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信阳市为例

2015-11-18 18:29陈辉玲
新世纪图书馆 2015年9期
关键词:信阳市书屋服务体系

陈辉玲

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信阳市为例

陈辉玲

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是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的制度平台和政策保障。论文在分析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现状之后,提出信阳市各县区应当借鉴“平桥模式”的经验,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社会自治等形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 阅读服务体系 城乡一体化

随着全民阅读逐渐上升为国家政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民阅读的基础平台,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提升到文化兴国的战略高度。图书馆是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公共文化实施,是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阵地和场所。图书馆是一种较为昂贵的事业,在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时候,图书馆职业不得不考虑结束各自为政的状况,走资源共享之路,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1]。城乡一体化战略主要解决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域阶差等非均等化问题,为公共阅读资源的供给提供公平的制度平台和政策环境,使地域、城乡获得同等的待遇。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在制定阅读服务体系发展战略时,将不同地区、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谋划布局,做到规划同步、设施同建、人员同组。建设重心下移、眼光向下,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体现大众情怀,借助“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扶持农村公共阅读服务活动的开展。实现地域、城乡公共阅读资源共享,通过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手段,实现城市阅读资源向农村的辐射和延伸;建立对农村的阅读服务体系援助机制,积极开展公共阅读活动志愿者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以活动开展为载体,搞好城乡、区域互动。在公共阅读服务领域,我国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有比较成功的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模式,比如以“三级投入、一级管理”为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嘉兴模式”[2];在合作基础上的全委托形式的“苏州模式”[3];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流动图书馆”模式、深圳图书馆创立的“图书馆之城”模式、广州市创立的由政府主导的图书馆发展模式、东莞图书馆创立的“集群图书馆”模式、佛山市禅城区创立的“联合图书馆”模式五种构成的“岭南模式”[4]等,在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中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制度和技术支撑。

1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现状

1.1 政府主导城、乡、村三级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

信阳市位于鄂豫皖三省交接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市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58.96万,辖八县二区,六个管理区、开发区。20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乡99个、镇78个、街道办事处25个),共有村民委员会3042个,居民委员会278个[5]。信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建设,尤其以信阳市新图书馆和平桥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为标志,在全市范围内大力进行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信阳市新图书馆从2010年9月8日起免费开放,率先在全省引进先进的RFID自助借还操作系统和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6]。信阳市平桥区高标准新建18个乡镇公共图书馆,完善区图书馆软、硬件设施建设,村级图书馆试点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区图书馆为总馆,以18个乡镇图书馆为分馆,以村级图书馆为支馆,以数字图书馆为补充,互联一体、辐射全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2013年10月,信阳市平桥区《关爱留守儿童:平桥区农村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创建项目被文化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以视角的独特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带动性,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7]。

截止2011年12月底,全市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76个,农家书屋220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覆盖全市,建成10个县级中心和3010个村级站点[8]。目前,信阳市已经基本形成了包括市图书馆、县(区)图书馆、乡(镇、办事处)综合文化服务站、农家书屋在内的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1.2 信阳市全民阅读活动全面开展

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阅读空间,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成为读书活动的一个主要阵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也承担了图书馆的阅读功能,成为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图书馆事业实现全覆盖、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组织支撑和平台依据。以信阳市图书馆和平桥区图书馆公共阅读活动开展引领的信阳市城乡公共阅读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

固始县图书馆开展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少儿读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读书心得演讲比赛[9]。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郝堂村图书馆每年定期举办“手拉手心理健康辅导”“精品动漫连连看”“儿童才艺展示比拼”“零距离亲子视频对话”等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特色服务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学习知识、拓展视野的同时,尽情享受家的温暖[10]。光山县文广新局斛山赛区联合中心学校举行了读书朗诵比赛活动,参赛选手来自斛山乡的10个农家书屋。斛山乡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举办了中小学生农家书屋夏令营、主题阅览、“我的书屋·我的梦”演讲、读书心得体会座谈会、全民阅读活动等,动员组织群众和学生走进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室,学习文化科技知识,赏读名人名篇,涌现了一大批读书用书和喜爱朗诵的读者[11]。光山县槐店乡积极组织留守儿童和暑假还乡的大学生到农家书屋读书,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围绕县里每年举办的读书朗诵大赛确定的主题,15个农家书屋组织了不同形式的主题阅读活动[12]。光山县文广新局协同乡镇党委、政府把组织留守儿童到农家书屋读书消夏作为掀起2014年全民阅读活动的抓手,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儿童读书工作。派出7个辅导小组,组织培训农家书屋管理员410人次,深入书屋辅导指导借阅活动[13]。

