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在幼儿园『火』起来

2015-11-09 10:26河北高碑店市第二幼儿园张乃艳
幼儿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红色微课幼儿园

河北高碑店市第二幼儿园 张乃艳

让微课在幼儿园『火』起来

河北高碑店市第二幼儿园 张乃艳

史宏亮摄

“微课”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教育时代的来临而时兴起来的一个新词。对很多幼儿园教师来说,这是一个新生事物。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活动视频(课例片段),也可包含与该教育活动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乃至素材课件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共同“营造”出一个主题式的、半结构化的资源单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可以这么说,微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与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生动、形象的在线课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适当使用微课资源,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促进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的效果。

对于微课,我经历了一个从一窍不通到慢慢熟悉再到灵活运用的摸索与学习的过程。

我第一次接触微课是在去年参加河北保定市教育局组织的第一次教师微课大赛活动时。我是一个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的人。到底什么是微课呢?我的第一直觉就是教育活动片段或压缩版视频实录。我心想:把30分钟的活动时间精简到10分钟还不容易?于是,我也精心组织了一个小班语言活动“藏在哪里了”,用录像机录制下来以后,把自认为精彩的片段利用格式工厂进行了剪辑,时长为8分钟。我将作品寄给了教师微课大赛组委会。就在我还没来得及得意的时候,接到了我的参赛作品被淘汰出局的消息。我是个不服输的人,这次的失败更激发了我学习与研究微课的兴趣。于是,我上网观看了很多优秀的微课作品,逐渐体会到微课“课微意义不微”的特点。微课时间虽短,但信息量很大,它并不是教学过程的压缩,而是一个基于教学设计,使用多媒体技术,针对重难点进行集中演示的音/视频,时长一般在5分钟左右。优秀微课的特点是构思巧妙,短小精悍,剪接技术精湛,能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优秀微课不仅给我以美的享受,也使我相信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适当利用微课这种新载体,可使幼儿的学习更有效。于是,我下载了专用于微课制作的录屏软件,通过反复摸索学习,终于掌握了利用PPT与录屏软件相结合进行微课录制的方法。

掌握了微课的录制方法后,我又精心准备了一个大班情境美术活动“红色的畅想”。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出发点是想改变原来美术活动中教师出示范画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我首先利用PPT做好课件,在第一环节抛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红色呢?”开放性的问题促使孩子们积极发挥想象,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熟悉的各种红色物体。我对幼儿说出的红色物体进行了分类,如红色的食物、红色的场景、红色的动物、红色的植物等,并加以适当补充,以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同时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达相关经验或感受的欲望。接着,我要求幼儿用红色进行创意绘画,并把所需材料一一列举出来。在操作过程中,我结合儿歌“小纸团喝喝水,画纸上亲亲嘴”,引导幼儿先在画纸上画出红色轮廓,并发挥想象,大胆添画,同时鼓励幼儿讲出有情节的故事。为丰富幼儿对红色的感觉,我还设计了延伸活动,鼓励幼儿用红色卡纸创作撕贴画、用红色粘土开展塑形表现等。这个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5分钟,但有效达成了活动目标,突破了活动重难点,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体验到了主动学习与动手操作的无穷乐趣。

史宏亮摄

微课做好后,我立刻把它上传到幼儿园网站和班级博客中,与同事和家长们分享。这个微课作品得到了同事的肯定,园里也由此掀起了一个研究和制作微课的热潮,我则成了“微课教员”。老师们结合各自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尝试,制作出了一批风格各异的微课作品。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手指点画”“可爱的蔬果造型”“好玩的刮画”,安全活动“紧急电话我会打”“交通标志我知道”,体育活动“小青蛙捉害虫”“有趣的滚铁环游戏”,社会活动“动物的隐身”“保护环境我知道”等。以大班数学活动“0的认识”为例,这个活动的目标为:1.初步认识数字“0”;2.了解“0”的两种基本含义:0既可表示没有,也可表示起点。在这个微课作品中,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可视、可听的资源,帮助幼儿加深了对“0”的两种含义的理解。如当“0”表示起点时,我们通过展示直尺和温度计上的“0”,帮助幼儿理解了“0”的两种含义,而后鼓励幼儿进行发散思维,以“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数字‘0’”的问题,引导幼儿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以提升幼儿的经验。这样的微课使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活动增添了生活性与趣味性,很受幼儿和家长的欢迎。可以说,这些微课作品记录了老师们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大量教育资源,体现了智慧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老师们逐渐认识到,微课的最大优势是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传递出精华内容,引发学习者的思考,不仅能提高教育活动组织的质量,对于转变教科研的观念,也有积极作用。

我们还利用微课所具有的“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将微课这个工具运用到家长课堂与家园互动中。我们尝试根据家长会的主题,录制一些相关内容的微课作品。如针对小班幼儿常常出现的争抢玩具、不会分享行为,我们录制了微课《学会分享,快乐生活》。这个微课首先展示孩子争抢玩具的现象,并结合幼儿年龄与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了成因分析,然后通过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建议,指导家长有意识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我们还录制了一些适宜家庭开展的亲子游戏,如“翻绳游戏”“大手牵小手一起去春游”等供家长参考。有家长对微课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动要我们介绍微课的制作方法,积极参与到微课制作的活动中来。如妞妞妈妈制作的微课作品《让绘本和孩子一起长大》深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这些资源也成了我班班级博客中的精彩内容,家长们的点击率非常高。每年的寒暑假,我也会制作一些有关假期安排的微课作品,指导家长和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在利用微课开展家长工作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家长科学育儿理念的提升,也感受到了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可以说,微课对达成家园共育的目的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通过微课活动,我园教师对信息化与幼儿教育相结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教科研和日常教育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也大为提高。现在,我园老师常常说:让微课在幼儿园“火”起来,也帮幼儿园更“火”。

猜你喜欢
红色微课幼儿园
红色是什么
我爱幼儿园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欢乐的幼儿园
红色在哪里?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爱“上”幼儿园
追忆红色浪漫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