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网球赛事组合与竞技水平现状

2015-11-19 14:26尹怡瑞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网球

尹怡瑞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我国网球运动员不断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网球运动在我国快速发展,网球赛事在国内不断增加,赛事组合也不断变化。如何基于现有网球赛事体系促进我国网球竞技水平的提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网球发展现状和国际网球赛事体系对比分析,探析我国网球发展的赛事组合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赛事组合 竞技水平 网球

一、概念界定

(一)竞技体育赛事

田麦久将竞技体育定义为: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赛事”释义为:“一种提供竞技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具有项目管理特征、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能够产生显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据此释义,竞技体育赛事是在遵守运动规则的前提下,以运动员和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能力对抗为主,进行一系列围绕竞赛的活动。

(二)赛事组合

组合包括组成要素和组合形式,不同的组合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效果。赛事组合是不同的赛事结合到一起构成的有机整体,包含单个赛事,即赛类和赛次,同时包含赛事间的相互联系。赛事组合可以看作是不同赛事构成的有机体,即赛事种类、次数以及单个赛事间的联系方式的集合。

二、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现状

(一)竞技网球运动开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网球运动员开始在世界崭露头角,但我国网球运动仍存在较大问题,如后备人才断层、男女运动员竞技水平失衡、整体竞技实力较低等。

1997年ATP巡回赛上海站,是我国网球赛事的起点,中国网球公开赛从2004年至今逐渐走向成熟,随后武汉网球公开赛举办,我国职业网球赛事不断壮大。同时我国还举办125K、50K、25K等级别比赛以及U12、U14、U16等青少年排名赛。

(二)世界范围内网球运动的发展

在国际范围内,网球是世界上第二大球类运动。国际网球赛事体系逐步形成以积分为基础、以奖金为纽带、以大满贯赛为塔尖、以巡回赛为塔基和ATP、WTA各级赛事为塔腰身,层次分明、结构稳定的金字塔形赛事体系。它涵盖从初级水平到世界顶尖的每一项比赛,为运动员提供不同级别赛事。

三、网球赛事组合

(一)我国网球赛事组合现状

我国的网球赛事是由上海大师赛、中国网球公开赛、武汉WTA超五巡回赛等赛事领衔,配以50K、25K、F1、F2、F3、ITF青少年巡回赛;规模上,2014年共举办94站比赛;从赛类上我国网球赛事涉及到ITF、ATP、WTA的各单类赛,中国承办ITF赛事占总数的2%;承办ATP赛事6-7项;我国自2011年承办WTA赛事一直为两项;从赛事层次上,我国目前有不同级别的网球赛事,有不同站点的挑战赛、成年、青少年各级别赛。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网球赛事种类少,赛事梯度不连贯。

(二)单一赛事的功能

单项赛事是检验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重要途径;比赛促进运动员心理和临场发挥水平提高;赛事可寻找运动项目技术发展趋势;赛事是训练过程的导向标,在赛事中出现的问题或展现的新形势为日后的训练提供标杆;单一赛事使体育资源与社会资源融合。

(三)赛事组合的关联力

赛事组合作为有机的组织系统,其组合效应不只是单一赛事的简单累加,组合赛事之间存在着多种联系,组合效应研究的关键是探究这些联系。根据《竞赛规则》和《竞赛规程》,将赛事关联形式分为序位制、积分制、席位制,对应的关联力分别为竞技源动力、竞技促进力、竞技目标趋向力。

三大网球组织的赛事体系中,都有各自积分排名体系,就是为了通过对不同赛事积分价值配重,从而对单个赛事进行等级划分,促进运动员不断进取;部分顶级赛事采用席位制,它能增加单个赛事之间的联系,使不同赛事组成一个系统,展现赛事整体功能。席位制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能够使赛事之间形成典型周期,帮助运动员确立明确的竞技目标。

(四)赛事组合功能

赛事组合功能是通过单个赛事的合理集合发挥整体优势,将赛事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赛事组合的主要功能有:1.资源整合功能,即将各单项赛事的功能联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扩大赛事的影响力;2.通过合理的赛事组合可以更为系统、有效的进行体育训练,使训练各阶段连续,不断提高竞技水平;3.合理的赛事组合有利于国家对运动员的持续培养,使后备人才无缝衔接。

四、目前我国网球竞技体育赛事出现的问题

(一)赛事种类较少,供不应求

我国,网球竞赛场地除了一站ATPChallenger为土地以外,其他全部为硬地。中国网球选手身材矮小、重心低、移动快的特征适合草地比赛,赛事种类少,影响国内球员参赛时机和竞赛水平。

(二)组合结构断层,赛事关联度低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过早进行专业化训练,由于参赛环境、机会的限制导致竞技水平发展与年龄增长不能成正比。我国在不同级别的体育赛事中存在问题,且赛事的关联度明显低于国际性网球赛事的关联度,不利于运动员的长期培养。

五、结论

近年我国网球赛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对于国际网球赛事而言,我国网球赛事种类少、赛事组合体系不完整、赛事功能挖掘不充分等问题突出。我国网球赛事的举办应分层发展,赛事既要满足运动员的参赛需求,又要满足网球运动员培养体系的需求,更要着眼于网球运动的推广,充分发挥赛事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建会,钟秉枢.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我国综合性体育竞赛制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7).

[2] 袁守龙.竞技体育赛事组合结构理论设计与效益控制[J].运动博士论坛.2009(9).

[3] 张歆.我国业余网球赛事研究综述[J].体育研究与教学.2012(12).

猜你喜欢
网球
网球运动中正手击球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短式”网球技术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网球
Tennis Picker捡网球小能手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网球教学与审美教育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