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征百赋》中读出的精神

2015-11-14 22:42卢凌日
湛江文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长征精神

※ 卢凌日

从《长征百赋》中读出的精神

※ 卢凌日

邓碧泉先生的《长征百赋》,自2013年陆续在《湛江日报》发表后,次年即结集出版。结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更详尽的注释,使读者对长征中各个节点的历史背景增加了更多了解,对各大事件的历史意义有更深刻的解读,这无疑是为读者提供了许多探寻和思考的路标。

《长征百赋》是以事件为载体散点集结的故事演绎,在报刊发表期间已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结集后读者能够在相对集中的时段中一气读完,故事的连续性也使长征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更加扣人心弦,事件前后的因果关系也因连续而更加显化明了。邓碧泉先生三年呕心沥血,功成果硕,可点可赞。

我是《长征百赋》发表过程中始终相伴相随的第一读者,因为我每赋必诗,创作了长征百诗附骥于百赋同时发表,内容托丽百赋,相生相成,这就得先读先得,有时还要就教于邓碧泉先生,所以无论感情关系上和发表需要上都须要精心研读和反复琢磨。心之所至,情有所触,因此也读出了《长征百赋》中所蕴涵的种种精神。

一、高标千古民族魂

长征在中共革命史上,它的伟大意义一贯沿用毛泽东于1935年12月在瓦窑堡所作《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的三句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然而,它之所以成为宣言书,它之所以成为宣传队,它之所以成为播种机,最深层的因子是中华民族可贵的民族精神在发挥作用。

精神基于文化,文化涵养精神。植根于一定文化土壤的民族精神,也就有着遗传的基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影响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其实现人生价值中,带兵行军作战,讲的是仁义之师,求的是严明之旅,练的是勇武之兵,爱的是节烈之将,这就极大地激发出长征中潜藏的民族精神。邓碧泉先生淋漓尽致的笔墨,可以说无处不体现出这种精神光芒。如写《叶坪赋》:“夫环视今日之芳草萋青,遥想当年之大兵压境。藏雄师于山下,练精兵于山顶……军号嘹亮,挥威武之猛师;步伐矫健,过工农之义兵。精神抖擞,知训练之有素;队列整齐,见纪律之严明。”又如腊子口,在敌人把守“崖如刀削,壁似斧砍,蛇鸟有路,虎狼无道”这样一个天险关隘,加上碉堡林立,枪眼星罗的敌人工事,就像当地的民谣说的:“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然而,苗族战士云贵川硬是“借深夜的掩护,爬扫射之死角,援崖壁之缝沟,气势如虎,攀登若猿,纵身而下”地炸开碉堡。长征中大大小小的战役,由于将士勇敢献身,视死如归而突破天险、歼灭强敌的战例不在少数。如娄山关:“漫道如铁之雄关,名扬似钢之好汉。又现明朝之杨应龙,不是当时之王之翰。”泸定桥:“梨花丛中,瓣落花谢香犹在;石榴园里,花开蒂出逸芳菲。风雷激荡,河水奔腾;敌我双方,桥头对峙……势在必得,不当石氏第二;勇者定胜,看我红军壮士。”剑门关:“剑门关,两峰对峙,腾阴森之杀气;一线通天,闪寒光之白刃……(我)全线出击而攻上主峰,一鼓作气而杀入敌阵。”如果没有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支撑,破敌陷阵谈何容易。这种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气魄更突出地表现在艰苦残酷的战斗中。如《湘江赋》:“湘江战役,时逢秋收,序属冬季。罩天地之恢恢,笼风雨之凄凄。烏云集结而鹰愁鸥悲;江风怒号至虎啸猿啼”。红军以“长途跋涉,行六七万之疲师”,来突破“养精蓄锐,阻四十万之强敌”的围剿,尽管“古岭头边,洒遍健儿热血;米花山槽,堆满勇士尸体”,数千英雄在残酷血战中饮弹身亡,而有人一旦被俘,也以死全节,绝不投降。师长陈树湘,他在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身负重伤。最后部队弹尽援绝,被俘后在押送途中,他趁敌人不备,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而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古云:时穷节乃见,板荡识良臣,生死关头最是伟大精神的显色剂和试金石。长征百赋中描写了不少长征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事迹。如罗炳辉、董振堂、熊厚发、黄开湘等。百赋中同时写了多位国民党将领,如李汉魂、龙云、刘湘、薜岳,他们在两党对抗中,各为其主,在民族大义上,奋起抗日,义薄云天。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在自己的历史上写下了延绵五千年从不间断的文明史。近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重重危机与艰难考验,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与宰割,但没有一个侵略者能征服併呑。精神不死,民族不亡。在垂危中是民族精神的崛起,在挫折中是民族精神的不挠,在耻辱中是民族精神的凛然。纵观整个长征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尽管前有阻敌,后有追兵,上有敌机,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险况中,红军以大无畏的精神,“我自岿然不动”;在山重水阻的逆境中,红军以钢铁般的意志,“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转战两万五千里,大小战役难以算计,红军终于从百万追剿堵截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每一次战斗,无不体现出红军将士藐视困难、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矗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无论是步步艰辛,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饥肠辘辘,茫无边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一步一喘的峻岭,还是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战场……红军将士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与恶劣险阻的环境展开顽强搏斗。更可贵的,是在生死关头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且看《松潘草地赋》的一段描写:“草地茫茫兮沼泽污污,寒流滚滚兮饥肠辘辘……七个昼夜生与死,五百里路云共雾……风雨交加,衣衫干而复湿;饥寒交迫,肠胃呑而又吐。手牵手,爬行于白昼;背靠背,坐睡于夜幕。硬呑树皮之涩,强咽草根之苦……”这时周恩来积劳成疾,病倒草地。生死关头,彭德怀毅然抽炮连之兵,组织担架队;陈赓自告奋勇,任担架队长;杨立三挺身而出,亲自抬担架,你帮我扶,不由令人肃然起敬。要知湿软的草地,到处是淤泥陷阱,加上天气恶劣,一脚不慎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正如作品中的描写:“单身独行犹有失,何况担架之拘身乎!”

