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方法研究

2015-10-31 06:59陈旺木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8期
关键词:外墙街道整治

陈旺木

(漳州市建筑设计院 福建 漳州)

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方法研究

陈旺木

(漳州市建筑设计院 福建 漳州)

我国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空间急剧扩张阶段之后,呈现出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然而街道景观质量却在不断下降之中,街道原有的风格与特色消失殆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进入到环境整治的阶段中。在这种背景之下,笔者借助街道构成理论与街道美学,对建筑立面整治对街道景观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展开了分析,并针对一些可行性的方法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街道景观整治;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

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不断扩大,街道景观质量却在不断下降,在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很多街道景观与风貌遭到破坏,原有的特色消失不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景观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很多城市进入到环境整治的阶段中,各大城市开始加入到城市街道景观整治的活动中。本文与街道美学相结合,针对建筑理念整治活动在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对街道景观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城市建筑与街道空间分析

1.1建筑与空间

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曾经说过,正是以为内周围建筑物的存在才能构成街道,如果没有了建筑物也就没有了街道,由此来看,对于城市街道来说,建筑的作用非常重要。正因为有了建筑物的围合才形成了街道空间,与此同时,建筑的体量与星耀等因素的存在对街道性格的表达都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街道两边的建筑存在连续性的特点,正因为这种连续性的存在才能形成一个完成的空间,建筑立面成为街道的舞台背景,不管是从色彩还是形式上来看,都成就了街道的特征。所以,街道两边的建筑物成为对街道空间进行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对街道两边建筑的统一性进行充分的考虑。

1.2“第一次轮廓线”与“第二次轮廓线”理论分析

建筑外墙对街道的形成存在非常关键的作用,也可以说建筑外墙的存在对街道的构成存在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芦原义曾经在《街道的美学》中这样说,在日本的商业街道中,外墙面上凸出来的定西非常多,从视觉上来看,街道构成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建筑外墙,而是这些外墙面的凸出物。由此来看,芦原义将建筑本来存在的外观形态看作是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将外墙凸出物与一些临时附加物构成的形看作是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同时在他看来,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街道所数是由“第二次轮廓线”直接决定的。

在中国,因为疏于管理以及时代变迁等因素的存在,建筑立面发生了变化,招牌、广告牌等将建筑原有的立面效果挡住了,接到的美观性也受到了影响,外挂式空调等被杂乱无章的安置在建筑外墙,这无疑形成一种建筑外观与街道画面不和谐的状态。此外,很多沿街的商铺随意安装窗框、雨棚等设施,街道景观的美观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图1 

2 某市沿街建筑立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城市街道景观中主要存在违法搭建棚屋、外墙严重破损、电线不统一、广告招牌字体不统一、人行道车辆占道停车、花卉道修建人行道等问题。以某市为例,其主要街道景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下面以该市经过商业街的某条道路为例,商业林立,共有上千户商家,经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其沿街建筑理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2.1违法搭建各种建筑物、棚屋

一些商家为了获得竞争的省里,沿着街道开门面将门面暴露出来,沿路的绿化被破坏,绿地也被侵占。违章建筑经拆除以后,破旧和残缺的构筑物被暴露在外。

2.2随意无序的招牌、广告牌

从一定程度上说,商业广告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繁荣程度,为商业形象增加了很多活力,但是如果商业广告是无序的,就会在视觉上为人们带来一种混乱的感觉。从芦原义的理论角度来看,如果建筑物上的招牌数量或者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将建筑物遮挡住,建筑物的立面效果就会丧失。这条商业街上的招牌与广告牌存在安放位置不当以及面积过大等问题,要想实现韵律与节奏上的统一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建筑原有的立面形象也会被破坏,城市街道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3雨篷、外挂式空调等杂乱无章

沿街建筑理念上的遮阳设施、雨篷、空调等都是建筑物的细部,同时这些细部也正是沿街立面形象的展示。随着历史的不断变化,很多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这些细部整体性的缺乏,后来不断搭建与设置构筑物,建筑的整体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建筑物上的附加物虽然没有完全将建筑立面遮挡住,但是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厚度和面积,人们在街道上行走时,凸出的效果都会表现的非常明显。这就像是在建筑物立面上又添加了新的建筑物,无疑为建筑立面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2.4外墙面陈旧或者破损

