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走出去”须先赢得国内市场

2015-10-30 08:09王志军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乳企伊利乳品

王志军

近日,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21次年会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说,在全球一体化加速发展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乳业应紧跟国家经济大势和乳业发展需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潘刚还阐述了伊利通过“推动创新和国际化两个轮子,固守质量和责任两个根本”,加快品牌建设的经验。

伊利的企业发展路径,不无积极意义。资源、标准、研发的国际化,对于保证优质奶源、保证产品质量、保证持续发展能力等都有显著作用,也是当下中国乳业突围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创新、质量、责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应有之义,关键是谁做到了、谁做得更好。对于消费者而言,只有国内乳企时刻将上述“两个轮子”和“两个根本”放在心头,才能放心大胆地去购买国产奶粉。

2008年那场波及整个中国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至今让人心有余悸。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每年我国市场至少需要30万吨-40万吨婴幼儿奶粉,但目前我国每年的婴幼儿奶粉产量仅8万吨-10万吨,只占正常需求的四分之一。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还没有完全信任。与此同时,消费者近乎执着地青睐着国外乳品。2014年中国奶粉进口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鲜奶达1200万吨,占我国全年奶业产量的三分之一。即便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检测结果中,有4个进口品牌、2个批次存在风险,依旧没能削弱消费者对“洋奶粉”的喜爱。

乳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是乳企的事。从内部看,整个产业链条包括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一个环节有纰漏,质量则不保。从外部看,产业政策、监管制度、消费者意愿等,都对乳业企业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乳业的政策扶持和监管力度。一系列规范乳业健康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如《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据报道,国家食药监总局10月份将推出一项管控婴儿奶粉配方审核的新政策,这将再次推进乳企洗牌重组,利好消费者。

对于我国乳业而言,当下之要,不仅在于“用全球资源服务中国消费者”,同时要利用国内资源,积极探索实践种养加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保障乳品产量质量,先赢得国内消费市场,再打入国际市场。

猜你喜欢
乳企伊利乳品
《中国乳品工业》杂志
乳品包装设计
乳企价格战:牛奶重回一元时代,一边缺奶一边产能过剩
天润乳业、合生元、伊利、三元等2015年报披露
伊利升至全球乳业八强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