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记忆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2015-11-11 07:52刘兰群李惠兰徐基民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5期
关键词:神庭工作记忆波幅

刘兰群 李惠兰 徐基民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100068)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记忆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刘兰群 李惠兰 徐基民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100068)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四神聪、神庭、本神穴对脑卒中后记忆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脑卒中后出现记忆障碍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与对照组,电针组行电针刺激四神聪、神庭、本神穴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总分及记忆分值增加,两项增加值比较电针组均比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工作记忆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其变化值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刺激四神聪、神庭、本神穴能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及记忆功能。

脑卒中 电针 记忆功能障碍 MoCA评分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很高,主要表现为记忆、执行功能障碍等方面。有研究表明,认知障碍中记忆障碍的发生率达45.3%[1]。脑卒中后记忆功能障碍以短时记忆损害为主,常表现为时间、空间记忆错误、理解力降低、学习能力下降等,不仅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也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2]。目前虽有一些针对脑卒中后记忆功能障碍的药物,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本研究对62例脑卒中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观察,发现电针四神聪、神庭、本神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经北京博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来源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中医康复科的住院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2例。随机分为电针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病程及脑卒中类型分布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另选取10例健康正常人(来源于患者家属及陪护)行事件相关电位(ERP)空白对照。健康组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文化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辨证及诊断标准[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2)病例选择。(1)纳入全部病例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病程在4~24周;脑卒中前认知功能正常,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或知情者主诉有记忆功能减退);治疗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总分≤26分,其中记忆分≤4分;颅骨完整,能进行ERP检查;语言及认知功能不影响一般交流;年龄30~70岁[5]。(2)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此次脑卒中发病前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痴呆者(如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严重失语、交流困难患者;精神情绪异常者;吸毒、长期嗜酒史者。(3)剔除入组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者;纳入后合并使用其他方法治疗认知障碍,或中途更换治疗方案者;依从性不良者。

1.3 治疗方法 电针组在脑卒中的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促脑细胞代谢等)及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训练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取穴:四神聪、神庭、本神。操作方法:针刺穴位皮肤选用75%乙醇常规消毒。取直径0.35mm×40mm一次性针灸针,平刺进针约20mm,稍行捻转,接通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型号:LH202H,北京华卫产业开发公司生产)。选择200次/min连续波型,刺激频率为15Hz,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电流强度0~9.9mA),留针30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对照组仅行脑卒中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训练,时间持续4周。

1.4 疗效观察 采用MoCA量表(北京版)[6-7]评分,工作记忆诱发电位P300检测[9-10]。以上指标均在治疗前1 d和治疗完成后第2天各检测1次,分别记录评分。健康组P300检测1次,与两组患者的P300检查穿插进行。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s)表示,治疗前后数据差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如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或总体方差不齐,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表示,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完成了MoCA评定。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前后MoCA总评分、MoCA记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差异亦明显(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间 MoCA总评分 MoCA记忆评分电针组 治疗前 15.38±5.94 2.00±1.34(n=32) 治疗后 21.00±5.38*△ 3.56±1.13*△对照组 治疗前 16.50±6.26 2.37±1.16(n=30) 治疗后 18.70±6.31* 2.93±1.31*

2.2 两组治疗前后及健康组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见表3。本研究因经费、时间等原因限制,且大部分偏瘫患者操作性差,治疗组仅11例,对照组仅10例完成了治疗前后的工作记忆诱发电位P300检测。两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与健康正常人对比,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表明脑卒中后工作记忆功能损伤。治疗后两组患者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其变化值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刺激四神聪、神庭、本神穴能改善患者的记忆功能。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及健康组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及健康组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s)

与健康组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 P300潜伏期(ms) P300波幅(μV)电针组 治疗前 378.73±18.18▲ 5.14±0.48▲(n=11) 治疗后 343.91±15.37*△ 7.45±1.29*△对照组 治疗前 379.10±18.41▲ 5.03±0.60▲(n=10) 治疗后 365.10±18.94* 5.76±0.91*健康组 324.60±15.73 10.39±1.60(n=10)

3 讨 论

记忆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出现最多、持久且致残性高的认知方面症状之一。目前普遍认为记忆的脑机制涉及许多不同层次的脑结构。额叶、颞叶、海马回、丘脑、扣带回、间脑和中脑网状结构等在发生脑损害时其记忆功能降低。有研究表明[11],前额-顶叶网络在空间和言语工作记忆的交互作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证实,电针刺激四神聪、神庭、本神穴可以提高患者MoCA总评分,能显著提高其记忆评分,提示本治法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其记忆功能。中医学研究认为,认知功能与“神”密切相关。脑为元神之府,脑损伤则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其人健忘。既往多项研究表明针刺对中风后“神衰健忘”等证候有良好的疗效[12]。笔者选择头部与“神”有关的四神聪、神庭、本神穴,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电针治疗。四神聪是经外奇穴,位于颠顶,能调阴阳、壮阳气、充脑髓,且有补脑宁神的功效。神庭穴属督脉,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可清利头目、安神宁志。本神穴属足少阳胆经,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能祛风定惊、安神止痛。目前研究认为,针刺可直接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区氧和血流的供应,起到即刻的脑保护作用;并可通过调整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的异常,而发挥延缓的脑保护作用[13-14]。四神聪、神庭和本神穴恰好位于与人的高级思维、记忆密切相关的额、顶叶的投射区,针刺可引起引起神经和骨膜效应,发挥即刻及延缓的脑保护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及记忆功能。

