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光源和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5-11-07 03:21丽,罗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徐 丽,罗 勤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南昌330000)

冷光源和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比较

徐丽,罗勤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南昌330000)

目的:比较冷光源和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采用光疗治疗的黄疸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蓝光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冷光源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儿治疗48h后和96h后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治疗黄疸中,采用冷光源治疗比常规蓝光源疗效显著,降血清胆红素浓度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黄疸;新生儿;冷光源;蓝光

新生儿由于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黄疸消退慢或新生儿本身黄疸程度重,很容易出现胆红素脑病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若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严重情况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安全[1]。对于新生儿黄疸通常采用常规蓝光治疗,但是疗效并不理想。本研究比较冷光源和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采用光疗治疗的黄疸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无器质性疾病,排除溶血病、肝功能异常等[2]。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1~25d,平均(13.5±2.4)d,体质量2786.6~3846.9g,平均(3316.8± 134.3)g,其中足月儿38例,早产儿9例,过期产儿8例。观察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1~26d,平均(14.0±2.7)d,体质量2814.5~3798.8g,平均(3306.6±148.3)g,其中足月儿37例,早产儿8例,过期产儿10例。两组黄疸患儿各项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所有患儿实施治疗,口服茵栀黄口服液等,并给患儿戴好眼罩,防止光线对患儿眼睛造成伤害,同时给患儿会阴部做好防护措施。

对照组采用传统蓝光治疗,每隔8~12h照射1次,每次照射12~16h,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采用冷光源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相同,在治疗期间保证患儿所需营养补充,并由专人为患儿翻身操作,及时安抚患儿,为患儿清洁皮肤,做好体位护理等。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黄疸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8h和96h检测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儿黄疸全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患儿黄疸大部分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无效:患儿黄疸未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未下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黄疸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2.2两组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48h后和96h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黄疸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x±s,μmol/L)

3 讨论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会对新生儿中枢神经造成损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黄疸新生儿由于病情重,病情延续时间长,而且新生儿血脑屏障未完全发育,诸多原因导致新生儿很容易诱发胆红素脑病,严重影响新生儿的正常生长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对新生儿黄疸症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3]。

在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诸多治疗方法中,光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光疗主要是通过光疗仪器,通过其发出的特定光源作用于患儿体内的胆红素,产生光化学作用,目前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而且在以往蓝光照射治疗中,充分体现出了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以及对患儿产生的不良反应小等优势,说明了特殊光源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可行性[4]。但是,常规蓝光治疗的光照强度相对较低,并且蓝光治疗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削减治疗效果,达不到最佳理想疗效[1]。而且如果长时间持续性治疗,由于常规蓝光自身散发热量过高,会加速患儿体内水分蒸发,导致患儿体温过高和脱水,而且蓝光照射出的紫外线光谱对患儿皮肤有潜在风险[5]。

与蓝光光源相比,冷光源光能量强度更高,而且相对来说,冷光源更符合胆红素转化的最佳吸收条件,对降低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效果显著,而且冷光源散发辐射热量少,患儿治疗期间处于相对恒温环境中,可减少体内水分蒸发量,且可避免光源热能对患儿皮肤造成灼伤[6]。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冷光源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前血清胆红素与对照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48h和96h,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而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0.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冷光源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优于采用常规蓝光治疗,操作简便,降血清胆红素更快,疗效显著,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1]李荣梅.新生儿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退黄治疗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8):77-78.

[2]瞿小华.冷光源与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38-39.

[3]江英,王君庆,刘红霞,等.LED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6):81-83.

[4]贡艳萍.探析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107.

[5]胡江,李晓原.新生儿黄疸光疗仪的发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6(7):22-26.

[6]帅向华,包云芸.冷光源蓝光治疗早产儿黄疸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6):654-655.

R722.17

B

1002-2376(2015)12-0007-02

2015-11-05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