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何成为高危职业

2015-11-09 18:07廖仕洲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职业家长学校

廖仕洲

近年来,教师受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我们教师经常会因为自己的某个“不合适”的教育举动,让自己处于轻则扣绩效、挨处分,重至则丢公职的尴尬境地。这些都让人们认为:教师已然成为当下的高危职业。笔者无力去为如何让教师不成为高危职业擅自发表一点看法,只想从为何成为高危职业这个角度,作一些粗浅分析,意在让教师同行们了解自己的境地,明白自己为何“中枪”,以求在心理上减压,取得平衡,并在今后工作中调适自己的行为。

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中国近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社会诚信体系却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人们甚至可以为了达到一个目的罔顾道德、法律。加之中国受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浸润,形成了遇事讲情、理、法的强大氛围,社会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不唯规则。正是基于国情,中国的高考改革,怎样改都尚难于克服当前教育的弊端,甚至一些高中学校为了出成绩,直接打出横幅:没有高考,你干不过“官二代”;没有高考,你干不过“富二代”。于是乎,人人都反对应试教育,人人又被应试教育的滚滚洪流裹挟着前行。因此教育越来越背离其本真,这也许就是恢复高考38年以来难出大师的原因吧。许多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各种大量重复的训练,让他们不堪重负。加之现在的家长大都不能接受自己的小孩不够优秀的现实,于是乎层层加码,水涨船高。在重压之下,学生心理健康堪忧,学生自杀者有之,把老师当作发泄对象的也有之,因此也就发生了弑师事件。

二、国人的“英雄情结”

国人遇事喜欢讲立场而不是讲是非,当一起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往往把责任归结在看似强势的一方,因为这样更容易得到公众的支持,彰显“正义”。因此,每当有学生出事,教师、学校就难辞其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惯性思维:只要学生出事,就是教师、学校的责任。所以现在社会就涌现了很多怪象:媒体曝光的不二法则就是:凡是涉及学校、教师的负面事件尽管曝,因为他们不但不会惹上半点麻烦,还能赚取极高的关注度,并且还能以有良知的媒体人自居。老师们,你们的涵养,让你们在担责之后选择承受,却使大家揽到更多的责,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三、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溺爱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将来社会的主人。当下的人们要爱孩子,这无可厚非,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良好执行,我们的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就变得茫然了。就好比老农面对千顷田一棵苗,没有收获的喜悦,只有守望的恐慌。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变成了简单的给予和不讲原则的满足。过分的溺爱让孩子养成骄纵的品性。于是乎一系列问题就出现了:不懂感恩,没有敬畏之心,以自我为中心,抗挫能力差……而家长这时因为护犊子的情结,还在自欺欺人: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更有的家长把自己该负的责任全推给老师,甚至迁怒于老师。试想这种情况下,老师哪能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不整天战战兢兢,担心出错才怪。一旦学生出了什么状况,家长的棒子自然挥向老师,总要找到为此买单者。而社会层面的各项法律、政策、规定、制度在学生未成年时也都是溺爱有加,比如学生不管犯了什么错,学校是无权开除他的。于是乎,当有孩子离家出走时最担心的是老师和学校,他们往往比家长还更着急,多方寻找;而有些家长这时倒乐得清闲,因为他们相信学校这个组织、老师这个群体会为他们负责的。孩子被找回来后,学校不会也不敢对他们进行任何处分,还要好言安抚,以免再次出走。而回来的孩子还可得到全班同学英雄般的礼遇,因为他的勇敢举动,让老师寝食难安,甚至泣不成声,这样的插曲能为同学们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增加一丝消遣。

四、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教师队伍庞大,人员结构复杂,良莠不齐,有教育理想,教育情怀者有之;得过且过,把教师职业当饭票者也为数不少。在社会一些拜金、尚权的不良思想影响之下,有些老师迷失了职业的方向,没有坚持学习提高、坚持自我训练、自我完善,专业素养明显不够。因此被家长和社会低看,谁都可以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一番。日常教学,得不到学生尊重、学校认可、家长满意,遇事慌乱、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也正因为这一部分老师存在,让郎咸平作出中国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的论断,其论点之一就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会被社会淘汰的人才会去当老师。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因此学习是教师永远的功课,因为一个人学习的专注度和持久度决定着一个人人生的高度和远度。

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因此,历任领导都高度重视教育,也指出教育必须依靠教师。相信从国家、社会层面会采取措施让教师不再成为高危职业,但作为我们教师自身更应主动作为,不断学习,自我完善,让专业的素养成为我们的“护身符”,成为我们的“丹书铁券”和“铁帽子”。 活出我们教育人的精彩!

猜你喜欢
职业家长学校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