ERP是大脑在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对刺激进行识别、分辨、期待和判断并准备做出运动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脑电活动。目前研究最多、临床应用最广泛的ERP是P300电位[15]。P300主要观测的指标是潜伏期和波幅变化,P300潜伏期反映了大脑对外界进行分类、编码、识别的速度,而P300波幅则与大脑信息加工时有效资源的动员强度有关。一般研究认为,认知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16]。本研究发现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较健康人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这与上述结果一致。电针刺激四神聪、神庭、本神穴治疗后,患者的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认知及记忆功能改善,从认知诱发电位层面考虑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缩短P300潜伏期、增高其波幅有关。

工作记忆指的是对信息进行短暂的存储并能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的记忆系统[9,17]。如今,工作记忆已被普遍认为是许多高级认知功能如学习、语言理解、推理和判断等的基础[18]。本研究采用1-back范式中字母和位置匹配任务,考虑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不一,1-back任务相对简单,能较容易完成。但本研究实际仅少部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完成了P300检测,大部分患者正确率低下,操作性差,不能坚持完成检测,考虑与其认知障碍相对较严重、注意力不集中、执行操作能力减退等有关。

本研究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记忆障碍临床取得一定疗效,但由于条件限制,只有部分患者完成P300检测,临床资料欠完整。针灸改善记忆障碍是一个多效应、多靶点、多层次的整合调节过程,其作用机制还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1]胡昔权,窦祖林,万桂芳,等.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4):219-222.

[2]Vestling M,Ramel E,Iwarsson S.Qulity of life after stroke:wellbeing,life satisfation,and subjective aspects of work[J]. Scand J Occup Ther,2005,12:8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1996,19(1):55.

[4]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

[5]贾建平,王荫华,李焰生,等.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二):痴呆分型及诊断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0):651-655.

[6]Nreddine ZS,Phillips NA,B6dirian V,et al.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a brief screening tool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JAm Geriatr Soc,2005,53(4):695-699.

[7]方云华,陈善佳,周小炫,等.MoCA、MMSE、NCSE等6个脑卒中认知康复评价工具的使用现状调查[J].中国康复,2014,29(1):40-42.

[8]孙云闯,秦斌.中文版MoCA和MMSE在诊断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2):91-97.

[9]李雪冰,罗跃嘉.人类工作记忆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4):428-434.

[10]Awh E,Jonides J.Dissociation of storage and rehearsal in verbal working memory:Evidence from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J].Psychol Sci,1996,7:25-31.

[11]李雪冰,罗跃嘉.空间及言语工作记忆任务的情绪效应:来自ERP/fMRI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2)166-174.

[12]王秋烨,谢道俊.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2):192-194.

[13]靳美,戴艳萍,陈晓光,等.自由基清除剂及高压氧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2,36(8):561-563.

[14]白晶,韩龙,李宝栋,等.头穴丛刺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4,34(1):7-8.

[15]尚淑怡,尤春景.认知电位P300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08,23(2):133-135.

[16]Suzuki M,Hoshiyama M.Difference in P300 response between hemi-field visual stimulation[J].Neurol Sci,2011,32(4):603-608.

[17]陈小芳,孙月吉,刘启贵,等.脑卒中后工作记忆损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49-552.

[18]Baddeley A.Working memory[J].Science,1992,225:556-592.

Clinical Stud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Memory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

LIU Lanqun,LI Huilan,XU Jimin.Beijing Boa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068,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at Sishencong(EX-HN1),Shenting(GV 24)and Benshen(GB13)on impaired memory in stroke patients,and to investigate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mpaired memory after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n=32)and control group(n=30).The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received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n Sishencong(EX-HN1),Shenting(GV 24)and Benshen(GB13)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while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ly.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after 4 weeks treatment.Results:MoCA scores and the memory scores of MoCA were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and the added values of both scores in treatment group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P<0.05).Event-related potentials study on working memory showed that the latency of P300 decreased and amplitude of P300 increased in two group after treatment.The change valu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at Sishencong(EX-HN1),Shenting(GV 24)and Benshen(GB13)on impaired memory in stroke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cognitive and memory function.

Stroke;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Memory impairment;MoCA score;Event related potentials;P300

R245.9+7

B

1004-745X(2015)05-0775-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5.008

2015-02-02)

财政部专项基金支持课题(2013CZ-38)

猜你喜欢
神庭工作记忆波幅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工作记忆怎样在大脑中存储
手梳前额 缓解失眠
手梳前额可缓解失眠
手梳前额缓解失眠
工作记忆与多种因素相关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