1.3 公共阅读服务呈现区域间不平衡

普遍均等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是我国政府和图书馆界同仁的共同价值诉求,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生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更是没有前途的[14]。信阳市城、乡、村三级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信阳市公共阅读服务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书香引领社会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纲领,关爱留守儿童成为开展公共阅读活动的重点。但是,信阳市是革命老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普遍缓慢、基础薄弱,图书馆事业建设起点低、欠账多,不仅在实施建设、运行管理、人才队伍、服务效能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大中型城市的相对差距仍然在持续扩大。各县区之间也由于服务对象、财政保障、基础建设等外在条件,以及服务理念、管理手段、技术应用等内在因素的差异,造成了阅读活动开展不均衡现象。比如信阳市的平桥区和浉河区,同样处于市辖区,平桥区已经形成了以平桥区公共图书馆为总馆、18个乡(镇)图书馆为分馆、村级农家书屋为支馆的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浉河区图书馆处于中心城区的老馆由于馆舍面积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于2013年11月搬迁到琵琶台,目前还没有正式开放。

据信阳市文化政府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介绍,信阳市县级图书馆(新县图书馆正在拆建)和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公共阅读活动的开展呈现不均衡现象,平桥区的做法是一个好的尝试,但是乡镇图书馆不能替代文化站,还不能称之为“平桥模式”。对于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该负责人对“一体化”提出质疑,图书馆与文化馆功能不同,受众群体不同,政府投入渠道不同,管理运行方式和手段不同,评比标准不一致,怎么可能实现一体化呢?政府每年都在增加投入,乡村两级主要是数字化设备和资源,目前正在解决农村偏远地区上网问题,一批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即将配送到网络无法覆盖的农村,保证所有的农村地区能够足不出户享受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资源。但是,由于村级组织的空壳化问题,政府投入的网络资源设备被盗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乡镇经济落后,不能进行配套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国家投入的资金不能发挥太大效益。因此,需要加强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整合文化职能部门的资源,以便利性、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为原则,构建运转协调、经济高效的制度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普遍均等化发展。

2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模式构建类型

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构建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两级,由于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乡村公共阅读服务仍然停留在有阵地无经费,有图书无专业人才的尴尬境地。目前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运作最好的平桥区,依然遭遇发展的经费短缺和专业力量薄弱的困难。2014年10月8日,为更好地推动平桥区承担的文化部公共文化示范项目的实施,平桥区政府在平桥区会展中心召开了全区综合文化站站长及主管领导、乡镇图书馆管理员、农家书屋管理员大会,集中讲解文化部公共文化示范项目的申报过程和目标考核要求。在随后召开的部分乡镇图书馆管理员与文化站长的座谈会上,乡镇图书馆和文化站长普遍反映了经费短缺的困难,几个乡镇图书馆的附属设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却没有维修经费,农家书屋管理员经费没有来源等。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1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明确不同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16]。

公共阅读服务是公共文化产品的一种形式,应当由政府主导建设,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方向转变过程中,需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组织机构体系。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应当以信阳市图书馆法人治理试点为契机,认真总结平桥区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经验和不足,按照总分馆体系的模式构建政府主导型、行业指导型、社会自治型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2.1 政府主导型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政府主导型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通行做法,该类型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如苏州、嘉兴、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县、乡三级政府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对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进行持续投入,从而形成较好的服务效益,好的服务效益能够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发展态势激励政府对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投入的力度加大,如此形成了良性循环。邱冠华馆长对于苏州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经历的两次建设过程感慨颇多,第一个分馆——沧浪少年宫图书馆是他历时半年才寻找到的合作伙伴,由于运用了“动态资产权”“孵化式培训”“扁平管理”等方式,直接由总馆向分馆派遣工作人员,保证了分馆正常开放、资源适用、服务专业、活动统一,从而吸引了大量的社区居民,读者盈门,后来的合作伙伴主动找到市图书馆,到2011年底,苏州市已有36个分馆[3]。