很多研究建筑物的立面装饰性非常好,但是这也正与老旧建筑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显得十分不协调。很多建筑墙面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色彩褪化现象,在建筑造型中,色彩是创造气氛的主要元素之一,通过读色彩的利用可以将以前单调的格局打破,在体块和体量上出现对比,使建筑造型效果得到丰富。在沿街景观中,色彩规划也是表现文化特色的重要方式,但是在本条商业街中,明显存在建筑色彩新旧不一等现象,街道景观中色彩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 街道景观整治中沿街建筑立面的方法

3.1坚持美观可视性的原则

如果建筑物外墙存在空调等凸出物,可以使用挂架式或者点式空调外罩对其进行遮挡,在景观整治工作中应该要求建筑外立面装饰使用整面包裹或者构架式的方式在空调外面进行装饰。要求遮阳雨篷使用同样的样式和色彩,在色彩上尽量不要使原有建筑立面受到破坏。如果老旧建筑不处于重要地段,可以对不触及结构的简易方式进行使用,例如对外墙进行重新的清洗或者刷涂,还可以适当更换贴面等。

3.2坚持控制引导性的原则

首先应该对街道整体风格进行确定,然后利用建筑设计与规划对具体的建筑立面改造进行设计。按照这种原则来看,依附在建筑立面上的招牌、广告牌等在改造过程中应该结合建筑本身的形象,提出照明、风格等要求,在广告设计中为相关设计人员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的设计对于沿街广告的设置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更加灵活的将沿街广告纳入到建筑立面的整体结构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广告的利用不断丰富沿街建筑立面的肌理特征。

3.3坚持可持续性的原则

街道风貌并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变,可以说它是不同历史阶段街道形态的一种叠加。从这一点上来看,街道风貌的发展也是延续性的,在建筑立面改造过程中,应该尽量利用建筑立面上的细部,展开更加合理的色彩规划和装饰设计,以上这些设计均应在我街道整体特色的基础上进行。

在统一的街道风格之下,在功能设计中应该结合不同地段与不同功能,对不同的建筑立面设计进行采用。本商业街道的东段和老城区之间相隔一个街区,居住和商业均占有一半的比例;中段是以商业街为主的城市中心,沿街设置了很多店面,其中存在很多大型商贸建筑,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商业气氛;西段主要以办公和居住为主。由此来看,在东段的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侧重,针对老旧的建筑进行相应的美化,将环境的宜人之处突出出来;在中段的设计中将重点放在营造繁华的氛围上;在西段的设计中,将重点放在突出城市的整洁风貌上。图2为某市城市街道建筑立面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供参考。

图2 某市城市街道建筑立面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街道形象的品位也得到而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将新时代沿街建筑立面的改造与设计工作做好,已经成为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诚然,除了建筑立面的影响之外,道路铺装、市政设施以及城市绿化等元素也是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不容忽视的重点内容。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城市建筑与街道空间分析、沿街建筑立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街道景观整治中沿街建筑立面的方法三方面对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4 结语

[1]何璐珂,程亮,陆宜旺.浅谈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的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以武夷山市武夷大道市区段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为例[J].福建建筑,2010(8):17~19+22.

[2]陈立,赵倩.城市街景整治中沿街建筑存在的问题——以乌鲁木齐街景整治为例[J].江苏建筑,2012(5):10~12.

[3]刘坤,岳晓琴.对西安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以翠华路街景整治规划设计为例[J].中华建设,2009(9):64~65.

[4]金观强.旧城区城市干道综合整治的可操作性研究——以綦江县九龙大道街道综合整治设计为例[J].室内设计,2011(3):45~49+44+36+35.

[5]武赟,陈志诚,谷康.浅析旧城改造中的街道景观整治——以宁波市道路景观整治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4(4):153~155.

TU984.2

A

1673-0038(2015)18-0017-02

2015-4-15

猜你喜欢
外墙街道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热闹的街道
外墙XR新型保温材料的施工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外墙保温技术探讨
热闹的街道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