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际经》对灵宝经的扬弃

2015-11-08 01:50崔启华
戏剧之家 2015年22期
关键词:灵宝真人道教

崔启华

(山东大学 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

《本际经》对灵宝经的扬弃

崔启华

(山东大学 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

七世纪初问世的《本际经》,在隋唐之际佛道论衡的背景下,对灵宝经加以套用、拼凑、改造、综合,融入富有时代特征的思想内容。明托神授,宗本《老子》,强调老子之说乃至道教教义优于佛教;摒弃方术,改造“法信”等道教原有观念,表现出道教的开放性;“十二法印”的创制,表现出与佛教的对抗性;摄取佛学词旨,杂糅佛教教义,以与佛教思想相类似的论说方式,试图创立道教自己的富有思辨性的义理。《本际经》对灵宝经的继承与改造,反映了隋唐时期道教思想的某些转变。

《本际经》;灵宝经;老子;法信;法印

据唐代武周时僧人玄嶷在《甄正论》中称“至如本际五卷,乃是隋道士刘进喜造,道士李仲卿续成十卷”。①《本际经》的确在宗教层面上反映出隋代及唐初流行的主要思潮,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道教徒造作经书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北齐文宣帝废道,北周武帝废佛、道,对道教徒产生了震慑作用;佛道辩经屡遭失败,并被指责剽窃佛经为己用,道教徒已不敢公然抄袭、篡改佛经。即使在佛道政策宽松的隋代,公然篡改佛经也有受到严惩的。大业十三年(617),五通观道士辅慧祥因改《涅槃经》为《长安经》被杀。②其次,北周和隋代均有官方修订或官方认可的道书可供援引,道教徒们可依据这些道教类书造作、选编新的经书。第三,隋代道教在政治上地位的提高,使他们在造作经书时也尽可能地去掉方术的成分,以避免受到轻视和指责;另一方面,为对抗佛教,他们借鉴佛教思辨方式,宗本《老》、《庄》,有创造性地阐发道教思想。

《本际经》的造作者已不敢公开征引佛经,只能摄取佛教词旨,并援引北周和隋代的官方修订或官方认可的道经,加以引用、套用、拼凑、改造、综合,从而给所造道经披上合法的外衣。

《本际经》依托灵宝经、升玄经及其它道经,窃取隋唐之际流行的佛教教义,试图建立起足以与佛教抗衡的大乘意义上的道教义理。

一、对《老子》的重视

《本际经》体现了晋末、南北朝以来道教经书造作的一个特点,即承玄学余绪、摄佛学词旨,暗本老庄,明托神授,使道经充满浓厚的玄学气息,杂糅佛教教义。③

《隋书·经籍志》云:“大业中,道士以术进者甚众。其所以讲经,由以《老子》为本,次讲《庄子》及《灵宝》、《升玄》之属。”在敦煌道教写卷中,属于灵宝经类的写卷为251件,约占道经写卷的半数。④可推知灵宝经在唐代前期是流行的道经之一。东晋时成书的《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敦煌本)甚至说:“道言:世人有宿缘,当得供养太上三洞灵宝经法师一人,胜黄赤道士千、阿罗汉百。阿罗汉,谓已得神通灭度之道。夫罗汉去仙道犹尚远焉。子得供三洞法师。”⑤(P98)

《本际经》对老庄学说的重视,不仅体现了隋唐之际老子地位的提高,也反映了自葛洪之后老子及庄子学说在道教中逐渐受重视的史实。灵宝经中的有些道书也比较重视《老子》。东晋问世的《太极左仙公请问经》云:“道家经之大者,莫过五千文,大洞玄真之咏也。此经虚远,诵之致大圣为降云车宝盖,驰骋龙驾,白日升天。五千文是道德之祖宗,真中之真,不简秽贱,终始可轮读。敷演妙义,则王侯致治;斋而诵之,则身得飞仙,七祖获庆,反胎受行,上生天堂,下生人中王侯之门也。”⑥(P120)