民族精神,浩然巍然。民族精神在长征中的突出体现,是长征高度发扬了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邓碧泉先生笔下,以赋体笔墨,展示得更加凝重庄厚,可歌可泣,可崇可敬。

二、赋园追梦作者心

邓碧泉先生呕心沥血,三年伏案执笔,完成了史诗般的长征百赋。世间事,求成功,而某一种成功,都包含有它的内在因素,这首先是激发其发始的冲动和热情。是什么因素驱动着邓碧泉先生的创作热情呢?他在前言《百赋之赋》中写道:“红军长征,肩负民族解放使命……惊天动地而创奇迹于万年;博空荡宇而立丰碑于千世……旷古未闻兮,完成英雄之壮举;举世罕见兮,谱写壮丽之史诗……挥之不去,人间之神话;鞠思自来,天下之传奇。是故,走长征路,百赋成于今日;写红军事,一念萌于少时。深埋肺腑之言,蛰伏心胸之词,欲行笔墨,一纾萦怀矣!”是的,没有故事的吸引,没有兴趣的鼓动,没有欲纾之萦怀,也就萌发不出创作欲望。然而,这又不是唾手可得的玩玩儿,不是凭空可以虚构出的故事,你得研读史料,你得寻根究源,一时一事,要有史为证,一观一感,要有源可寻。一句话,这是要手足并举的实打实活计,是要脑勤腿勤走长征路、读长征书的双料劳动。读而不走,书本上的知识,如浮光掠影,终隔着时空尘障;走而不读,实地的景观,如雾里看花,终有着认知障碍。他笔下的金沙江:“金沙汇东西之流,波澜壮阔;江水借南北之风,洪波涌起。挟雷霆万钧之力,连青滇于南北;以一泻千里之势,分川藏于东西。咆哮奔腾,横破云贵高原;桀骜不驯,直贯四川盘地……飞鸟难棲,俯千寻之悬崖;猿猴不渡,望万丈之峭壁。呼呼啸啸,骇江风过壁之威;轰轰隆隆,惊流水滚石之力……”既浓墨重彩描绘出金沙江的磅礴气势,又结合险要衬托出红军巧渡的高层智慧,有实感,有史识,文出于情,情出于史,不走读结合,能乎?再诸如写马尔康:“五更天晓,蝴蝶舞于芍药;三秋风清,子规啼于海棠”;写岷山:“含岈起伏,高耸于万仞;连峰接岫,不绝于千里。幽深奇秀,隐风情之万种;高大峻险,集名山于一系”……这等飘逸绚丽,情景交融的佳句,没有实地感受,能写得出吗?作者在代后记中写了他走长征路的感受:“瑞金青松断云隔雾,于都古樟复地盖天。云石山寺静林深,马道口院露屋浅。过潇湘之逶迤,过五岭之横亘……”2012和2013前后两年中的长假,他几乎全部用在走长征路上;加上2014年的一千多个朝夕晨昏,他几乎是用在读长征书和写长征赋上。他自己写道:“假舟车之便,纵横十一省;凭双脚之勤,跋涉二万里。埋首昼夜,搜集中外之资讯;潜心朝夕,研读古今之书籍……”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实劲儿,没有钻劲儿,没有苦劲儿,是“劲”不出一部洋洋百篇的长征画卷。更何况,邓碧泉先生又不是专业作家,他身兼数职,担负着一个地市政协繁重的领导职务。然而,凭他的能力,同时做到了政绩创作双丰收,熟识他的人,无不有口皆碑,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邓碧泉先生的创作精神,除了表现在一个“勤”字外,还表现在一个“敢”字上。他敢于迎难而上,敢于独辟蹊径,敢于不随众见,独立思考。

