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研究综述

2015-11-17 15:33邹红蕾
小品文选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苦旅余秋雨角度

邹红蕾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00)



余秋雨《文化苦旅》研究综述

邹红蕾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00)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新时期的中国的文坛上面所产生的影响极其巨大。百年之后,他的地位可以几乎与启蒙运动时期的伏尔泰相比较。本文对于其散文集《文化苦旅》之中的各个方面均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释,并说明了: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这么受到欢迎的原因使他对于人的们行的分析。

余秋雨;文化苦旅;文化;人

1 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对对于余秋雨的大批判可以说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批判,可是正如同规模之大,在这个漩涡中心的文学大家:余秋雨本人对于散文方面的建树也绝对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人。余秋雨在突破学术写作的基础之上,开始使用人性关怀的角度进行写作。而本文就将在这方面展开,对2014年的文献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自我的看法。

2 余秋雨概述

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首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依仗着作者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3 多角度看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3.1 政治角度:躲避与忐忑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之中,虽然在很多的时候在论及古代的那些政治方面的内容,但是不难看出来,他在很多方面都在对政治进行极大的躲避。刘江先生说道:“政治却常常又和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的文人过不去。本来古代的文字狱就造成了一代代文人身心的颤栗,而远超于文字狱的“文革”,更使知识分子淹没在政治的漩涡之中,由此带来一般文人对于政治的恐惧心理!所以在“文革”结束之后,除了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一些知识分子出于发泄对于四人帮的愤恨,轰然以作品附和声讨“四人帮”的政治声浪之外,到了80年代下半期,许多作家试图超脱政治,追求不表现政治的纯文学。但是这些长期被政治意识浸染的作家,面对着政治化的现实,又不能不使他们的念想成为枉然,所以真正的纯文学作家和作品几乎无法寻觅。由此我们考察一下余秋雨,尽管笔者无法肯否余秋雨和“文革”写作班子“石一歌”的关系,但他被卷入“文革”时期的政治漩涡,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这种逃离却最终也是没有办法逃走的。余秋雨先生曾经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说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1]”,但是,当文明冲突论提出的时候,我们仍然发现,文化就算是作为一种文明或者说一个民族的根源,但是其结果却还是最终能够引出冲突。

在这个条件之下的余秋雨,最终只能够进行在文化对于政治的逃避和不可逃避之中进行着躲避。而在逃避的过程之中,余秋雨最后也看出来了这方面的复杂的关系,而在最后的时候,他发现,实际上自己是在怎么逃跑,也是逃不走政治这个大漩涡的,于是等到最后的时候,余秋雨这样的文人只剩下了忐忑。

3.2 旅游:朝圣的磨难

而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上面来说的话,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则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化的“朝圣”这一观念。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语方面上面能够充分的看出,文学的体会和自己内心的渴望,在相当的程度上面来说都使得他在这方面的选择产生了巧妙的重叠。

“原因是,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在《文化苦旅·自序》中,余秋雨这样写到。所以廖俐先生这么写道:“在一定意义上看,《文化苦旅》既是作者带着苦涩的眼泪前往朝圣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更是作者企盼在行走过程中反思自我,站在人类的观念上痛苦地反思中国文化,通过前往朝圣莫高窟、月牙泉、雷峰塔等一个个历史故地从而确认精神或信仰上的认知和感受,即通过“朝圣旅行”获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慰籍和安慰。[2]”

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的多样性的本质特征也开始日益凸显出来,各种文化相互交织,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多种文化样式。伴随着多样式的生活的出现,之前的“三突出,三结合”等方式的写作手段和写作技巧所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躲着和历史上面的价值。新的文学在推翻十七年文学的同时,对传统的伦理形成了更加具有冲击性的打击——他的打击甚至更甚于温格对于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冲击:文革是一种暴力的是手段,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其本质上面的错误,但是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侵入却是让人们从本质上面对中国文化的存在提出了质疑。余秋雨深深依恋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这份执着的依恋中,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历史意志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妥协,这样的结果使他忧伤,使他对这个传统文化的前途和命运以及文人们文化人格的缺陷感到忧伤。他苦闷而焦虑。

4 从文化的角度看待

4.1 从文化的角度

如果从文化的角度上面来进行解读的话,那么实际上余秋雨的散文的文风在相当程度上面已经对我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他对于整个大范围的经典的全景式描写的风格还是他对于这方面的人文关怀方面的描述,都使得他的短文在相当的程度上面已经与达到了令人震撼的情况[3]。甚至他的闻风直接影响了高考的作文方面的行文风格——相当的高考作文均是如此。

4.2 从语言的角度

而从语言上面来说,虽然说余秋雨的文化风格是以一种淡然的风帆向所有的人进行呈现,但是其对于人们的感受来说却是绝对的一场盛宴。对于有着优秀的文学底蕴的人来说,余秋雨以其非凡的艺术魅力感染读者,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警醒读者,让我们在品读中思考文章深层意义上的精神主旨。与之前的传统文学来说,这就是它最大的差别。没有抒情却句句饱含情感,没有揭露却字字指向主题,使得其效果却丝毫不减,甚至圣域之前的那些给人内心的感受:因对这种迟钝的伤痛一样的快感,才是更值得让人们回味。余秋雨的散文语言注重气氛的渲染,情感的流露,具有丰富华丽的辞藻,富有诗意的行文,无论是描写壮丽景色,还是咏叹历史沧桑,他的文笔总是绚丽多彩,总是充满了迷人的魅力[3]。而其作品的语言的多样性方面的能力,无论是汪洋恣肆还是如同潺潺流水都是让人感到精彩万分,实在是令人欲罢不能。[4]