《本际经》继承了灵宝经重视《老子》的传统,《本际经》卷五《证实品》称《老子》是“大乘之经”,应源自古灵宝经《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有言:“言臣等今归命太上无极大道至真,无上三十六部尊经宝符,太上三尊”,“子应常思虚无真人、高上大法王、大千乘贤、世号老子者也。老子,玄中大法师矣。其以道眼观诸天人善恶,子弘此道,恐必飞仙。得妙之日,当知是经之不虑也。焕乎洞寂之文,大道之旨,尽于此矣”。⑦(P105)

二、“法信”观念的改变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中有“法信”一词,“高才至士好讽诵,求自然飞仙之道者,具法信纹绘五千尺,与灵宝一时,于名山峰受之”,“法信效奉经之盟也”。⑧(P239)这本不奇怪,因为其它灵宝经中如《太极左仙公请问经》、《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⑨(P104,106)等都有“法信”一词。但是,《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中有“十善念”之说,摘录如下:

太极真人曰:修斋之道,常行十善念:第一为道念四大,令得七世父母免脱忧苦,上升天堂,衣食自然。第二念帝王国主道化兴隆,庠序济济,皇教恢弘,威仪翼翼,普天所瞻,民称太平,六夷宾伏,妖恶日灭,贤圣日生。第三念法师功德大建,教化明达,俱获飞仙。第四念同志学人,早得仙道,更相开度。第五念亲属和睦,好尚仁义,贵道贱财,行为物范。第六念损身布施道士及饥寒者,天下民人,各得其所。第七念蠕动蚑行,一切众生,咸蒙成就。第八念首谢前世今世生死罪对,立功补过。第九念家门隆盛,宗庙有人,世生贤才。第十念尊受师经,无敢中怠,平等一心,广度一切,我身升仙,白日登天,拜见太上,永成真人,服五色灵液,与道合同。⑩(P109,120)

而《本际经》卷一《护国品》中也有“法信”一词,没有在《本际经》其它诸品中出现过,并且有“十善愿”之说:

正一真人三天法师,白天尊曰:臣以愚劣,忝在道流,受命三天法师之任,既奉尊命,不敢藏情。若将来世,有善男子善女子,来诣师门,求欲请受,不审,传授其法云何?天尊答曰:传此经者,不须法信。当观其心,具十善愿,便可授之。何谓十愿?一者愿离世间秽杂境土。二者愿得出家,舍俗恩爱,随缘告乞,广建福田,常行慈忍,永离人我。三者愿逢胜友,引接开示。四者愿值明师,谘受上道。五者愿闻正法,如说奉行。六者愿见天尊,亲承圣旨。七者愿度一切,后己先人。八者愿以法音,广宣愚暗。九者愿诸众生皆发道意,劝造经像,修营灵观,香花灯烛,随力供养,令诸未悟,普见法门。十者愿我此心,坚固不退。具此十愿,授与此经。⑪(P218,219)

对两者进行比较,《护国品》中“十善愿”的第一、第三、第四愿还能与《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中“十善念”的第一、第四、第三念勉强对应起来。但两者在观念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中的“十善念”,是为“修斋”,而《护国品》中“十善愿”则与“法信”紧密相联,是传授经文与否的前提。

“法信”是道教信徒接受经戒法箓必须缴纳的信物,通常为金玉绢帛等财物,名目繁多。《本际经》的“法信”说已不再要求信徒交纳实物作为“法信”,重视内心的虔诚和修养,具有“十善愿”便可授予其经书,表现出某种开放性,可以更多地吸纳信徒,这是对传统道教做法的扬弃。不管《本际经》的“法信”、“十善愿”是不是出自《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本际经》强调的是修道要修心。

三、对昔教、杂术的排斥

作为古灵宝经之一的《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中将之称为《灵宝灵书经》⑫(P612),已表现出对“诸杂法,导引养生法术”、“小品经”等的排斥,认为在小劫、大劫来临时,其必将灭没。