长征历史,包括正史稗史,各色过来人等的回忆纪录和各种文艺作品——诗歌、戏剧、小说,可以说卷帙浩繁,无体不备。你要想从中再分一杯羹,写出自己的“这一个”,没有胆识,没有一个“敢”字当头,是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这是客观存在的因素,是写长征题材绕不过的山头。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为了追求赋的新境界,自己给自己设下了一道难题。

众所周知,赋虽与诗词同属韵文,毕竟赋的格律、句式要比诗词自由得多。如欧阳修的《秋风赋》、苏东坡的《赤壁赋》则基本散文化了。而邓碧泉先生却舍易就难,追求骈俪对仗和每句必韵,甚至大多数篇章是一韵到底。这在创作中增加了多大的难度啊,真的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可是邓碧泉先生敢于迎难而上,做到了。我们读他的赋,回肠荡气,朗朗上口,有专家赞曰:“两千年来东风第一枝”。

赋发轫于荀子,光大于屈宋,汪洋恣肆于两汉,自后气息渐微,“五四”运动以降,由于提倡白话文,文言文成了边缘文体。古体诗词曲赋,一落千丈。尤其是赋,在当今文坛,几乎绝迹。而邓碧泉先生敢于逆流而上,去旧赋之空洞宏大议论和过度铺陈的流弊;剔陈文之自怨自艾和孤芳自赏的文士情调,站在历史高度,以历史上空前绝后、雄壮激烈的长征为题材,独辟蹊径,以赋入史,以史写赋,抒时代之怀,写大众之情,旧瓶装新酒,赋予旧形式新生命,独步赋园,自成一家。

长征的功功过过,史论几成定见。但自古史家笔墨多有为尊者讳的隐私。就伟大如司马迁,对人物臧否,也有受讥之笔。《史记》中他把一个失败的莽夫项羽尊帝皇,而生死与共,有情有义的虞姬却不多提一笔,故清人诗云:“大王(项羽)真英雄,姬亦奇女子,惜哉太史公,不记美人死。”对长征历史,邓碧泉先生敢于“洗去浮夸之铅华,剔除年久之误记;排除偏颇之矫饰,寻求历史之真谛”,不附众见,不随大潮,以似史非史的文学空间,以非史即史的事实引证,独抒己见,常有精到之笔。如“怨新三人团,林彪贸然写信;疑幕后有人,毛公难以释怀”在会理会议上的恩怨排泄,一直影响到解放后的庐山会议,作者因而直笔质疑:“呜呼,遵义会议,孕育革命之必胜;会理会议,印刻高层之痕开。缘何,遵义会议,史料滔滔而至,文章滚滚而来。而会理会议,琵琶遮脸,霜雪覆盖耶?余不揣谫陋,怀抛砖引玉之所期,寄剖元析奥之所待”。其实,质疑中已回答了问题,读者已经明白了。在许多事件的尘雾迷茫中,百赋不乏卓见。

“颂(诵)其诗,读其文,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我们了解作者的创作精神,也能进一步了解其作品精神。对作者的难能可贵,蔡东士先生在序言中以用心、用力、用情来赞赏;对作者的文思词采,符培鑫先生以题开新篇发新华、神来之笔写英华、炉火纯青绽春华、厚积薄发出精华等精词丽句来评价;对作者精神,笔者则捡了“勤”与“敢” 两字来概括,也以此就教于读者。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
四月风(布面油画)
中国航天日:太空“长征”之路
虎虎生威见精神
爷爷的长征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长征八号,入列!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都精神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