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归于联

2015-11-16 17:42于杰
中国计算机报 2015年41期
关键词:刘征生态圈成员

于杰

“开放”正在取代“封闭”,这已成为中国IT市场的主流。由联想主张成立的“oPen+”联盟,将帮助企业客户摆脱传统IT基础架构的封闭性带来的困扰,而选择加入“oPen+”联盟的成员们,也将在此过程中受益。

大量的传统企业都在考虑如何实现企业转型,IT转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传统的IT采购或是IT系统建设方式,已很难满足企业需求。谁能给企业提供有关IT转型的全面指导建议和经验分享,谁就更能获得企业客户的信赖。

比如在IT采购的过程中,原来企业想买什么产品,就去找哪种产品的厂商。而现在,CIO的思考角度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希望能够在采购时,从一个统一的“声音”中,一站式获取有关行业、软件、硬件和集成的相关经验、技术趋势预判等重要信息。

以上,就是联想建立“oPen+”产业联盟的原因。

联盟万岁

传统政、企客户的IT,其复杂程度实际上要远高于一般的互联网企业。很多互联网企业从一开始创立就不设自己的数据中心,甚至有的直接完全使用公有云。但这在传统企业根本不可想象,没有任何一家传统企业敢随意这么做,因为它们要面对的市场环境非常复杂,复杂到当业内一致公认“云服务是未来,大数据计算是未来”后,也无法轻易转变它们的IT消费观。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联盟联合软件开发商、平台软件商、平台系统商等,将它们拥有的有关IT转型的认知和需求表达方式,整合在一起变成一个统一的理念传导给客户,这是一种与从前完全不同的生意模式。

“oPen+”联盟的成立,将帮助传统政、企客户面对IT转型时形成的新环境和新状态下的挑战。

为此,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营销总经理刘征举了个例子。

当一个客户正在考虑未来要不要采用超融合架构时,如果这个客户向联想咨询,联想只能单纯地从硬件角度来帮助这个客户分析,却没有办法为这个客户完整地描述出超融合会对IT系统可能产生何种影响。而“oPen+”联盟则可以结合客户的业务和应用,不光是从硬件的角度,还能引入应用软件开发商、平台软件开发商的经验,来完整地帮助客户进行分析。

联盟的建立过程,也绝不是简单的“集成”和“被集成”的过程。

“联想发现,客户当下需求的方向和复杂程度要比从前高很多,很多客户找联想不再是简单地买一个系统,它们更希望联想能够提供一些建议,包括怎样去实现基础架构的转型,或者是实现顶层技术的转型,它们希望获得一个更具完整性的服务。”刘征表示。

今后,联想也将围绕“oPen+”联盟组织更多的市场活动,比如和VMmare、英特尔、软通等公司联合,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让合作各方的解决方案深入到彼此的方案中心,让用户能在联想的方案中心看到软通动力或东华的方案,也能在软通的方案中心看到联想或VMmare的方案。

比生态圈更健壮

如今,生态圈也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市场策略了。

联想认为,在未来,决定拥抱哪个生态圈,不同的CIO选择标准是不一样的。当下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很多的生态圈,不同的生态圈所代表的市场认知度和发展判断方向也都不一样,给客户提供的价值取向建议也完全不一样。所以,联想只关心自己坚持的价值,以及客户会不会认同这个价值,这也是联想主张的“oPen+”联盟独有的特色。

“联想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不同的模式,代表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价值取向,以及它们的变化。友商们构建生态圈的目的是为了可以从头到尾地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而‘oPen+联盟将尊重用户的自主选择权,比如不限定所有用户都用开源软件,也不会定义一些固定的概念灌输给用户。”刘征表示。

“oPen+”联盟今后将基于四个维度去拓展用户:平台系统、关键部件提供商、平台软件、行业软件或应用软件。

以平台软件为例,当向客户推荐使用分布式系统来承担核心关键业务时,就需要有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中间件的合作伙伴的加入,比如需要跟VMmare或Open Stack合作做相应的开发。但在这个过程中,虽然“oPen+”联盟是由联想主张的,但联想绝不会去当“老大”或者牵头人,联想只是联盟发起人,各个成员之间是一个平等的关系。按照刘征的描述,“oPen+”联盟会是一种“圆桌会议”的形态:“你会看到一个圆圈,在不停地转。基于达成一个价值共识的基础,这个联盟中的每个角色、每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新的牵头人”。

不难看出,联盟的成立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如何去协调成员间的利益,以及完善对成员的管理?对此,联想认为,联盟刚刚创建,在整个运作模式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谈论利益为时尚早。而在管理上, 成员们因为与联想同样认同“oPen+”联盟所倡导的理念而加入进来,加入后就会自动地各司其职,一起站在客户的面前。

做要紧事

除了生态圈外,在“oPen+”联盟以前,业内也诞生过很多联盟。这些联盟有的会专注于出台标准,有的则热衷于出研究报告、白皮书、做测试。而对于联想和“oPen+”联盟来说,今后会怎样做事?

刘征透露,联想已经成立了COC(联想企业级能力中心),COC拥有13个技术专家小组和在各个领域十分精专、能力出众的专家,在内部也组成了如R2IA委员会、HPC委员会、高端服务器委员会、HyperScale委员会等不同的、具有极强专业性的委员会。

COC中的这些专家,短则在企业级IT领域工作了9年、10年,长则工作年限长达20余年。

在未来,“oPen+”联盟会安排给COC一些课题,让专家们围绕课题来帮助联盟进行研究并获得成果。

包括开放架构、分布式、混合云等,联想认为这些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这些技术都经过联想自身的实践和验证,并且联想认为这些都可以提供给政、企客户。“尤其是对于那些传统行业的企业客户,‘oPen+和联想只会根据实践后获得的经验,告诉客户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绝不会自己没有用过,就告诉客户说你要使用。”刘征说。

猜你喜欢
刘征生态圈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