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声乐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2015-10-29 16:41吴洪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启发性歌唱声乐

吴洪远

(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乌克兰 61003)

试论声乐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吴洪远

(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乌克兰 61003)

声乐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富于主观性的工作,不仅与教授者本人的歌唱技艺水平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艺术的审美、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问题。加之人的主观感受性千差万别,在真实的不同与不同的真实之间,对于教学的双方来说可能都是某种陷阱。

声乐;启发性;教学

一、启发性原则概述

诚如先贤孔子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出《论语·卫灵公》)在声乐教学工作中,这个“器”不仅是指精湛的声乐技巧,更意味着教学中的机智与策略,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启发性教学”就是一种有效沟通师生双方,提高教学效率的“利器”。

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即“启发式教学”(Method of Elicitation),是指教学上采用启发的方法,其特点为: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借助教师的协助使他们运用思考去解决问题。①声乐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是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索,从自身的歌唱感受中对教师的教导进行消化,了解学习训练的过程、某个技术的目的,了解声乐教学中每个步骤的用意和可能产生的结果,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掌握发声的技能技巧提高演唱能力和艺术修养。”②当下我们的声乐教学并不缺乏声乐技巧训练方面的理论,而是欠缺方法论方面的指导。因此,本文想就声乐训练中就如何教的问题——即如何在声乐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做一些抛砖引玉的阐述,希望各位同行在研究怎么唱的同时能更多的关注怎么教这个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那么,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呢?

由于启发式教学有赖于学生的经验基础,所以有些声乐教师主张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应该是传授式的,甚至是灌输式的,学生在这个阶段应该全面接受教师的指导。这种观念的存在说明我们许多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紧跟时代步伐,或对新的教育理论关注不够,并缺乏从广义的教学理论来审视和看待声乐教学的意识。对学生“经验基础”的理解不应该单纯局限在声乐领域。这个“经验基础”是指广义的经验基础,生活的经验、学习的经验,其它学科的知识理论都应该被包括在这个“经验基础”内。老师不能因初学者辨别歌唱方法正确与否的能力还较弱,歌唱的综合经验还不丰富,而把教学设计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蕾所说:“教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灌进学生的头脑,而是运用他们的知识内容,在与学生的特殊交往过程中指导他们,帮助学生系统的阐述问题,对学生的正确性提出质疑,发现并利用学生生成的主题,帮助学生修正误解。”③很显然,这个理论对声乐教学同样适用,并对当下重视发声理论轻视教育理论的声乐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贯彻启发性原则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要发扬教学民主,生动活泼的进行教学

教学民主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允许而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不同的见解,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要注意向学生学习。

传统的面对初学者的声乐教学,由于学生没有基础,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力,或者对老师有一种陌生感甚至敬畏感,使他们不敢发问或说出自己的歌唱疑问和感受。此时,教师个人的“权威“感往往会不自然的增加,而造成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教师把大量的声乐知识一股脑的给了学生,而学生则没有任何分辨的完全被动的囫囵吞枣式的接受了。从我曾经的教学经历看这种教学的效果往往是很差。学生很认真的按教师的要求做,但由于缺乏自身的理解认识,却只是机械的重复,而没有实际的效果。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在教学中我会经常的问学生:“这样唱有什么感觉?”“这样唱舒服吗?”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既不要虚荣也不要为了讨好老师而只说好的感觉。因此我常对学生说:“我只是处于‘闻道在先’的位置,所讲授的方法对你也许并非百分百的适用,所以你要大胆说出你的感受或疑问,这样我才能不断改进对你的教学。”由于课堂上弥漫着民主氛围,学生总是能很放松和愉悦的来上课,并会对歌唱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从而加深了他们对技巧和作品的理解,加速提高了演唱的水准。这种民主的作风更使得我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明智的信任和融洽关系,为进一步推动教学的深入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合理、恰当地运用形象化语言和示范

