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临床观察

2015-11-11 07:53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5期
关键词:浮肿血尿小儿

应 琴 叶 磊

(1.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0;2.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2)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临床观察

应 琴1叶 磊2

(1.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0;2.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2)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急性肾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相关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67%和96.67%均分别优于对照组的33.33%和76.67%(均P<0.05)。治疗组高血压消退时间、血尿和蛋白尿消退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急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小儿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1]。临床上起病急、发展快,部分患儿短期内可发展为急性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不及时还易转变成慢性[2]。该病西医主要予休息、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取得了较好效果[3]。本研究即是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患儿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急性肾炎诊断的标准[3-4]。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肾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7~14岁,平均(10.50±2.50)岁;平均病程(5.6± 1.4)d;患儿入院前血压升高者22例、合并心力衰竭2例、合并高血压脑病1例、氮质血症3例、其他并发症2例;上呼吸道感染15例、皮肤感染9例、扁桃腺炎6例;全身浮肿21例、头面部浮肿9例;尿蛋白(+)6例、尿蛋白(++)20例、尿蛋白(+++)4例;尿红细胞(+)3例、尿红细胞(++)11例、尿红细胞(+++)10例、尿红细胞(++++)4例,肉眼血尿2例。治疗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6~14岁,平均(10.30±2.70)岁;病程平均(5.7±1.3)d。患儿入院前血压升高者23例、合并心力衰竭1例、合并高血压脑病1例、氮质血症2例、其他并发症3例;上呼吸道感染14例、皮肤感染9例、扁桃腺炎7例;全身浮肿20例、头面部浮肿10例;尿蛋白(+)5例、尿蛋白(++)21例、尿蛋白(+++)4例;尿红细胞 (+)3例、尿红细胞 (++)12例、尿红细胞(+++)10例、尿红细胞(++++)3例,肉眼血尿2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其中对照组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抗炎、降血压及利尿消肿,并根据症状及血液培养结果给予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防己黄芪汤加减:黄芪、白茅根各12 g,防己、白术、云苓、小蓟、茜草各9 g,滑石8 g,蒲黄6 g。兼外感风寒者,加麻黄、杏仁、射干各6 g;风热者加连翘、金银花各6 g;合并扁桃腺炎加桔梗、玄参各6 g;中耳炎加菊花6 g,夏枯草9 g。偏阴虚者,加女贞子、墨旱莲;偏阳虚者加淫羊藿、杜仲等。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10 d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处方药物剂量为8~10岁患儿用量,其余可根据年龄适当增减[5]。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阳水)治愈:浮肿及全身症状消失,血压正常,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好转:浮肿及症状改善,小便常规仍有少量蛋白及红、白细胞。未愈:浮肿等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变。(阴水)治愈:浮肿及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好转:浮肿减退,小便常规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浮肿等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治疗组高血压消退时间、血尿和蛋白尿消退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组 别 n 高血压消退 血尿消退蛋白尿消退 水肿消退 总病程治疗组 30 8.7±1.3△ 8.1±1.3△3.7±0.9△ 9.2±1.8△12.9±2.1△对照组 30 12.8±2.2 13.0±2.011.6±1.4 16.1±2.3 18.6±2.4

2.3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小儿急性肾炎即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免疫变态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经血液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并激活补体,从而产生一系列免疫损伤的非化脓性炎性反应疾病。急性期患儿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头痛、头晕、咳嗽、气急、恶心、呕吐、腹痛及鼻出血等,严重者可在2周内出现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威胁患儿健康。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属中医学“水肿”范畴,小儿形气未充,脏腑稚嫩,肾常不足,复因外感风湿热毒邪与瘀相结于肾,致肾元亏虚,下元不固,脂液下泄,故见蛋白尿、管型尿;伤及肾之脉络则见血尿,故湿、热、瘀、毒与肾元亏虚为本病之病机特点[7]。目前研究发现[8],西药对控制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发性病灶和缓解危象效果较好,但西药治疗时间长,且复发率较高[9]。

本研究采用的中药方中:黄芪补气利水消肿;防己利水消肿;白术、茯苓健脾利水消肿;滑石清热利水通淋;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小蓟、蒲黄、茜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清热利湿,消除水肿之功,且可凉血止血,兼能祛瘀,使血尿止而不留瘀[10]。本研究结果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高血压消退时间、血尿和蛋白尿消退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疗效肯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消除感染灶,减轻肾小球损害,缩短病程,加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效果较好,可改善症状,促进肾功能恢复,缩短疗程,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陈江林,刘德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6(20):2391-2392.

[2]Moini A,Tadayon S,Tehranian A,et al.Association of thrombophilia and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in women with history of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J].Gynecol Endocrinol,2012,28(8):1121-1126.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10,39(12):746-749.

[4]杨晓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44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6):690-697.

[5]郑敏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1):46-47.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2-293.

[7]宋静,黄光,梁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8,14(2):185-186.

[8]王香菊.潘生丁治疗小儿急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33.

[9]李东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45-46.

[10]谢鸣.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76.

R692.3

B

1004-745X(2015)05-0923-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5.069

2015-02-27)

猜你喜欢
浮肿血尿小儿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血尿:断断续续要当心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
大龄孕妈要提防孕期浮肿
小儿涵之三事
消除面部浮肿的足底按摩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