信阳市平桥区总分馆制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由政府主导、统筹城乡,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标准、统一验收”原则,统一建设乡镇图书馆,形成了以图书馆建设为中心整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了以平桥区图书馆为总馆,以18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图书馆为分馆,以社区街道图书室、农家书屋为支馆,以图书流通车为补充,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的区域图书馆网络服务体系[17]。“平桥模式”是政府突破政府管理体制和财政供给体系的前提下,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向农村地区延伸,主动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让乡镇公共图书馆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18]。目前,平桥区图书馆正在积极创建文化部公共文化示范项目,以留守儿童特色服务为抓手,带动平桥区农村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点带面促进平桥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发展。经过文化示范项目的创建,平桥区将以50个标准化农家书屋建设和阅读活动的开展,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和流动图书服务方式作为补充手段,积极与乡村学校图书室进行融合互补,形成公共阅读服务设施齐全、阅读活动常态化、阅读服务人员培训专业化、阅读服务制度规范化的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2.2 行业指导型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建设,而且需要阅读专业团体的指导,尤其对于公共阅读服务活动开展很少或是没有开展的县区,行业指导对于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公共阅读服务实践领域,完全依赖政府主导建设而最终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上世纪90年代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等地出现的万册乡镇图书和千村书库都遭遇了昙花一现的宿命。总结上述现象的发生,于良芝教授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缺乏专业化品质的塑造,同时指出,十二五时期兴建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如果不能完成专业化品质的塑造,依然逃不出昙花宿命的结局[19]。

信阳市图书馆是我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建设项目,公共阅读服务活动开展较少的县区应当以信阳市图书馆为平台,通过完善信阳市图书馆协会,将阅读指导与推广的活动向农村地区延伸的方式,构建行业指导型农村图书馆阅读服务管理体系。比如浉河区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构建,由于浉河区图书馆的拆迁导致无法正常开放,现有的15名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面临退休、病休等原因,只有5个能够正常上班,并且没有图书馆专业人才,因此不可能将公共阅读服务向乡村延伸。浉河区图书馆王建东馆长也希望能够像平桥区图书馆一样将公共阅读服务延伸到乡村,浉河区图书馆的受众群体有许多是居住在工区路的工人、学校的学生、政府的工作人员,他们很多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有的读者到图书馆反映说:“图书馆的藏书还没有自己家里的书多,信阳市的交通、绿化都那么好,政府为什么不把图书馆建好呢?一个城市的文明不仅表现在建筑上,而且表现在居民的思想和修养上,没有公共阅读的城市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文明城市。”

对于读者的质疑和抱怨,王馆长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汇报,图书馆专业人才招聘计划虽然已经批准,但是政府现行的人事管理办法需要按照公务员考试的程序进行公开考试聘用,图书馆的专项经费每年10万除去水电费也所剩不多,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源有20多万册,大部分都是文革时期的旧书,搬家的时候仍然放在市中心的老馆旧址处,基本上没有阅读的价值,没有持续的文献资源更新,就无法吸引读者产生服务效益。因此,浉河区图书馆目前的境况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必须依靠当地图书馆协会的专业指导。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浉河区政府能够将国家下拨的条块不同渠道的资金进行整合,组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的专项经费,与市图书馆签订委托协议,成为市图书馆的分馆,借助市图书馆的专业化平台逐渐发展壮大,在浉河区图书馆做大做强之后,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室和农家书屋进行功能和经费整合,实现各级各类文化资源共享,让乡村居民切实享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政策优惠。

2.3 社会自治型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民的阅读难问题,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提供政策、资金、专业技术的支持,力争让阅读成为农民的一种习惯,从要农民读书转变为农民自己需要读书。当各种途径搭建的平台让农民阅读成为可能之后,农民自发组织的读书会、致富信息交流会、娱乐健身交谈会等将成为社会自治型农村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的主要模式。

当然,为乡村提供公共阅读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相对于城市而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精英和技术能手等社会自治力量的重要源泉流向城市,农村逐渐演变成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386199”部队,农村社会自治资源匮乏导致村级组织虚化和空壳化。国家逐年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的力度,城乡一体化文化发展机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到知识工程的农家书屋建设,从文化服务中心到综合文化站的达标建设,每一项工程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关心农民、关注农村、关怀农业的惠民情结,但是当我们深入农村之后才发现,上面的千条线到下面却找不到描绘农村发展蓝图的穿线人。

在平桥区村级图书馆建设中,公共阅读服务也同样遭遇尴尬的境地,平桥区政府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要求村级图书馆建筑面积必须达到70~100平方米,设置儿童阅览室和成人阅览室和5台计算机设备,具体做法是将农家书屋进行升级改造,平桥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统筹规划、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图书,负责专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因为村级图书馆距离城镇较远,交通不便,从管理效率和服务效益上讲,村里选出人员进行培训是管理成本最低的办法。但是有些村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因为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留守的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电脑操作不熟练,不能很好地胜任网络资源服务的要求。