对初学的经历简单的学生,形象化的用语和适时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形象化用语避免了某些术语的抽象和生硬,从而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和具有启发意义。比如,有些学生歌唱时嘴巴张的很大,用力僵硬,喉头不能放下和打开,音色亮而干、散,口腔声音多、咬字浑浊不清。这个状态离正确的歌唱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如果口腔后撑大,喉头压得很低,脸上表情呆滞,嘴外形用唇做竖嗽叭,声音空而硬,位置也低。这时老师如果对学生说“你这样唱不对,位置要高点,多点头腔共鸣,音色要柔和点”等等类似的话,学生几乎不可能有改变,而且歌唱的信心也会受到打击。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常对学生说:“你唱得很结实,不虚,也用了气了,这是你的优点,但你的歌唱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还能更好。咱们试一试,不要把嘴开那么大,只开现在的一半就够了。另外不要追求大音量,更多的唱给自己听,把子在嘴唇上念清楚就可以了。”学生照这些话去做了,喉头和下巴都会比先前放松些,喉位也降低一些,开始感觉有支持了,嘴巴张开小点,不追求声音的亮度,声音自然就圆润好听了。等到他们的新状态巩固了,有了对教师的信任感,我再用声乐术语给他们讲客观的发声原理效果通常很好。

形象化用语一般都和生活有密切联系,比如关于歌唱中的气息发力问题,我用鹅大声叫的姿态启发学生。在动物园或者农村我们会见到鹅在大声叫时脖子高高的挺起,屁股也是往上用力翘起来,发出很嘹亮的声音。这种幽默的比喻,学生不但觉得生动有趣,而且一下就领悟到了歌唱要求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呼吸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腰腹的力量。所以教师要增加生活的细致度,多观察,多留心。

歌唱教学中的示范能否运用成功则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实际业务水平和示范是否适合于对象。所以,示范一定要审慎!正如前苏联名声乐家兹达诺维奇所说:“只有在教师具有毫无瑕疵的演唱方法,并且他示范的内容在技术上对学生来说没有很大困难的时候,示范才有意义。示范的嗓音如果和学生所固有的嗓音特点不一样的话,示范不会有很大效果。如果说示范并非总能成功,那么,应当把“解说”看作是教学影响的最有效的形式。”④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充分合理的运用形象化用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自己的内在动力,而是靠外力来强迫命令,那么这种学习就很难进行,更难持久。”⑤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重要问题,而这之于声乐教学的意义比在其它学科中更明显。因为声乐教学最大的困难即在于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方法。然而歌唱的方法如同千人千面,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男高音卡鲁索的私人医生马拉菲奥提说:“卡鲁索认为,有多少歌唱者就有多少种歌唱方法,对一个人所适用的方法,可能对别一个人就完全不适用。”⑥男低音歌王夏里亚平说:“每个人的嗓子在构造上并不是完全一样,所以每个歌唱者都应该去探索他自如的歌唱方法。”⑦

从上面两位本世纪初最伟大歌王的箴言和忠告中我们不难发现,歌手应该努力寻求适合于自己的歌唱方法这样一个不争的原则。而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思考则有利于学生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歌唱方法。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好奇心、兴趣与爱好、求知欲,获得良好成绩以得到表扬、奖励的愿望,等等。教师应当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谨记: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自己的对象是个有头脑有观念的青年学子,一个活生生地追求自己进步和前途的人。每一个学习声乐的学生无不对声乐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和动力,相对于“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一说法,吾认为“维持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恰当!鼓励和探讨比否定和灌输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歌唱欲望。正如美国声乐家约翰-卡罗伯金所言:“成为歌唱家最重要的惟一的条件就是要有歌唱的愿望、欲念、冲动和需求,并且不论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都一心一意地想当个歌唱家,教师的素质远不如学生学习的欲望重要。”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启发性原则”置于声乐教学中加以论述和强调,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贯彻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利于改善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也是对传统教学的有利补充。教学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认知和演唱能力就不能顺利地向前发展。但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归根结底要靠他们自己,教师不可能包办代替。如果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思维得不到有效拓展,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对知识有深刻领悟和灵活运用。所以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促使他们触类旁通地掌握歌唱知识和方法,提高演唱技能。

注释:

①王安亿.语言大典[M].北京:三环出版社,1990:2685.

②见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9.

③ShirleyR.Steinberg(美),易进(泽).学生作为研究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6.

④同②第206页.

⑤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38.

⑥薛良著.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2.

⑦同上.

⑧约翰.卡罗.伯金,肖宇(译).教唱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1.

J616

A

1005-5312(2015)08-0232-02

猜你喜欢
启发性歌唱声乐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