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角下包头方言中词汇特点与运用

2015-11-02 02:10刘旭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叠音词头普通话

刘旭

摘 要:包头方言属内蒙西部方言,内蒙西部方言又属北方方言,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而包头方言无论从语音上,或者是语词上,与普通话都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但是作为方言,毕竟与普通话有所区别,目前还没有形成强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交际语言,虽然随着普通话的提倡和推广,语言交流基本在向普通话靠拢,但语言使用的混杂现象和各说各话的现象依然非常普遍,在方言使用方面,仍以包头方言为主。基于此,探讨地域文化下包头方言中词汇特点及其应用策略。

关键词:地域文化;包头方言;词汇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0013002

包头方言词汇极为丰富,与普通话相比较,不仅有大量与普通话相同的词汇,还有大量特殊的方言词汇。如脑(扛)、海厉(特别)、泡(滚)、槌头(拳头)、牛牛(甲虫)、泊洞(坑)、讨吃子(乞丐)、半吊子(二百五)、黑眼(憎嫌)、天每(天天)、结嗑(口吃)等。这些都是为普通话所没有的方言词[1]。

一、包头方言概述

包头方言的演变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自古以来,包头是阴山与黄河的重要屏障,环境比较封闭。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包头是汉族人聚集的地方,也是少数民族南下的主要地区,与历朝历代的民族区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言上,包头的语言介于汉语与蒙古语之间,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包头的方言呈现出开放与保守两种格局,并且在语言上多以方言为主,且方言、词汇以及语法的组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语音层面看,包头方言语音中存在的历史层次指语音中有的可能代表较早期的读音,有的代表较晚期的读音,有的预示着语音演变的趋势。如包头方言中青昆两区的入声韵尾和入声调消失得比较厉害,而东河区则保留较多古入声字。细细考察,应保留有上古语音层次、中古语音层次、唐五代西北方言的语音层次及近代汉语的北方语音层次。在词汇系统中也沉积着不同的历史层次,如包头方言中 “爹\爸爸”“圪仰\躺”,在包头方言中,“\”前为较早的词,后为较晚的词。考察词汇的历史层次,对于考察方言之间的历史、现实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法中也存在不同的历史层次。如

“那个\他” “那些\他每” “\”前为较早的语法形式,后为较晚的语法形式[2]。

 二、包头方言中的词汇类型

在语言三要素之一的词汇方面,包头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是差别最大的一项。

(一)名词

1仅就亲属的称谓一项来说,就可见其差别的一斑了。在包头方言里,父亲叫“达”,二叔叫“二爹”,二婶叫“二妈”,祖母叫“娘娘”。

2有叠音现象。叠音的方式是:“AA”“ABB”。叠音的情况是:多集中在单音节词和偏正关系的双音节名词中。如“线——线线”“绳——绳绳”“树叶——树叶叶”“山坡——山坡坡”,等等。

3有词头“圪”。以“圪”为词头的名词,如:“圪梁——梁”“圪卜——坑”“圪拉——空隙”“圪崂——角落”,另如“圪节节”“圪尖尖”,等等。

(二)动词

1有单音节的,如“舁”(共同抬东西),“moo(计算机无此字:左目字旁,右毛字旁)”(

瞧),也有多音的,如“忽兴”(动弹、行动),“圪沓”(唠叨)等[3]。

2举出几个突出的例词,加以说明。

(1)抬:这个动词,在包头方言里,可以说是一个“万能动词”,它好像古代汉语里的动词“为”,也颇似普通话中的“搞”。譬如“学生作业没作完”,可以说“没抬下”。再如“东西拿来了”可以说“抬下了”。

(2)看:这个动词也有类似的情况。它有“做”或“办”的意思。一个人给一位客人倒水或倒酒喝,客人谦让,就会脱口而出,说“我看哇”!动词“看”,使用的场合也是比较多的[4]。

(3)耩:包头方言里的这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这个单音节动词的特点是:又铲又倒的两个动作。譬如:“耩饭”,这种动作是由锅而盆,或由锅而碗。另如“耩土”“耩煤”等等,也是如此。

3有词头“圪”和“日”