天尊言:我历观诸天,从亿劫以来,至乎今日,上天得道高圣大神,及诸天真人,三清九宫五岳飞仙之人,莫不悉从灵宝受度,而得为真仙者也。次观南陵朱宫之中及九灵福堂,天给宿福魂神自然厨食,亦莫非在世供养灵宝,行斋持戒,发自然之心,作诸功德,灭度而得升上福堂,受食天厨者也。斯经尊妙,度人无量,大劫交周,天崩地沦,四海冥合,金玉化消,万道势讫,而此经独存,其法不绝。凡是诸杂法,导引养生法术,变化经方,及散杂俗,并系六天之中、欲界之内,遇小劫一会,其法并灭,无复遗余。其是太清杂化符图,太平道经,杂道法术,诸小品经,并周旋上下十八天中,在色界之内。至大劫之交,天地改度,其文仍没,无复遗余。其玉清上道,三洞神经、神真虎文、金书玉字、灵宝真经,并出元始,处于二十八天无色之上。大劫周时,其文并还无上大罗中玉京之山七宝玄台,灾所不及。大罗天是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天之上天也。故大洞真经,灵宝洞玄,洞虚洞无,自然之文,与运同灭,与运同生,包罗众经,诸天之宗。志士长修,致得神仙,长生度世,白日飞行,驰骋龙驾,洞入虚无。能奉之者,供养恭敬,七祖生天,转轮圣王,世世不绝,与善因缘。⑬(P744-745)

上述推崇灵宝经,贬低其它杂经、杂术的思想在《本际经》中有所体现,引文中的“玉清上道,三洞神经、神真虎文、金书玉字、灵宝真经”之语,在《本际经》卷五《证实品》中有相似的说法:“帝君所宝,玉清隐书,上清高旨,神真虎文,太清神丹,琴心要诵,唯深隐秘,不使中仙所闻而乃见”。《本际经》卷三、卷六有“小乘导引丹药”和“小乘导引杂术”之语,将“导引”、“丹药”、“杂术”等被视为“小乘”之教。

《本际经》对道教导引、丹药及杂术的排斥也继承了《升玄内教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的说法。《玄门大论·三一诀》引《升玄内教经》云:“汝昔所行,名为真一道者,是则阴阳之妙道,服御之至术耳,非吾所问真一,此昔教也。”⑭(P401)晚于《本际经》的《道教义枢》卷五《二观义第十七》:“二观者,定慧之深境,空有之妙门。用以调心,直趣重玄之致;因之荡虑,终归双遣之津。”⑮(P234-235)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无上秘要》卷三七录有此经。全书包括三十六部短经,分为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三类,各有十二部;后世道书也有称之为“指太上灵宝洞真十二部”、“太上灵宝洞玄十二部”、“太上灵宝洞神十二部”,各篇经文格式相似,皆先述经文,后附四言偈语及十二灵符。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中的《太清境·内秘经》认为吐纳、还丹、咽气、坐忘等诸法皆是“术”而非“道”,“术立则道消。所谓修真者,当因术以明道,而至于道。”《本际经》卷六《净土品》和卷九《开演秘密藏品》亦继承《太清境·内秘经》的上述说法:(卷六)“谓诸众圣修种种术,善巧方便教导众生”,(卷九)“……修诸余法术。但为五浊诸众生等,未了此经深妙之趣,先示余法调伏其心,遮断烦恼四魔恶贼”。

四、十二法印

《本际经》卷二《付嘱品》的“十二法印”义中也能看到《太上三十六部尊经》的影子。《付嘱品》“十二法印”的内容引录如下:

“一者世间有为之法,皆悉无常,即生即变,即老即灭。逝水电光,莫之能比。诸天寿限,期满亦谢。随业流转三恶道中。大期死坏,易可知觉。变异无常,世不能了。三清之人见生灭相,觉无常苦。智明了故,体无相故,以智慧力,能知能觉,忘不著故,不以为苦。而是任放,恬愉安乐,解未圆故,随念生灭”。

“二者一切世法,皆无有我,不得自在,非真实故”。

“三者世间有心之法,皆悉苦恼。何以故?逼迫无常,迁灭变动。苦有二种,一粗二细。云何为粗?一切受生,老病死坏,怨家合会,恩爱分离,所求不称,是名粗苦。云何细苦?即细无常,念念损坏,冥是苦恼,人不能知,是名细苦”。

