相同的情感艺术效果,且要表达的主题也各不相同,所以显露于音乐作品内外的情感特征也就自然不同。比如,那些描写孩子们嬉戏玩闹的音乐作品,其情感取向多偏向愉悦、活泼、欢畅;而那些赞美祖国江山、英雄豪迈等的音乐作品,其情感取向则多偏向深情、亲切、歌颂、崇敬、真诚;又或是那些偏向个人批判情绪为主的音乐作品,其情感取向则多为愤慨、悲壮、深沉、仇恨,等等。所以,对声乐作品内涵的深入解析能够让演唱者更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情感特征,从而更正确地作出用怎样的演唱方式、怎样的面部表情或是怎样的形体语言来传达歌曲中的那一抹“喜、怒、哀、乐”之情。时而给人一种悲怆缠绵、催人泪下的伤感,时而又给人一种甜美清脆、动人心脾的悸动,或是一种柔美轻巧、心旷神怡的豁然,一种浑厚雄壮、为之振奋的激情,等等。因此,为了让情感表达在音乐作品演唱过程中更为完美,不仅对演唱者声线有着极高的要求,还对其个人能否根据每一音乐作品内涵的不同,而自如驾驭音色变化的能力。教师要逐步指引学生了解自身音色特质,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一特质来发挥演唱水平。就如在演唱《黄土高坡》这一嘹亮、高亢的音乐作品时,即要求能用明亮而坚定音色演绎;而演唱《为了谁》这一细腻、温情的音乐作品时,即要求能用圆润、坚韧的音色演绎,等等。

(三)利用艺术实践培养兴趣

作为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声乐教学不仅需要依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还需要不断的通过实践来应用、锻炼和巩固。简单地说,学生的歌唱才能也是需要历经无数次实践逐步地形成、发展。所以,教师在声乐教学课堂训练时,可根据院校实际情况与学生个体情况来安排组织有如舞台实践活动等的艺术类实践,提供给学生将歌唱技艺与情感心理结合起来,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将课堂上所学、所知蜕化为所想、所唱。利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与艺术视域,满足其求知需要,培养出浓厚的声乐学习兴趣,进而使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能够从中体会到实践意义,有助于情感素质的形成与稳定。

(四)精准把握作品情感特征

声乐演唱要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和内容,必须深化对声乐作品情感特征的把握度。声乐作品的演唱是借助声音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抒发其个中情感的一种音乐形式;也是一种词、曲的结合,寄托词、曲创作者情感的表现形式。要完美地演绎声乐作品中的创作主旨和情感内涵,真实无损的展示出声乐作品中蕴藏着的各色艺术魅力,则必须通过满是审美想象力与情感表达的“二度创作”——声乐演唱,用这一种乐曲和语言结合的形式,来诉说、构筑埋于声乐作品中的深邃意境,使歌声带着思想感染听众,塑造出动人心魄的声乐艺术形象。就如声乐曲目《在银色月光下》,这是一首节奏鲜明,轻松愉快的乐曲,其隐藏着的情感特征是为表现出塔塔尔地区的小伙子有着对爱情的执著、深情、伤感、思恋和向往;而另一声乐曲目《黄河怨》,则是一首旋律缓慢、低沉、悠扬的乐曲,其情感特征主要为抒发创作者内心那一份凄婉、哀怨、悲愤。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做到对声乐作品情感特征的了解、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演唱,才能做到有感而发、有感而唱,进而将声乐情操上升至“一声唱到融情处,毛骨悚然六月寒”的艺术境界。

(五)声情结合展现声乐艺术

“不唱无情之曲,不为无情之唱”,对声乐作品曲调、旋律的掌握,只能算是明白了表层,如若要从内而外的演绎乐曲,必须丰富其音乐表现力,利用情感的细微变化,准确掌握情感的变化节奏,做到“声”、“情”合一。正所谓“一曲终了,情深意切,或余音犹在,回味无穷;或感人肺腑,同欢同泪;或洗涤心灵,神清气爽;或黯然神伤,悲戚难平……”正是这一种“情之所至,音之所生”的共生互促,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经典乐曲。然而,但凡经典之作,都有着“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基础,让“声”尽情为“情”而流露,绽放出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为听众演绎一幕幕近乎完美的歌唱艺术。就如由古词改编的声乐作品《明月几时有》,词中句句饱含着诗人当时的各种心境,有失落,有仿徨,有思念,有祝愿,等等情感充斥着整首诗词。所以,演唱这一曲目时,必须怀揣一份身临其金和感同身受的想象力,借着飘渺、沧桑感的音色来诠释这一曲目的中心思想,用真情实意来感染听众。

[1]姜珊.声乐教学中歌唱者情感农达的重要性[J].文化学刊,2011(03).

[2]黄明聪.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J].大众文艺(理论版),2009 (11).

[3]鲁晓宙.正确把握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农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0).

[4]刘波.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4 (03).

[5]师洪震.浅谈声乐表演中个性化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G642

A

1005-5312(2015)08-0224-02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乐曲歌唱
始乱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歌唱十月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