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外贸”:大势所趋

2015-10-30 20:30王钰
进出口经理人 2015年10期
关键词:海关总署外贸跨境

王钰

无论是从政策指向,还是企业自身选择来看,

“互联网+外贸”都已成为当今我国传统外贸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得到了蓬勃发展。如今,跨境电商为各方面所关注,同时也成为了传统外贸企业拥抱“互联网+外贸”,成功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试点先行探路

海关总署科技司司长陈振冲在2015年9月22日举行的中国(上海)“互联网+外贸”高峰论坛上表示,海关总署从2012年2月开始,会同8个部委,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海关总署按照遵循电子商务规律,发挥电子商务全程数据留痕可追诉的理念,创新理念和方法,支持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有序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积极探索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过程中,海关总署在试点中间提出了4种模式:一般出口、特殊区域出口、直购进口和网购保税进口。

针对电商最关注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海关总署最初把主要工作重点放在出口。而在试点中间,海关主要针对出口方面提出了清单核算,回组申报的管理措施。同时,发改委牵头组织国家电子商务政策性示范工作,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免税政策,商务部推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牵头制定跨境电子商务有关政策,研究制定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意见。为鼓励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支付的服务,工商总局推动网络经营者电子标识和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建设。质检总局也下发了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的检验检疫具体的措施。

据悉到目前为止,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已经扩展到8个,分别是郑州、杭州、重庆、上海、宁波、广州、深圳和天津。

企业关心什么

“跨境电商2015年是庄家入局,所有一线电商平台都开启了跨境电商业务。所有知名世界500强企业都在行动,所有海外知名零售商看到了中国市场庞大的蛋糕。当这些巨头开始入局的时候,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做?我们要考虑未来有什么机遇。对于未来,我认为中小企业可以从4方面来需找机遇。第一是规范,所谓的规范就是法制完善、企业自律。第二是未来的市场会越来越有序,规则会越来越清晰,监管会越来越系统化。第三是政策的阳光化,包括三单对碰、在线查税功能等。第四是安全性方面,我相信海关和国检会推出一系列关于安全性的服务。同时,对于跨境电商而言,未来将有3个‘引爆点,即海外货源、全网分销和贯穿全程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卓志供应链副总裁李金玲在2015年9月11日的中国跨境电商高峰论坛上说。

李金玲认为,跨境电商政策的大趋势在2015年逐渐明朗。而多数企业关心的部门主要是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税务局和外汇管理局这4个部门推出的政策法规。

李金玲介绍,2015年海关总署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如365天7×24小时无休作业的举措。同时,三单对碰、禁止刷单等举措使得跨境电商平台的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质检总局方面,可以说是对跨境电商从严监管。在诸多政策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食品法。新食品法规定,跨境电商要对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提供进口溯源证书、质量检测报告及中文标签。而且中文标签理论上是要求印在包装上面,而不是贴在上面的。李金玲猜测,新食品法会分阶段实行,比如,第一阶段先从某些国家的品类开始,然后陆续向其他品类延伸。

对于税务局,恐怕关注度最高的就是税改问题了。“据说2015年6月,国税总局局长已经在税改文件上签了字,并准备下发。后来李克强总理召见了国税总局的局长,所以这个文件就被搁置了。2015年税率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了,所以我们只能等到2016年才能知道具体措施。”

外管局方面,在2015年1月已经将网络购物单笔交易限额由等值1万美元提高至5万美元,放宽了支付机构开立外汇备付金账户户数的限制。

未来值得期待

记者了解到,跨境电商试点在通关、税收、出口退税和收付费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出现了如跨境支付受到制约、跨境电子商务政策不明确等问题。而相关部委也在积极进行调研,争取早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税务总局正在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链的监管,通过加强信息共享的手段,妥善解决出口退税难的问题。此外,国务院的文件也明确了跨境电子商务四个原则,即有利于拉动国内消费、公平竞争、促进发展和加强进口税收管理。

当前,我国外贸的一切形势、趋势都指向了跨境电商。同时,跨境电商也恰恰是企业拥抱“互联网+外贸”的最好选择。记者认为,在各方面利好的包围下,跨境电商和“互联网+外贸”的未来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因此,记者衷心希望我国传统外贸企业能积极转型升级、拥抱“互联网+外贸”,迎来中国外贸行业新的春天!

猜你喜欢
海关总署外贸跨境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跨境直投再“松绑”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