(1)以“圪”为词头的动词。如“圪转——转游”“圪搅——搅和”“圪道——

嘟嚷”“圪充——冒充”“圪吵——研究、商量”;另如“圪挤”“圪喘”“圪哄 ”“圪诌”“圪雌”等。

(2)以“日”为词头的动词。如“日显——出风头”“日哄——哄骗”“日踏— —遭踏”“日——辱骂”“日鬼”等。

(三)形容词

包头方言里的形容词,有些非常生动活泼,其中有单音的,有多音的,还有叠音的,等等。

1单音的:如“坎”(傻)、“灰”(坏)、“炕”(热)等。

2多音的:如“糊八害”(形容乱七八槽的样子),“急慌打忙”(形容急急忙忙的样子

)、“体得楞腾”(形容做事干脆利落的样子)、“滴溜连挂”(形容衣服破烂不堪,成条状、片状的样子)等。

3叠音的:其叠音形式有些大致和普通话里的形容词的叠音形式相似。如:“红彤彤 ”“绿茵茵”“白生生”“白泠泠”“黑洞洞”“忽辣辣”等。

4也有以“圪”和“日”为词头的词:(1)以“圪”为词头的词。如“圪溜”(不正)

,“圪料”(弯曲或不平),“圪腻”等。(2)以“日”为词头的词。如:“日秧”“日怪”“日能”“日脏”“日灵”等。

(四)数词

一般来说,包头方言里的数词和普通话的差异不大。

(五)量词

除极个别的量词如“一辆车”说成“一挂车”等有数的几个量词与普通话有差别外,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六)代词

包头方言里的疑问代词“甚”(什么),用得较为频繁。

 三、地域文化视角下包头方言中的词汇特点

(一)存在大量的分音词

所谓分音词,实际就是切语词。即取分音词上字的声母,下字的韵母和声调,切拼出的音,就是这个分音词的本字。如:圪→榄杆,黑浪→巷,不浪→棒,不烂→拌,骨拢→滚,忽栾→环,窟联→圈,不拉→拨,脱论→褪,特落→套,骨拉→刮,不来→摆,等等。

(二)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

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古语单字的大量保留

如称推为揎、抬为舁、盖为苫、喊为吼、也为亦、满为溢、旁边为畔、依仗为傍、擦拭为搌等;又如瓯、钵、缀、粜、滗、嗾、拙等,具有古汉语语义的单字在日常话语中触目皆是。

2古语词的频繁使用

在包头方言中,许多频繁使用的词都可以在古代典籍里找到依据。如谓人举止轻佻曰佻达,见于唐罗邺《蒋子文传》“嗜酒好色,佻达无度”;叫不识字的人为白丁或瞎白丁,见于《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称星星为星宿(音秀),见于《列子·天瑞》“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又见之于《颜氏家训·归心》“天地初开,便有星宿”,等等。而宋元以来文献中所习见的词语,在包头方言中更是举不胜举。

3杂以文言虚词

在方言之中存在非常多的文言虚词,虽然说没有得到频繁的使用,但是却仍旧存在一部分,如,何其苦、未之谅、无其数、以当无然、十之八九等。其中的然、之、其,都是文言虚词。此外如,不外乎、不惧乎、不虑乎、不惮乎、不离乎等,乎字的这种用法在文言中也极为少见,很可能是受文言的影响而变异产生的[5]。

(三)吸收了大量蒙古语词

从几千年前的宋代开始,蒙古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并且在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蒙古文化对中原文化有所影响,其中在蒙古词中随处可见汉语字眼。包头的方言在继承元朝、清朝白话文的同时,也将蒙古语词融入其中。同时,因为地域的关系,包头方言与蒙古语也存在着较多的接触,所以其中有许多的蒙古语词。如称杀为哈喇、官长为达拉嘎、突然为忽喇巴、聊天为倒喇、贼为忽拉盖、走为牙步、驴为耳直更、猪为嘎亥、我为抹奈、他为塔奈、头为讨劳盖等[6]。

四、结束语

总之,包头方言词汇有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之别,在这一点上,包头方言与普通话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这些基本词汇在形式上各方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对地域文化视角下包头方言中词汇特点进行分析,能够有利于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健.包头方言与串话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76—77.

[2]胡云晖.“黑国语”——包头方言中的隐语行话[J].阴山学刊,2014,(3):30—33.

[3]王家恭.包头方言中的反切词语探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2):58—60.

[4]张兴旺.包头方言中的疑问语气词[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3—4.

[5]王黎明.包头方言与普通话语音辨正[J].才智,2013,(22):190—191.

[6]胡云晖.“走西口”与颇具特色的包头方言[J].阴山学刊,2012,(3):97—100.

(责任编辑:刘东旭)  2015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猜你喜欢
叠音词头普通话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大具纳西语的词头a-
17
正确书写计算机系统内部使用的二进制倍数词头符号
法定单位升的符号“L”前添加S I词头后需改为“l”吗?
现代汉语词汇的叠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