而其对于历史文化的专题描写,其对于各种文化现象的深入浅出的描写,实际上在很多层面上面都让我们意识到余秋雨的文学散文,已经不再是单纯一种的文学,它已经走向了文化的领域。他的散文在当代的散文领域中不断得到拓宽,在审美形态方面得到不断的创造,在散文的河流中改变了它流动的方向,他的散文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深刻的思考着人文的精神,寻找着意味中的世界,考察并构建起民族文化的人才,追求着现实的文学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他的思想在不断地变化,他的作品在不断地创新,他的情感与智慧在不断地与文学作品融合在一起,才成就了具有历史性的文化散文。

4.3 从文化的本质的角度

而从文化的本质的角度上面来说的话,在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苦旅》显然已经达到了一个达到了一个顶峰。正如同刘露女士所说:“虽然说《文化苦旅》并不能称之为中国当代散文著作中的问鼎之作,但是这部作品却展示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感悟能力以及渊博的文学史学知识,他借助于自己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情感融入山水风物之中,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直接了当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余秋雨先生对人生真谛和文化内涵执着的追求与探索,让这部作品在我国当代散文领域中开创出了一片新的土地。[5]”

的确如此,在之前的那篇文学的荒漠之后的现在新诞生的新时期的文学之中,余秋雨的这种文学的尝试,使得自己的文章不仅仅在人生历程的感悟方面给予当时完全难以达到的高度,也让人们在那样的一种劫难之后开始进行深沉的思考:我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而从这一点上面来说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承认,余秋雨用他自己的文字,在大背景之下奠定了新时期的文化品位,也为之后的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使得人们在之前所不愿意思考但是却必须思考的问题直接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让人们思考: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但是他却并不是艰辛的考量,而是将这一个问题细细密密的融入到自己的文字之中,最终变成一种美的感受,让你意识到,实际上你活着的理由,很有可能仅仅是为了活着罢了。这虽然说并不是一种非常好的思考方式,但是却绝对是一种更达观的思考方法。

5 从本质及的角度上面进行考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从本质的角度上面来考量的话,余秋雨最重要的思想还是对于人的呼唤。他与《人啊,人》并不一样,但是其效果和对于人性的呼唤和渴求,却绝对是不分伯仲。李晓旻在自己的文章中说道:“作为知识分子,他走出烦乱的现实生活,行万里路,在名山大川中倾注自己的热情和感怀,生成人文山水,这是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他的散文多是先到一处,让自己置身于自然山川景物之中,在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之时,生发出无限感慨,他的思绪飘飞到缈远的古代,从而与古人进行一番对话,将眼前的自然山水上升到他所关注的“人文山水”,对中国古代文人进行一番历史性的关照,表达自己最深切的悲悯。[6]”

从文学最后探寻到内心的这一个角度来说,余秋雨做得的确是非常的出色。可以这么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人文的文化,中国的山水都是人文的山水[7]。实际上那么多的山水都是我们心目之中流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但是这个印象的本质上面,仍然应该是:人。

中国的文化是人的文化,这一点上面来说,其传承性无可比拟。而我国家天下的思想,就算是余秋雨在写任何的东西时也无法回避,这就如同他在佛罗伦萨散步的时候经常会看见美第奇家族的影子一样。原因十分简单:这就是你的根,而从这一点出发来说余秋雨怎么也无法绕出去。等到写千年一叹的时候,他最终离开了自己的国家,逃出了中国所谓的“文化怪圈”,而在最后看到了中国文化里面本质内容:中华文明,从本质上面来说就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所诞生出来的文明。而从这一点上面出发的话,实际上,中国文明才是真正将人类放在与自己文明中心的文明——就算是西方提出了民主等思想,那也是在之前对于自己之前的对于神学方面的反思。而按照反正的辩证法来说:如果现在告诉你:你千万不想象大象,那么在你的脑袋之中能够想出来的事情是什么呢?很自然的便是大象本体了。而同样的道理来看的话,康德之所以提出:人非工具这一论断,其真实的反应却是:实际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欧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人就是别人的工具。

从上面的论述来说,余秋雨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最终能够揭示出来文明外在最脆弱也是内在最坚强的合理核心:人性的存在,实在是十分不容易的。而正是这一点,最后让他成为了我们新时期文学方面的巨人。

[1] 刘江.对政治的惧怕和躲避:余秋雨文化散文论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23(4):26-30.

[2] 廖俐.从旅游人类学视角探析《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的心路历程[J].柳州师专学报,2014,29(2):13-15,21.

[3] 王新菊.浅谈余秋雨的散文特点[J],青年文学家,2014,479(23):33.

[4] 刘雯文.余秋雨散文的创作流变及作品态势[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7(1):27-30.

[5] 刘露.评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文化内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8):96-97.

[6] 李晓旻.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主体精神[J].戏剧之家,2014,184(10):330.

[7] 张伟.解读余秋雨代表作《文化苦旅》中自然文化的沉浮[J],短篇小说;2014,614(34):79-80.

邹红蕾(1992.7-),女,汉,湖北襄阳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大学本科(在读)。

I26

A

1672-5832(2015)12-0056-02

猜你喜欢
苦旅余秋雨角度
余秋雨投其所好
百年前,文化名人的回乡“苦旅”
余秋雨投其所好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苦旅——读《文化苦旅》有感
角度不同
人啊
读书实践收获(3)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
《文化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