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特色的动画文化培育与建立

2015-11-08 01:50邹先祥
戏剧之家 2015年22期
关键词:动画片动画传统

邹先祥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谈中国特色的动画文化培育与建立

邹先祥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重点培养一批富有创造力、懂设计、具有文化内涵、会经营的动画人才已成了业内共识,尤其培养“中国原创”,培育和建立“中国动漫文化”是解决我国现在动画发展困难问题的根本途径。

传统文化;底蕴文化;传播媒介;动画文化;文化战略;市场效应

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是我国动画创作黄金三十年,在这期间我国动画片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到达了世界一流水平,艺术风格上也是与国际有区别属于独树一帜,比较具有代表性。我国动画水平能有这么高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先后发展了水墨画、皮影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等。如50年代的动画片《神笔》,60年代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70年代的《哪咤闹海》、《三个和尚》,80年代的《黑猫警长》等多次获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片大奖。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兴起,国外动画的涌入,许多外国动画形象已经成为青年人眼中新时代的视觉偶像。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20多年,中国动画创作力、作品艺术风格、故事感染力等全方位萎缩,几乎与国际奖项无缘,使这种百花齐放的辉煌没有保持下来。

现在我们国家的动画行业有许多问题存在,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缺乏品牌动画、品牌形象。动画片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也是一种国家艺术形象。在传播过程中也间接地传播了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是我们传承文化的一种精神。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意识到艺术的本体就是文化的传承加以创新才能打造品牌效益及艺术价值。深度挖掘我国传统民族优秀文化,创新塑造新时代品牌民族形象。在动画片行业里面,我们应该多在这方面思考。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动画片行业所思考的问题了,它已经具有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上的承上启下的意义。因此,重点培养一批富有创造力、懂设计、具有文化内涵、会经营的动画人才已成了业内共识,尤其培养“中国原创”,培育和建立“中国动漫文化”是解决我国现在动画发展困难问题的根本途径。

“‘文化’一词用来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依据的共同观念体系,即该民族的概念设计,或共同的意义体系”,它直接为人类提供“一些标准来决定是怎么样……可怎么样……觉得怎么样……该怎么样……以及应如何对应等”。动画文化主要由意识文化观念形态、剧本原型内容形态、手法表现形态、产业扩展延伸形态构成。因此,要培育和建立中国动画文化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开始。

一、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形态,加强传统美德在动画文化中的融入

动画文化观念形态又由价值标准、观念层次、文化理想等构成。在动画片领域文化理想是最为核心的部分,价值标准是动画文化理想内在的细则化的度量衡。它从纵向则发展成了更加抽象的动画观念,从横向则扩展为文化行为主体的趣味和审美感知。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创造不同的文化,这是我国悠久的多民族文化之所以多姿多彩的原因。我国劳动人民重视在世,热爱生活,而不去追求天国,寄于幻想。因此,我国人民祈望有美好的现实生活,并延续这种现实,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人修身养性,追求至善至美,达到幸福的永恒。因此,在动画创作中,要深入研究和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传统元素、传统语言、传统价值取向、情操趣味与审美感知。在民族创新文化上面我们应该多做对比,多思考,多实践,不要总是模仿别人的模式使自己的创新能力缺乏生命力。在借助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开发一些新的文化血液相结合,也不要一味地照搬传统文化体现而缺乏创新能力。例如动画片《猫和老鼠》中幽默、滑稽、搞笑的场面折射出美国人的文化观念:重视智慧、自由、无限想象、幽默风趣等。它符合新时期儿童追求个性张扬、无忧无虑的特点。

二、学习和运用中国传统艺术手法,改进和丰富动画文化表现手法

中国动画辉煌三十年中的作品中先后产生了剪纸动画、皮影动画、木偶动画、水墨动画等。而这些表现手法正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因此,我们的动画不要一味模仿西方,强调科技含量、特技合成等给人以虚幻的东西,要充分运用中国传统的戏曲、剪纸、皮影、木偶、水墨等艺术表现手法,中西结合,丰富国产动画文化表现手法。

三、强调民族特色元素,塑造动画剧本形象个性特点

中国的动画创作喜欢“画地为牢”,照搬照抄西方流行的动画形象,中国学者张新雄先生就说过,在中国的动画片设计中形象设计都没有自己的创新思维。比如湖南设计的动画大多都是猫、上海就设计青蛙、深圳一直设计乌龟。在一成不变的形态下都只是在学习迪士尼的步伐,没有学到迪士尼的创新思维。假如今年迪士尼设计出一只狗,那么估计中国的动画明年也会出现狗。动画设计也需要向高手学习,但是照搬高手的动画设计就永远也跳不出别人的思维了,自己永远无法创新。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的吉祥图形、吉祥物、图腾物、武术形象、历史人物、流传故事与传说等。除了形象创新外,还要在剧本上创新。剧本首先要有自己特色文化的东西,但不是简单地照搬历史,不是照搬《三国演义》,也不是照搬《十万个为什么》,而是在这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二度创作,展开自己的想象力。为什么中国做不出来花木兰动画,而美国做出来了?写动画剧本的人要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有很多大作家,但他们不愿意为动画写剧本,认为还是写电视剧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这也许是中国动画在很长一个时间段里的一个瓶颈。

在我国的动画片创作中形式内容多在于教育,都是比较沉重落后的思想。就比如《海底世界》和《蓝猫三千问》中文物动态及表情都是比较简单,而且有的话语连成年人都看不懂。《海底世界》在表达妈妈寻找自己孩子过程中,动物鱼的表情是非常生动的,即使没有太大的主题也是非常生动,中国动画的主题能不能再轻松一点?

四、加强动画形象产业深层次的开发,逐步建立中国动画产业市场效应

动画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文化传播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和形式来进行,才能深入人心,传达自己的观念、审美情趣,从而影响他人。国外的动画片大多数是在迪士尼或者吉不力动画工作室完成。他们在场景、人物、情节、题材上面的扩展都是比较前卫的,出现了迪斯尼与日本动画为代表的两种主要的商业形态。吉布力的动画大师宫崎骏的《风之谷的娜乌希卡》(1984年)、《邻居龙猫》(1988年)、《小魔女的速递》(1989年)分别占据了《电影旬报》当年评选的最佳影片的榜首,2001年的《千与千寻》的票房收入竟然超过美国巨片《泰坦尼克》。在美国,整个动画产业已经走出了动画文本生产的单一赢利模式,在开发出流行的动画明星后,紧接着就是服装、文具、玩具、工艺品,甚至是推出了相关主题和形象的画册、游乐园等,直接把动画幻觉变成可触可摸的现实物象。1994年制作的《狮子王》,票房收入为3.13亿美元,而其他的综合收入则超过了10亿美元,远远大于动画电影本身的收入。可见他们把动画形象作为一个经济产业,进行各式各样的生产与开发,形成延伸的品牌形象产品,再次满足消费者。中国的动画文化氛围需要进行动画产业的烘托,需要对动画形象的第二次和更深层次、多方位的多视角的开发。

[1]刘小林.动画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罗杰・M・基辛.北晨编译.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M].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53.

J9

A

1007-0125(2015)11-0141-02

猜你喜欢
动画片动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推荐一部动画片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