政府在推进公共阅读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居民的阅读习惯,通过在校读书的留守儿童阅读带动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阅读,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时,普遍均等化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就是提升服务水平和提高社会效益的问题,文化惠民、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诉求就有希望实现。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社会自治能力提升的表现,在中国广大乡村,读书改变命运仍然顽强地传承着,许多村民认识到村庄事务不仅是政府事务,更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许多共同需求需要通过自身联合行动才能得到满足。他们通常利用关系资本动员离开村庄的精英群体为本村的发展寻求政策资源和经济资源。实现普遍均等化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依然需要借助乡贤和精英村民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也是非官方的城乡结合形式,是值得鼓励和推崇的。当农村居民社会自治能力达到一定强度,就能够实现政府主导下的社会自治型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模式。

[1]邱冠华,于良芝,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持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4.

[2]李超平.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嘉兴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5(6):10-16.

[3]邱冠华.示范区创建中深化“苏州模式”的制度设计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3):20-25.

[4]程焕文.岭南模式:崛起的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3(3):15-25.

[5]信阳网.信阳市情[EB/OL].(2014-11-15)[2014-11-25].http://www.xinyang.gov.cn/viewCmsCac.do?cacId= 40288118178566850117857854b00001.

[6] 信阳市图书馆.信阳市图书馆简介[EB/OL].(2014-11-15)[2014-11-25].http://www.xylib.cn/JJView.asp? id=2587&cataid=A0001.

[7]何正权,李达冉.农村公共图书馆一体化项目通过国家评审 [EB/OL].(2013-08-29)[2014-11-25].http:// newpaper.dahe.cn/dhb/html/2013-08/29/content_9485 30.htm?div=-1.

[8]李第民,陈晓玲.信阳市年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384.

[9]岳峰.固始县图书馆举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心得演讲比赛[EB/OL].(2013-02-08)[2014-11-25].http://www.hawh.cn/gywh/2013-02/08/content_135412.htm.

[10]刘洋,朱鹏.河南日报:图书馆成为留守儿童快乐家园[EB/OL].(2014-11-13)[2014-11-25].http://www.xypq. gov.cn/html/meitipingqiao/201411/57075.shtml.

[11]信阳文化网.光山县文广新局斛山赛区举行读书朗诵比赛活动[EB/OL](2014-09-29)[2014-11-25].http:// www.xywgxj.gov.cn/html/2158/2158.html.

[12]信阳文化网.光山县槐店乡全民阅读蔚然成风[EB/OL].(2014-09-05)[2014-11-25].http://www.xywgxj.gov. cn/html/2137/2137.html.

[13]信阳文化网.光山县文广新局丰富留守儿童暑期文化生活[EB/OL].(2014-08-19)[2014-11-25].http://www. xywgxj.gov.cn/html/2158/2158.html.

[14]新华网.中国提倡全民阅读简史[EB/OL].(2010-04-22)[2014-11-25].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0 -04/22/content13403005.html.

[15]中国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2-02-16)[2014-11-25].http://www. china.com.cn/policy/txt/2012-02/16/content_24647982_ 13.htm.

[16]新华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EB/OL].(2013-11-15)[2014-11-25].http:// 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 htm.

[17]孙小丰.平桥区图书馆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实践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32(2):35-37.

[18]陈辉玲,王宏鑫,周云颜.政府主导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公共政策分析:以河南信阳“平桥模式”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3(6):47-51.

[19]于良芝.我国基层图书馆的专业化改造:从全覆盖到可持续的战略转向[J].图书馆建设,2011(10):7-11.

陈辉玲 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流通部副主任、馆员。河南信阳,464000。

An Empirical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Reading Service System Model:Taking Xinyang City as an Example

Chen Huiling

The public reading service 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s the platform of system and policy guarantee for national reading activities.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reading service system in Xinyang,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government of Xinyang city shoul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Pingqiao model",and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rough government leading,professional guidance,social autonomy and other forms to construct the public reading service 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ublic library.Reading service system.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G252.1

2015-05-10 编校:刘勇定)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主导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公共政策分析与模式构建——以信阳‘平桥模式’为例”(项目编号:2014-GH-563)、2014年度信阳市社科规划项目“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以信阳市为例”(项目编号:2014TQW114)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信阳市书屋服务体系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篽箖·上野书屋
河南省信阳市通联站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坚持稳、准、狠原则 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信阳市检察机关扫黑险恶专项斗争纪实
梦幻书屋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