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幼儿园应带走什么等3则

2015-11-09 15:57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胃口起跑线云彩

孩子从幼儿园应带走什么

在北师大实验幼儿园百年园庆上,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致辞。她说,今天,我想跟各位大朋友分享的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底带走什么。我想说三个主题词。

第一主题词是“习惯”。幼儿园是一个培养习惯的地方。中国人所谓的3岁看老,一个幼儿园小孩,她的肌肉记忆,镌刻在她血液中的习惯有可能会记一辈子。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家成为一个巩固和延续这些习惯的地方,而不是颠覆这些习惯。

第二个是“相信”。我想说,相信是一种力量。幼儿园是给人相信的地方。就像小孩都相信有圣诞老人给他礼物,都相信童话里的小花小鸟有生命,都相信小花、小鸟、小猫、小狗是他的朋友,他对人也充满相信。

小孩子是懂得一诺千金的,他会知道集体的责任比他自己的利益重要。他会知道说好的事情是不能破坏的,这就是相信。所以,小孩子对人性的那种信和对于自己的那种信,伴随着他长大。每个小孩都是一个小太阳。小太阳终究是要来到这个充满雾霾的世界的。但幼儿园还是要培养相信。这种相信,长大后会变为一个公民的信念。

第三个是“想象”。看看这些叠飞机的小孩儿,他们可能都相信他们的飞机会飞到蓝天白云里去。小孩子的想象力是无垠的。女儿在2岁多跟我坐飞机的时候说“妈妈,我要到飞机外面去。我要用云彩堆雪人”。我说云彩怎么能堆雪人呢?她说:“嗨,你不知道,云彩要落到地上变成了雪,咱们就能用雪堆雪人了。但是在天上,是可以直接堆雪人的。”我很感激幼儿园给她的那种超乎逻辑的想象。所以我也想跟家长们说,我们能够保护孩子的非标准答案能多久就多久。幼儿园是给孩子们非标准答案的地方,是让他们用想象力知道这世界上的一切皆有可能。因为我们越成长,越会被逻辑和规则绑架,越会无奈地被很多的世俗左右。我们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是幼儿园的孩子会告诉我们,人有天真、有相信、有好的习惯。坚持这些,那么终身都在成长。

本刊记者

阅读的好胃口与好口味

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认为,童年时代的阅读与进食有着某种殊途同归的道理。许多现代父母都知道,在孩子的食量和消化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培养一种丰富、多样、不挑剔的良好胃口,对于成长阶段的身体来说具有基础性的营养意义。阅读的情形也是如此。在儿童时代,过于狭隘的阅读胃口与过于挑剔的进食胃口一样,很可能是缺乏益处的。因此,我们倡导孩子阅读多种多样的书,不论是虚构的还是现实的,知识的还是娱乐的,等等,以获取尽可能全面的精神营养。

这提醒我们,该如何为孩子规划合适、全面的阅读食谱。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一定是孩子最喜欢和最易于亲近的那类书籍。

其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想象力有关的阅读游戏应逐渐从图像过渡到文字的世界。那些与当代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故事,也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阅读书单上。最后,童年的阅读餐盘上不应只有小“我”的关切和趣味,也应有大“我”的视界与情怀。

阅读的好胃口同时是与好的口味结合在一起的。这意味着,我们为孩子提供的阅读文本不仅是丰富的,也应当是优质的。正如垃圾食品无助于儿童身体的成长一样,垃圾阅读也有损于孩子精神的成长。一种好口味的阅读将给予孩子一种心灵的判断力,从而促使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去选择那些优质的书籍,继而在长大成人之后养成一种纯正的文化口味。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

许多人误读了“起跑线”

你赞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当记者随机提问周围的朋友和同事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不赞同,还有人说:“就是这句话让中国的家长都失去了理智,让中国的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已不可考,影响力最大的,当数世纪之初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院士所提的“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作为生物电子学专家,韦钰有感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紧急调整儿童早期发展政策,提出必须重视早期教育。

韦钰认为:“神经教育学、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发现,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但儿童发展不等于儿童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更不等于提前教小学的课程,而是由父母用爱和陪伴来完成的。”

看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渐渐演变成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甚至提前学小学课程的口号,是被许多人误读了。

摘自《中国教育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胃口起跑线云彩
神奇云彩:大自然的画作
春天的云彩
品读
云彩的秘密
云彩大秀场
五行真经(9)
早春好食胃口开
《好胃口,兔子先生》
共进午餐
爱臭美的动物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