“四者一切世间不净秽恶,亦有粗细。粗者可见,细不可知。如世肉身,皮肤血脉,大小不净,尸形臭烂,是粗不净。烦恼结漏,慧者弃薄,是细不净”。

“五者万物皆是空无性,无真实故,假合众缘,皆相因待”。

“六者出世升玄,至道常住,湛体自然,无生无灭,离有为相”。

“七者真一妙智,自在无碍,神力所为,随意以辨,故名大我”。

“八者离二无常,不受诸爱,心相寂灭,故名清净”。

“九者至道真实,非伪杂身,是金刚身,故名善有”。

“十者是世间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设,悉是因缘开方便道,为化众生,强立名字”。

“十一者生死道场,等无所有,无得无舍,是名解脱”。

“十二者正道真性,不生不灭,非有非无,名正中道”。

⑯(P222,223)

上述“十二法印”充满了佛教名相,主要论及道体、道性方面的义理。“十二法印”中的第一、第二、第三法印,主要说“法无常”、“法无我”、“一切皆苦”,与原始佛教的“三法印”⑰几乎完全一样,第一、第二法印与大乘佛教的“三法印”中的前两个法印相同,“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⑱然而,卷二《付嘱品》的“十二法印”中第十、十一、十二法印中各有一个词,分别是“名字”、“解脱”、“道”。这三个词出现的顺序,让人联想到《太上三十六部尊经》中《太清境·真一经》的偈语及灵符。

《太清境·真一经》中的偈语云:“汝等一切,未见未闻。从今以去,悉见悉闻。当归依道,行此事时,叹其功德,入功德海。无为会道,念心发心,无量因缘,无量果报。无为之法,成道名字。无碍解脱,是名真道”,配有十二个“真一经灵符”。⑲

《太清境·真一经》的名称,加上偈语中的三个词能与“十二法印”中的第十、十一、十二法印中的各一个结尾词相对应,这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本际经》的全称是《太玄真一本际经》,两部经的经名共有“真一”字样,又有词语对应,《本际经》有可能是在上述偈语的基础上造作出“十二法印”。还有《本际经》的造作者可能不十分清楚佛教“法印”的含义,以为它是类似道教中的灵符、云篆、图局之类的东西,因而选择与《太玄真一本际经》经名中“真一”字样相关的一部道经中的灵符字,作为本教的标志,与他所理解的佛教“法印”相抗衡。用数字“十二”来规定法印数量,是因为《太上三十六部尊经》各经(包括《太清境·真一经》)中的灵符字正好是十二个。

《本际经》套用灵宝经的外壳,贯以富于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包括当时佛教界热门的议题),提升了《老子》的地位,对“法信”等观念进行了改造,反映了隋唐时期道教思想的某些转变。道教出现了去方术化的趋势,同时加快了义理化进程。《本际经》对灵宝经的继承与改造,既是道教开放性的表现,体现了“道教之真精神”,⑳又是隋唐之际佛道论衡的背景下的必然之举,道门中人“不得不提出一系列与佛教思想相类似的论说方式,试图以此捍卫其意义系统之神秘空间”。21

注释:

①参见《大正藏》第52册No.2112。

②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A].选自《大正藏》第52册No.2104。

③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61.

④姜伯勤.道释相激:道教在敦煌[A].《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北京:三联书店,1998.49.

⑤⑥⑦⑧⑨⑩张继禹.中华道藏(第四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⑪⑫⑬⑭⑮⑯⑲张继禹:《中华道藏》第五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⑰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98.

⑱参见《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正藏》第25册,No.1509。

⑳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52.

㉑姜生,汤伟侠.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1.

B958

A

1007-0125(2015)11-0261-03

猜你喜欢
灵宝真人道教
基于河南省道S250线灵宝—朱阳段改建工程的地质灾害特征研究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灵宝人大:认真履行“两个机关”工作职责
西夏道教补议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我家娘子是把剑
仙君,你的宝宝掉了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